雅茗居茶叶论坛
 

台湾行家论陈年普洱茶

台湾行家论陈年普洱茶

台湾行家论陈年普洱茶


 


        普洱茶喜愛者眾,有為減肥而飲之,有為保健而飲之,不一而足,對台灣的品茶人而言,八○年代沒有什麼醫學報告、科學實驗,所以喜好的不是為了這些,當然更不會是茶樓所用以加菊花的所謂的「臭曝茶」。    當香港處於九七回歸而引發的移民潮時,老茶倉、茶樓因此釋出塵封多年的陳年普洱茶,當收藏者在港求售無門之際,此時台灣茶也正處於逐漸綠茶化中,對台灣喜好陳年老茶的人而言,正是因緣際會。當香港的茶商不解著台灣人為何願以百萬計的銀兩,換取一批又一批的陳年普洱茶時,這些未被普遍重視的珍貴茶品,正快速向台灣匯集。


  在此期間,當然也摻雜著部份的劣品,但不應為此而減損數十年間行家惜物的珍藏,這些可能是絕品,原因無他只為歷史的因緣不再。如今香港的愛茶人感嘆,在香港這些珍品的原藏地尋之不易,在台灣更多人說是炒作,但平心而論,商賈那個不知,貨之為利,貴在流通,茶交會上的新茶動輒千金,且年年都有,源源不絕,才是金雞母。當然古今中外,各行各業,市井間作假、炒作者眾,但試想既為劣品就算老舊又如何,何況是作假呢?陳年普洱茶存茶五要 喜陳年飲品及食品者應知,不論是存紅酒或是釀陳梅,材料與製作重要,貯藏更是關鍵,不同的環境與容器,對其品等高下之影響不可忽視。所以陳年普洱茶的貯藏重在讓茶得和緩轉化的陳倉,舉凡陳化過程、存放環境、貯藏空間、收納容器、包裝材料均應講求。就個人經驗歸納此存茶五要:恆溫、恆濕、不見光、無雜味、喜熱鬧。前四要非僅適度更要免其變化,且同一靜置空間貯茶量愈多,有利於茶香相互激發。所謂激發為味相侵染以香引香內香潛發。


過去,諸多先進費功夫為普洱茶著書立論,讓喜好者有豐富的參考資料,本人也就尋訪茶倉、參訪先進、見識多位善品茗者,淺略個人知見,供同好參考,也請不吝賜教。陳年普洱茶評論其年代、品等,以品飲為要,佐以外觀品相之辨認,只是方便,同好切莫顛倒本末才是。茶性易變易染雜味,優質普洱愈陳愈香,貯存不良無好茶,湯不清、味不明為劣茶,這是簡易辨識普洱茶品質的方法。而所謂乾倉、濕倉已成商業說詞,若非專業研究,對品質辨識已非參考之必要。本書對生熟茶之分別,以經渥堆發酵工序者為熟茶,反之為生茶。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6498.jpg[/IMG]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7471.jpg[/IMG]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7787.jpg[/IMG]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7504.jpg[/IMG]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7261.jpg[/IMG]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7996.jpg[/IMG]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7850.jpg[/IMG]

TOP

[IMG]http://www.noon12.com.cn/cycq/UploadFiles_1560/200605/20060527032158826.jpg[/IMG]

TOP

一九六○年代以前的陳年普洱茶通常被稱為古董茶及印級茶。如福元昌號、同慶號、敬昌號、江城號等私人茶號在一九五六年被收歸國有前的製品;另如圓茶紅印、圓茶藍印、圓茶鐵餅等印級茶,為一九五○年軍事接管省茶司後更名為中國茶業公司雲南省公司起至一九六○年代初所製。此時期的茶品,皆為生茶,會被行家收藏至今,不論茶質或製工,應具有讓人一見即知的不凡品相,且老韻十足,香沉味醇而爽口,氣強而化,故辨識不難,道理很簡單,在那個年代會收藏茶品至今者,應為專業行家,而且也非為商業目的而收藏(要這麼長的時間才能買賣的生意,還能算是生意嗎?試想當年的時代背景即知)。

一九七○及一九八○年代的陳年普洱茶品,指的是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雲南省茶葉分公司成立後出口之茶品,此時期茶品生熟工序分明,雖有輕度發酵的茶品如七子大黃印,而沒有生熟配之工序,茶品的配菁與工序變化不多(此時期有部份私人茶號在中南半島製作因考證不易,故同好宜多品評比較。)

下關茶廠

下關茶廠出品的中茶牌鐵餅,全為青餅,此時期無熟餅或生熟配之做法,所以又被稱為「下關青餅」。筒包以牛皮紙包,自七○年代初至八○年代初期所用牛皮紙材質及印刷均無太大變化,八○年代中期以後牛皮紙質較為粗糙而無光澤。餅包紙材及印刷,七○年代初與七子鐵餅(平邊平底釘紋)同為簡體字,故俗稱為「簡體中茶」,紙材厚薄可略分為三種,不論紙材與印刷均同七子鐵餅。七○年代中至八○年代初,紙材變化不大,印刷茶字油墨色澤不同,八○年代中後,紙材也隨筒包變差了。
  
下關茶廠出品的下關磚茶,八○年代中期起以二級茶青壓製而成,經輕發酵,在普洱茶中口感特色與下關青餅恰好兩極,下關青餅極陽剛霸氣,而下關磚茶極陰柔細膩,如為專業貯藏之早期磚茶,已荷香漸明,湯清水細,滑順可口,外觀尺寸較小約(14.1x9.1x2.6)cm,茶面條索為細芽,外包紙材為白竹皮紙包。模造紙為九○年代以後製品,故辨識不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