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说一说茶家寨的茶

引用:
原帖由 玩物不丧志 于 2011-2-25 11:07 发表  至少你老爸喜欢。

人家说是花

俺就当花买

再就当花送


 

TOP

喝茶家寨的茶几年了,真是身在福中啊。

TOP

有这么多品种的茶,太好了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班长 于 2011-2-21 20:23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

中医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 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 下降 ...
       一直忙着别的事务,今晚有空,想起老班长的问题,也谈谈我的看法。可不能算是解惑,只是交流学习心得。
       这个问题,应先了解“老李”(李时珍)先生的说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弄清此说的源流。
       我们知道,明代之前的饮茶习俗主要是采用煎煮研末调水为浆等法品饮茶。所以,苦寒之性,每每因品饮习俗之精致而改变。一如我等近年玩的“七夕罐”煎煮。
       可是到了明代(时珍所处的时代)品饮茶事移风易俗,冲泡为主要品茶手段,而制茶工艺可能还沿用古法。是故茶之苦寒之性显得比较突出。故有李家此说。应当十分中肯。
        不过,正是前人看到茶的苦寒之性的利和弊,是以后世便发明了异常丰富的制茶工艺。可以说明代以前(包括陆羽《茶经》)的有关茶的制作工艺,大约都谈得很少。重点往往放在产地、季节等比较大的时空里。
        明代以后,冲泡饮茶的习俗,可能是引发制茶观念的改变直接原因。所以后世茶人或医家似乎对茶的苦寒之性的危害注意得不多。因为明清以降历代茶人,其采制茶品的工艺,一直沿袭着以除去茶的苦寒之性为要务(也有刻意保全苦寒之性者)的传统。
        只是到了近年,因栽培技术的“先进”和制作工艺的“科学”,反而忽略了对茶品的气色性味对人体的影响,一味追求表浅的感官快感,忘却了人因何而喝茶。这种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做法,令市面上的确泛滥着大量的苦寒之性突出的杂茶。
        老李家的观点产生于明代,指出了当时的茶品不太注意工艺技术的应变改良,粗制滥做的茶品充斥市场的现象。的确很有合理性。并对后世也是一种警示。其意义是深远的。
         今天先说到这里(余言后续)。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半闲 于 2011-3-10 00:59 发表        一直忙着别的事务,今晚有空,想起老班长的问题,也谈谈我的看法。可不能算是解惑,只是交流学习心得。       这个问题,应先了解“老李”(李时珍)先生的说法产生 ...


期待后续。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班长 于 2011-2-21 20:23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

中医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 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 下降 ...
        忙里偷闲,再来与诸位茶友一叙。
        当把茶品做成“苦寒之物”,那么,时珍的分析是正确的。脾胃虚寒之人,再加之血气虚弱者,是不适宜饮食苦寒之物的,不独苦寒之茶。
        一般脾胃虚寒者,多表现在脾虚胃寒。脾虚者运化失司,胃寒者纳谷不利。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纳谷。正常生理是,脾气上举,胃气下行。此间虚寒,则脾阳不举,胃气上逆。不举则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脏腑形骸;上逆则不能纳入水谷之饮食,自绝给养。
        脾胃乃人的生命的后天之本,水谷绝而精微竭,势必精神不振。形肉消瘦,面色无华,甚至出现苍白、萎黄、黯青、晦黑等色。故《内经》曰:形肉已脱而精不立者,亦神不使耳---五色精微像露,其寿不久也。
        所以,凡脾胃虚寒之人,自当远离苦寒之饮食为要。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半闲 于 2011-3-10 15:23 发表         忙里偷闲,再来与诸位茶友一叙。        当把茶品做成“苦寒之物”,那么,时珍的分析是正确的。脾胃虚寒之人,再加之血气虚弱者,是不适宜饮食苦寒之物 ...


脾胃虚寒的人都不能饮用苦寒之物了?那有没有味苦,但性不寒的茶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班长 于 2011-2-21 20:23 发表
请教一个问题:

中医典藉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 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 下降 ...

      不过,自从明代品饮茶事移风易俗之后,制茶的观念和工艺技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是栽培技术,历代茶人精心筛选优质的品种。
      其次是精研采集之时机,寻常的只根据季节,高明的还要根据茶树叶片芽头的气色,更高明的还有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去演绎茶之性味的流年特性,并以此来判断其苦寒之性及升降之机。
      再其次便是制法技艺之选择,因才质而施治,因成品服务之目标而施治,是制以火水之未济,抑或制以水火之既济,总之以平抑苦寒之性为要务。也随之淘汰了许多当时认为不适宜的苦寒之品种(其中,也可能包括现在还能在茶区见到的所谓“野生茶树”)。
      所以,时珍之后,制茶的趋势总以不太苦寒为基本要求。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女不才 于 2011-3-10 15:45 发表

脾胃虚寒的人都不能饮用苦寒之物了?那有没有味苦,但性不寒的茶呢?

      问得好。
      苦与寒,一是味,一是性。味苦不等于性寒,例如陈皮也味苦,但是性温,所以合称“温苦”或“苦温”之物。
      于是有人因不懂得如何把普洱茶做的远离苦寒,便将陈皮与普洱茶合成。此举虽然可笑,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只可惜,此物去茶远矣!

      你的后一个问题,半闲的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茶家寨系列中就有。5181、6181、07正春、云岭翠琪、云岭凤冠、锦绣丹霞等等就是味甘性平的。其余的茶家寨藏品如:手工无量山、雪山大叶、云雾、明前春芽等等,则是味微苦性平凉。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说到寒性的食品或药物,中医大致上分为:酸寒、苦寒、甘寒、辛凉(凉者寒之渐,寒者凉之甚是也)、咸寒。
      对于脾胃虚寒者而言,饮食上要注意的重点在于寒。只是苦寒与咸寒、酸寒等其味属阴,而寒性也属阴。故有“阴中之阴”一说。故《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苦寒是对脾胃虚寒者最不利的。因为苦寒压心,苦味引寒气入心。而心火宜养不宜灭,心火遇寒邪之迫,故以子来救母。心属火,脾胃属土,火生土,故曰:火为土之母。所以,大凡饮食,多有所谓“苦尽甘来”的反应。在中医学理而言,此乃人身之“应激反应”,正是“以子救母”之征,迫于无奈而已,绝非可以常用之计。试想,若脾胃虚寒,自顾不暇,还迫其竭真元之精气,去救母。岂不进一步竭其真元了吗?
      眼下确有不少所谓名山之茶,因其不得法而粗制滥做,令其苦寒之气凛冽,却胡说什么回甘之妙。如是遇上阳常有余者,或可帮其清热,倘若遇上脾胃虚弱者,则属杀人于无形了。
      所以,半闲以为,苦食而回甘,并非妙境,实属困境。淡食而回甘,方是真妙境。前者竭脾藏之精,后者益藏脾之精。饮食如此,饮茶亦不能外也。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