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三和茶品饮文化: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到茶业中

三和茶品饮文化: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到茶业中

近十几年来,中国**的最大变化无疑是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已有许多迹象表明,中国**虽然还远不够富裕和发达,但已经开始进入大众消费时代,特别是大都市和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商品消费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大众消费**的形成,出现了种种我们始料末及的现象:"商品和物的体系"包围了人,并发挥着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功能。与传统的国家、学校等机制的活动方式不同,当代意识形态功能主要是通过日常消费行为完成的。这是一种非常深刻的变化,商品消费不仅成为大众主要的生活方式,而且以一种文化形式深刻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正如卢卡契所说的,一旦商品形式在一个**取得了支配地位,它就会"渗透到**生活的所有方面,并且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改造这些方面"。电视、广告、时装、流行歌曲、室内装修、休闲方式等大众文化正在悄然然而相当彻底地改造着大众的日常生活与意识形态。

  作为休闲文化之一的茶文化,在这一时代的潮流中应运而生。茶,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最早的茶只是药,而后才是饮料,再往后慢慢地被一代一代的中国文人所浸染,积淀成为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如今,中华大地正在掀起一股"茶艺热"。古典的茶艺,当它在新的时代广场与大众文化邂逅时,终于爆出了一种超常的魅力。

  也许三和企业的茶文化事业正是顺应了这个时代的潮流而蓬勃发展起来的。我们且先看看三和是如何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到茶业中的呢。

  我们知道,大众文化无论是文化的商品化还是商品的文化化,与传统的文化形式相比,其本质的区别在于它的商品性--不但想赚钱,并且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从这一点看,三和企业在选择投资时机、投资环境上似乎不怎么"聪明"。当时,福州仅有屈指可数的两家茶艺馆,其中一家已亏损一年了。有人认为福州人平常都喝白开水,偶有喝茶的,多选择一斤几块钱的福州特产茉莉花茶,乌龙茶在福州没有市场,不要做赔钱生意。

  三和企业的决策层认为,开拓一个市场,关键在于"天、地、人"三要素,何况,市场是客观潜在的,主要看你如何去开拓,大众的消费意识有时需要引导。只要货真价实,价廉物美,相信是可以做好的。首先从大背景来分析市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开始从物质需求转向文化需求,民众开始普遍有了文化消费的意识及需求,这是"天时";其次,福州人主要喝茉莉花茶,这正是乌龙茶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这是"地利";第三是"人和",三和只要立足于诚恳实在,不怕苦、不怕累,处处为顾客着想,把客人的需要摆在第一位,相信就能聚拢一批人来。这令我想起一个著名的商业故事:有一家皮鞋厂派了两名员工到非洲考察市场,两人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向总部发回电报,作出了两份截然相反的市场调查报告。一位员工说:这里的人都没有穿鞋的习惯,皮鞋在这里没有市场。另一位则说,这里人都没穿鞋,市场十分广阔。三和企业正是在福州人只喝茉莉花茶的现状中,看到了市场的商机,在他看中的这片"热土"上办起了三和(天和、地和、人和)公司。为了"事业"这一念之差,三和企业毅然选择了充当"唤醒"茶文化意识的先锋角色而无怨无悔。

  究竟应该如何赋予都市的空间以文化的意味呢?一个建立以茶为龙头的立体文化的构想开始酝酿、成型、初具规模,为这都市已经启动的喧嚣浮躁的欲望之舟引航,使它驶向幽雅而宁静的港湾。

  作为商业运作,自然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这决定了三和企业的经营策略首先必须考虑大众的"买点",它直接决定着商品经济活动的利润,同时对于茶文化宣传的效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于是三和企业择址在福州最繁华的地段五四路开设了一家一千多平方米的茶艺馆--三和茶都,推出三和茶文化一个"窗口"。

  开设茶艺馆,这是与一般商家毫无二致的操作行为,那么三和企业超越**商家的独特之处何在呢?

  品质与品味并重,这是三和企业追求的宗旨。

  首先,非营利性的设施与宣传活动,为大众休闲创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五四路这样一个如此繁华的黄金地段,租金自然是相当贵的,三和企业却在寸土寸金的茶艺馆里开辟出不小的空间,作非营业性的设施与茶文化宣传活动的场地,是福建省物价局首家明码实价受牌单位:

  一是建立上百平方米的"茶文化自选超市"产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 明码实价,广泛涉及、茶具、茶叶、茶文化类,重点突出"铁观音"这茶中极品。

  二是在茶艺馆里设置了一个"千壶馆",展示的茶壶数(量)以千计、品种繁多、款式各异、色彩纷呈。它既是茶文化的延伸--提供人们对于茶具的了解与欣赏,同时也是一次陶文化艺术的展示。

  三是开辟了一个工艺品、陶瓷、寿山石精品展区。为品茗休闲提供另一高雅的玩赏维度。开业伊始,便把福建省寿山石研究会"请进"茶都,专为研究会划出一块一百多平方米的地盘,供研究会展示会员的雕刻作品。

  四是专设表演舞台,客人每天都能欣赏到精彩的茶艺、茶歌、茶舞表演。

  五是茶叶的鉴定及斗茶区,为客人提供茶叶品质及价格鉴定,供客人斗茶或请专家开讲座使用。

  此外,在游廊之间亦陈列有安溪民间传统的制茶工具,既有观赏价值也有认识意义;墙上设有茶文化小知识栏,使消费者在品茶、待客之余,轻松愉悦地获得对茶文化的认识。

  目前,三和茶都与福建省劳动厅、省茶叶协会联合创办了"福建省茶业培训基地",以后茶艺馆的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均要到三和茶都来接受职业培训,进行资格考核,发放资格证书。

  如今,三和茶都是福州最具特色、文化品味浓郁的茶艺馆。三和茶都被列为福建省旅游定点单位。

  其次,三和企业还十分注重品牌意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公司始终把"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服务品质"做为企业的根本。经过科研人员与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三和公司推出了以"三和名茶"为主的系列产品。三和名茶系列不仅注重外包装的文化品味,更注重茶叶自身的内在质量,该产品在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制作而成,采取市场+企业+基地三点一线的经营模式,精益求精,满足了不同口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近年来,三和企业殊荣不断,在昆明'99世界博览会上荣获"最佳旅游产品奖",在2000年中国茶都--安溪茶文化旅游节及首届安溪铁观音茶王赛中被评为"铁观音茶王",许多新闻媒体称他为"世纪茶王"。在"2001中国国际名优茶、茶文化展览会"上被评为无公害名优茶特别推荐产品,并在首届"觉农杯"中国名牌、名优茶拍卖会上荣获竞拍金奖等殊荣。2001年11月,荣获中华著名特产专家认证委员会颁发的"中华著名特产"证书(认证号:CA022)。

  第三,建立有机茶基地--"高山生态茶园示范基地"。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三和茗茶的茶叶不是像一般的茶叶经销商与茶艺馆那样向茶农购买,而是拥有自己的茶叶基地、自己的茶厂,完全实现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链"。由自己种茶、自己制茶、自己卖茶。2000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特颁的三和乌龙茶绿色食品商标标志(标志编号LB-42-0001137001)。近年来,从环保与健康的新概念出发,有机食品已被日益重视,作为一个商家,三和企业对此也高度重视,目前,在安溪最边远的高山顶上创建万亩铁观音有机茶科技实验基地,这里远离都市、远离工业、无公害、无污染,预期三年之后即可向市场提供无机茶。三和企业拥有万亩有机茶园和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茶库"的环境,又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精湛的采制技艺,在优秀的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的妙手精制下,"三和牌"铁观音品质独具一格,广受茶友青睐。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和企业有固定员工120多人,下辖"福建三和茶业有限公司"、"福建金元实业有限公司"、"福州金元商贸有限公司"、"安溪三和茶厂"、"福州天寿工艺品有限公司"等,在全国各省市拥有数十家销售网点,是一个集产、供、销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型企业。

  榕城的白昼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榕城的夜晚给人的却是南国的温柔与迷人,这是一个懂得创造也懂得享受生活的城市。午夜的榕城,正是那些不眠的都市霓虹照出了这个城市的景深,正是那些灯火通明的休闲娱乐场所,为这个城市创造了一个**涌动的地带。而如果没有一批像三和企业这样的开拓者,我们的生活或许要平淡许多。
茶叶月销5千斤才算起步,龙井茶也开始旺销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