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今晚又烘焙茶叶

以下是引用落花无言在2007-1-6 22:48:00的发言:
改善明显,效果不错,呵呵

刚才在三醉还争议着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你知道,其实我不懂,只是前后比较,感觉而已

每一次茶与水的邂逅都是冥冥中的注定

TOP

以下是引用落花无言在2007-1-7 1:07:00的发言:

你知道,其实我不懂,只是前后比较,感觉而已


简单就好.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原來是這樣烘培茶的,真見識了!
讓心自由飛翔!讓心簡單無憂!

TOP

以下是引用花虫在2007-1-7 21:54:00的发言:
原來是這樣烘培茶的,真見識了!

焙茶时满室茶香, 一个人边喝茶边上网, 妙极了!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7-1-7 22:23:00的发言:


焙茶时满室茶香, 一个人边喝茶边上网, 妙极了!



每一次茶与水的邂逅都是冥冥中的注定

TOP

如菊啥时来福州感受下满室茶香.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7-1-7 22:23:00的发言:


焙茶时满室茶香, 一个人边喝茶边上网, 妙极了!



讓心自由飛翔!讓心簡單無憂!

TOP

以下是引用花虫在2007-1-7 22:50:00的发言: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zntea 兄的回复----与大家分享

下面引用本人在“一人看茶”中关于焙茶的帖子,可以看出,台式焙茶与大陆焙茶都讲究“火助水,水焙茶”,水焙茶是不应有火性的,但急火焙的例外。


“此茶诗出于台湾茶业界新流行的“弗茶式烘焙法”的提倡者抱拙主人的焙茶诗,原诗上有序:


焙茶杂诗  抱拙主人
序:
生茶不饮非弃茶 杂质秽气伤元神 自古茗品皆甘醇 起炉烘焙循五行 
今人难求一佳茗 借问茶人是何因 抱拙叹然力探焙 莫令茶道路分歧 
十六年小成撰焙理 求教四方写杂诗
文:
置盘平整勿突厚 四五阴阳气导流 以火助水舒枯木 生水走脉展茶性 
金气克木分双质 去水驱杂解菁腥 恒温循环焙茶香 水性护木火入化 
降温续焙结绵稠 任由茶质合神韵 停火直待冷如霜 灵雅柔顺炉中茶


此诗的理念与现任坪林茶叶博物馆馆长梁祥田先生在大作『九七茶艺的自在之路』『从茶艺的延伸思考谈茶叶的烘焙』中提到的『以多次烘焙引其茶气者』的核心是一样的,强调的是『内部聚热加热法』。
有别于一般煎、煮、炒、炸、煨、焗、闷、蒸、烘、焙、烤……..等的『外部聚热加热法』,其聚热点在中央,热源的运动方向由内向外,借由热源撞击点所产生的『多次元超热波』,在舒展、排清的步骤中将各种水、杂质由内向外缓慢排出,故也将燥热的属性借由水一并排除,其过程是渐近而缓和的。


这里所提到的『弗茶式烘焙法』是指一套温度与时间控制的程序,硬件是茶农在焙茶用的电焙炉,业界俗称『冰箱』其规格有小型机台10斤,中型机台40斤,大型机台80斤,温阶控制0~999度,时间控制0~999分,归零开关,电源开关,计时定时开关,安培计,出入风口等,构造简单操作容易。


其烘焙的步骤是指:
舒展→分解→排清→烘焙→静置→冷炉→入瓮密封至少半年以上回火


舒展:其主要功能除了先排掉表面杂味外,执行首重在如何使茶均匀的受热。
(置盘平整勿突厚 四五阴阳气导流)
 
分解:提升温度是为了使已舒展的平和状态的茶,产生较大的层压,与水的活泼度,以利排清功能。
  (以火助水舒枯木 生水走脉展茶性)


排清:
在此位置,尽最大可能的将『陈』、『杂』透过水的导引,排出体外(『体外』意指茶体与机体)。
  (金气克木分双质 去水驱杂解菁腥)
烘焙:
视目地的需求,选择所需温度,先期尚需注意前段未尽的陈、杂排放;后期以所需火候程度无注意重点。
(恒温循环焙茶香 水性护木火入化)
 
冷却:
与烘焙点较低的一个阶段烘焙,较能使茶叶内部较难移动的叶脉、茎的水分,移转到叶肉部,再平均分布。
  (降温续焙结绵稠 任由茶质合神韵)


静置:
茶叶经过较高温的过程,各结构会比较凌乱。虽经冷却阶段的盘整已有改善。如能再加静置到常温的疗伤,应会有较佳的表现。
( 停火直待冷如霜 灵雅柔顺炉中茶)


  烘焙历经上述过程中,初学者如能全程观察,对于一些老茶人的用语,如:火助水,水焙茶(水是主力,火是助力),能用80度做到的,决不用90度;能一次完成的也不做第二次规划(当然,以多次、长时烘焙以引其茶气的目的,另当别论。)。每个转换点皆以『清』的现象做判断基准,对『茶香不是香,清就是香』的境界,在此更能领会。”


以上的焙茶理念,比较适合台式茶和岩茶,对铁观音本人认为在烘焙过程上应进行调整,否则,焙出来的茶已经没有铁观音的风格,对清香形的茶,更不能如此,而应以香气的变化来判断,各阶段的温度和时间。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