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09年冬天 宜兴之行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附件

MAY_7162.jpg (86.51 KB)

2010-7-5 00:01

MAY_7162.jpg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还有许多,我想大家也许在不同的媒介上都已看过不少,加之这组图片实在拍的差强人意。先发到这里吧。我想说得是,关注紫砂壶艺术的出发点,应着重于欣赏她的造型神韵和方便泡茶的使用上。
根据宜兴陶瓷的史料看,此地的陶土黏性和含砂等特性,特别适合造出大型的陶瓷器件,于是,日用陶瓷一直是宜兴的主要收入来源。茶壶也从开始的日用为主的性质发展起来。直到清代溧阳县令陈曼生,描绘出十八式壶型图样,使得宜兴的紫砂壶大踏步的上了一个台阶。巧妙地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雨过天晴 于 2010-7-5 23:49 发表
都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真正的不记名利的紫砂艺术家。不是有许多高级工艺美术师为了多赚钱, 把自己的章给代工的去盖。他们虽然不是吃皇粮的, 但是比吃皇粮的更见钱眼开。这跟足球比赛踢假波没什么不同了
雨过天晴这话说得有水平。记得去年回到我当年下乡当知青的地方,见到当年的一位令人尊敬的老兄津津乐道中国 男 足。大约如今生活好了,也学着欣赏最高贵的竞技运动——足球——了。我不以为然的说了一句,足 协不解散,足球没希望。结果,被这位老兄狠狠地批了一顿。说:你怎么觉悟退步了?你过去可是学毛著的标兵呀?这么不爱国—……%¥#@!我只好说声惭愧,过去没书可读,只好有空便浏览四卷雄文了。可也正是从雄文里学会了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要领。不久,我的乌鸦嘴应验了。这老兄来电说,哎,你的乌鸦嘴比贝利还灵验呀??!!*—……%¥。我说,谢谢,我与贝利相反,可能北半球的乌鸦要正说,南半球的乌鸦要反说吧。说实话,不论我还是贝利,应该都不想当乌鸦的。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昨晚打了半夜的字,在发表时,竟然“找不到服务器”了。我还以为我的胡说又给雅茗居添乱了。现在看来,我多虑了。
不过少说题外话,尤其是少说病人不爱听的话,这也是每个健康的人该做的。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离开了博物馆的古董紫砂壶展厅,我们到了当今紫砂壶艺术的根据地——一座九层楼的紫砂壶艺术中心的建筑物。在这里,让我们得以一睹当今各级大师,技师的风采。也对现代的紫砂壶艺术水平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回顾历史,紫砂壶艺术经历了北宋的草创期,利用了宜兴陶土的特性,形成了“捏塑法”,“打身筒”和”镶身筒”的成型技法,甚至借用了大型陶器制作中的“模具辅助挡坯成型法”。出土文物也证明,此时,制作紫砂壶已经脱离了陶轮拉坯法,开始采用泥片镶接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到了明代,自供春而后,有董,赵,元,时四大家,以时大彬,徐友泉和李仲芳为代表的许多良工名匠,毕智穷工,将宜兴的紫砂陶器推上了空前繁盛的时代。尤以时大彬所造之壶,其敦雅古穆,波澜安闲,不务妍媚,朴实坚栗,望之则令人顿生闲远之思。时至今日,试问可有造壶者能做到吗?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哎呀,牧歌也来了。非常正确,从历史沿革再看紫砂壶艺术,既可温故而知新,又可陶冶性情。
其实,为何宜兴陶器可以做大型器皿,应该归功于其陶土的特性,能既坚实可立,又细腻而轻薄,故而可以无需很高的机械技术便可以最早摆脱“轮盘拉坯成型法”而改用“打身筒法”“镶身筒法”,这样便为后来做小型茶具奠定了物理基础。这在别 的 陶器产区是没有的或很晚期才出现的。
 看茶壶的造型的演变,可知也是一个由大壶变小壶的过程。这和宋以降喝茶的习俗密不可分。唐宋时尚煎煮,故多选则金属器皿,明代以来制茶已然取代了过去的圆饼,饮茶也不再需要碾茶成末,而是全叶冲泡。如果用大壶则茶叶浸泡时间过久则鲜味不存,且变得苦涩。所以,茶壶得形制由大变小。这至少说明,是饮茶者对茶壶的形制要求,主要是以饮茶而非摆设为首要。制壶人也随着饮品茶者的饮品茶的需要而制作茶壶。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