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不拍到太多太多的人,只好把镜头朝上,不能拍到全景就拍个重点啦!相当于“到此一游”的一种记录。
天王殿的匾额是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写的。走进天王殿看到的是慈眉笑眼的弥勒佛,在其他的寺庙里也都可以看到弥勒佛。在佛前摆满了鲜花。游人要拜一下弥勒佛都得排队,人实在太多了。
弥勒佛身后的是韦驮,他手持金刚杵是佛教中的护法神。导游介绍说,如果寺庙中韦驮着地的金刚杵表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对外来的云游僧人不开放,最多可吃两餐,不得留宿,如果韦驮将金刚杵横放在手臂上,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云游僧人可以免费食宿,如果韦驮一手将金刚杵高举过额,表示寺庙对云游僧人的食宿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南普陀寺原先为子孙庙,所以韦驮的金刚杵是着地,后改为十方丛林,但这尊韦驮却没有更改外形,其实云游僧人到此是可以免费食宿的。呵呵,以前听说过这个讲究,导游不说,也早已经忘记。
天王殿内两旁的便是四大天王,分别代表风、调、雨、顺,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意为调,南方增长天王手持宝剑,意为风,西方广目天王一手拿圆珠,一手拿蛇或龙,意为顺,北方多闻天王手持一伞,意为雨。导游介绍很详细,还讲了一个小故事。就是四大天王为什么抬着脚。这个我不说大家也都知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