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作技术一新的前提下,桐木里头海拨高的地方茶叶内质更好,如最著名的茶叶就是挂墩、麻栗、关坪等高山茶更好。
这一天我们来到了挂墩。
挂墩是世界生物模式标本产地,在此仅脊椎动物标本就达50多种,并有以挂墩命名的生物物种,如挂墩鸦雀(武夷山特有种)、挂墩角蟾、挂墩鳞毛蕨等。在英国大不列颠自然博物馆有许多采集自中国挂墩的生物标本。
挂墩不但生物物种繁多,而且风景迷人。挂墩瀑布高40米,宽6米,从陡壁上飞泻而下,挂如帘,断似雾,飘若雪,直入深潭,响声震耳,飞雾湿衣。挂墩一线全长3.5公里,古道蜿蜒、陡峻而幽深,道旁古树参天,树叶茂盛,如天然棚室;挂墩旧时有三个居民点,依海拔高度不同分为上挂墩、中挂墩、下挂墩。
深藏在挂墩山窝里的这片石块堆砌的废墟,是一座教堂遗址,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修建这座教堂的人是曾在中国四川发现了珍奇动物大熊猫及“中国鸽子树”—红桐的法国传教士大卫。
1873年,大卫追随着一些西方生物学者的脚步来到武夷山,他在挂墩建起了一座天主教堂。然后,一边传教,一边采集动、植物标本。不过,与英国人福钧不同的是,法国人大卫是有备而来,他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采集的动、植物标本有15万份之多,其中,有许多是以前从未发现的新种。
从英国人福钧,到法国人大卫,纷至沓来的生物学家们在挂墩发现了大量动植物新种,其中,鸟类新种的数量最多,小小的挂墩,也因此成为世界著名的鸟类模式标本产地。
挂墩不仅仅是鸟的天堂,这里还生活着一种令他们感到十分新奇的动物,这个嘴两边长着短短的黑色角刺的叫“崇安髭(资)蟾”,当地人称之为“角怪”,它虽然也属蛙类,但别的蛙都冬眠了,它却开始产卵,而且,它的蝌蚪要经过两个冬天才能长出四肢,变成小角怪,它是武夷山特有的一个物种。
这里彩碟飞舞,鸟声嘤嘤,虫声唧唧。溪边自然散生着许多珍稀濒危的植物,如香果树、黄山木兰、鹅掌揪(形似马褂,俗称马褂木)、银鹊树等,保留有完整的三级剥蚀面,这里是一处令生物学家珍惜,让游人赞赏的圣山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