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社区首页 - 雅茗居茶叶论坛 » 图文摄影 » 历史的记忆(三坊七巷旧貌))
特邀嘉宾
转到手机版
三坊七巷(简介)
福州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城内的三坊七巷正是这个千年古城歷史和文化的精髓所在。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於西晋末年,三坊七巷街区,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四十公顷,白墙瓦屋,佈局严谨,房屋精緻,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被建筑界誉為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发这组照片的缘由
三坊七巷是始建於西晋末年,定型于唐宋时期的文物古跡,这里自古就是人才辈出之地,严复、沉葆楨、甘国宝、林旭、林觉民、谢葆璋、谢冰心、郁达夫、林白水、陈季良……一大串在中国近现代歷史舞台上风起云涌的人物都或多或少地选择了这里,在三坊七巷的墻瓦下演绎著各自的别样人生,这些的人物是福州歷史难得的财富……為了保护和抢救这些即将消失的文物古跡。福州市政府通过议案,不仅花巨资来抢救和修復这些名人的故居,而且还对这片唐宋时期所遗留的古名居建筑群进行抢救性的修復保护……
以下这组照片是本人于2007年7月6日下午为了赶在修復之前看看三坊七巷的风貌,闲游三坊七巷时所拍的照片,顺便去寻找这些名人所留下的足跡……由於时间上的仓促,只能走马观花逛了一下三坊七巷(现在很后悔,当初拍的照片太少……,可惜了……)
随着今年南后街修复重建试开街后,很多的古建筑都消失了……不知道名人的故居还会不会保持原样(值得期待)。这组照片将三坊七巷的旧貌永远的定格在历史中了,这次将这组照片整理下发上来,让大家回味一下,再次分享这些失去的历史………(原先的相机不好,所以照片效果不怎好,请各位谅解)
搜索更多相关主题的帖子: 三坊七巷 记忆 旧貌 福州三坊七巷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宫巷
林聰彝的故居:
林聰彝是林則徐的次子,曆浙江衢州知府、道員、浙江按察使、杭嘉湖海防兵備道,卒于任上。故居宮巷24號
劉冠雄故居:
劉冠雄是民國初期的海軍總長,雖然他有過失誤而被人指責,但是他生平也做過有益於國家、民族的事。故居宮巷11號
劉齊銜故居:
劉齊銜是林則徐的長婿,曾任浙江按察使署布政使、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撫等職務。故居宮巷14號
沈葆楨故居:
沈葆楨是林則徐女婿,道光二十一年進士,曾任福建船政大臣等職。故居宮巷26號。
文儒坊
文儒坊最具代表性的名人故居是林則徐母親的故居
陳承裘故居:陳承裘是刑部尚書陳若霖之孫,陳景亮之子,陳寶琛之父,隨居文儒坊。清鹹豐二年(1852年)進士,以主事用,分刑部浙江司行走。六子皆登科第,人稱“父子四進士,兄弟六科甲”故居文儒坊47號
衣錦坊
衣錦坊最主要的建築物就是水榭戲臺,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原為官宦宅第。庭院面積2675平方米,由正座、東西花廳、水榭戲臺、樓閣後院等組成。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是研究明清時期福州民居建築和官紳生活、民間戲劇活動的實物資料,在福州古民居建築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我們去的時候現場正在大面積的修復,所以沒有看到原始的樣子,可惜了!!
衣錦坊里正在修復中的水榭戲臺
郎官巷(这次去的也非常的不凑巧,郎官巷所有名人的故居都没有开放,非常的可惜……留了遗憾……)
郎官巷嚴復故居
郎官巷陳氏宗祠
郎官巷天后宮
塔巷
塔巷中的王麟故居
黃巷
安民巷
问好清水散人!!
谢谢分享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