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我的2008年股市

办事去了,本周总结今晚再写。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1.28收盘:盘中9.88割除600561,
5.40割000100;
尾盘16.385买入600613永生数据,原因是看它没跌.
其它持股全部跌停,
仓位67.2%,1月亏损5%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以下是引用常自然在2008-1-27 0:21:10的发言:

对接下来的一段日子,我不看好!!!!!


不知警示兄怎么看?



结果已经出来了


哈哈。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8-1-28 23:15:41的发言:
问好!敬茶!


居士好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1.29
16.84左右清仓600613;
16.31买入600295
其它持股不动,
仓位63.3%,1月亏4%

今天大盘的K线形态收得比较有意思。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1.30

早盘16.50清仓600295,没赚钱
尾盘23.18翻倍买入600499,被套。
收盘一看,唉----手中的股票全是绿的。

美股又是绿盘。
年线的击穿似乎已没有悬念,随时作好清仓的准备。
保住去年的收益是我的底线,这是纪律。
收回的拳头啊。
下一次进场,将重回老的操作套路:集中持股,重点打击。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1.31清仓了
1月亏损超过10%
无话可说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写在击穿年线的2008除夕夜


夜已深,远处偶尔传来炮竹的回响,也渐渐稀了!


终于让我感知新的一年即将到来。


原来,这是一种结束但又更始。







股市的战火依然延续,


本该是平静的离开,可是十数载的征战,已经习惯了金戈铁马中安眠。


真的让我牵挂。


不仅是为了金钱的数字游戏,


但这数字是否真能表现你我的价值吗?





每一次的离开,总是缘于亏损。


但,这不是失败,


我知道这两年来我得到的不仅仅是收益。





是趋炎附势的结果吗?!绝对不是!


明白了资本的本质和朋友的价值。


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比任何的金钱更重要!!!





夜更深了,


更深了……



等待


等待中继续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转载,老叶的一段文字,大家参考
  黑色一月背后的真实故事
  
   从一个不切实际的构想开始,叶荣添1月4日<黑色一月论>面像市场的正式抛出,到今天演变为一个真实的恶梦,我想,每个人都应当在这场恶梦中反思自己失去的是否仅仅是金钱,市场抛弃的是人性的善良还是揭示人性的丑恶一面?今天随着黑色一月的正式结束,叶荣添也已亲身经历跟大家讲述一个大家依然不知道的黑色一月背后的真实故事..........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故事:2008年1月3日,下午2:40,上证指数击破5300点大关,兵临城下5400,K基金公司经理G先生看到工行,建行等一批超级权重此时已经在低位暗中挂暗单及上位对冲单,已经开始悄无声息的平仓,G先生当时怎么想不明白,从4800点以来金融前期一直未有大动作,此时走人不是完全在赔本吗?是什么导致了市场第一大主力金融股在目前这么好的上升通道不计成本的走人?仅仅因为次贷危机?和美国下跌?按照G先生这么多年来在市场的灵敏和经验,一个美国连续下跌是不足以让这些狼性十足的超级狂人落慌而逃的.难道真有什么消息连我们都不知道吗?一定有原因,当时我告诉助理我的想法,她们说,没什么,这些狂人可能抽调资金去玩弄小盘股了,现在那边更疯狂.她们的这个解释没让G先生信服.1月3日,这个问题让G先生头痛了一晚上.
  
   1月4日,高开,此时的八股依然横行天下,创投,奥运,农业什么都在狂舞,而金融及一些权重的低开直接放量平位出货也使G先生更为害怕.心想最近必有事发生,通过一些分析和原因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晚间也通过其个人博客第一次像市场抛出预警<黑色一月,从下周开始>.其公司第2天也在减持一些持仓过重的股票......
  
   1月4---7日,权重及其他有预感的机构也在悄无声息的平仓,一切都未引起市场及股民的警觉.......
  
   1月8日:如果说前两日金融股的暗单出货还躲躲藏藏,那么现在,表现得更为放肆.高开,早盘直接吸引进一些小机构追涨和打消散户对市场是否继续像前冲的忧虑,1:30放量杀跌使大盘应声而落.G先生立刻通知秘书初略计算这些狂人的初略成本及亏损情况,5分钟后,初略结果得出.从1月2日至今日,金融股和这些蓝筹此时杀跌大约平均每股亏损0.3元不算手续费.身边的人也感觉不太妙.此时,凭G先生的直觉和经验,已经预感到危险的到来,在仔细分析一下目前的形势,G先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全部平仓!!!秘书听了:你疯了?我说,没疯,4900到今天,我们已经赚了很多钱,目前该休息了,我也累了.既然这些狂人都愿意认栽亏损出局,我们也不要不自量力.截止下午收市.某票1700W股,已经成交过半.其余一股持有的600W股出局1/3.仓位比率已经降至4成.
  
   1月9日,下午16:00,G先生神秘朋友F先生打来电话''从国外已经明确得到消息,M国众多机构已经出现大幅亏损,这些外国佬在这里去年已经从中国捞走很多钱,现在要回去弥补漏洞了.快平仓!!!不然你死得很难看!!!G先生闻言大惊;这些巨无霸会亏损?联系起蓝筹最近发生的这些事,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1月10日,早7:40,公司例会.G先生通知所有员工,今日无论以任何方式任何价格,一定在今日清空目前公司所持有公司的股票.看到市场人气依然旺盛,股民丝毫没有风险意识,众多小机构还在接货,G先生心里也感到一阵绞痛.........
  
   1月14,上证指数在冲击5500未果后,已经有部分先知先觉的机构暗中撤退,但指数依然做出像上攻的样子.G先生的秘书这时说''哎,这些股民,完全是在赌博,涨了还想涨,不赔他们赔谁?现在这么明显个股小机构有消息已经回落撤退了还要去追''还要相信什么创新高的神话,无知!!!G先生今日未到收盘已经提前下班回家........他知道,暴风雨就要来了,最后赔最多的还是老百姓...无奈........
  
   1月15-----1月28.上证指数狂泻1200点.无数老百姓痛苦失声........
  
   故事写到这里也到了尾声,荣添希望大家能有所反思,我们失去的是否仅仅是金钱还是自己的贪害了我们?不仅你们不要思考,我也需要..........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

终于有时间沉下心来看一些宏观面的问题。

再转一篇

郎咸平在2008的第一炮ZT

2008-01-31 05:47 徐琳玲 南方周末

  经济生活多事而动荡的2007年过去了,前景未明而让人心生不安,声名赫赫的“郎监管”重又出现,“八大危机论”的大标题,一切似乎又恰逢其时——“这个时候,我觉得是该……”

  台湾的“笨”孩子,美国某著名商学院的博士,香港的教授,在这个利益群体分化加剧的中国内地,郎咸平找到了可让他淋漓尽致发挥自己专长和表演天赋的巨大舞台。2004到2006年间,因着“维护广大劳苦大众的利益”之名,他一举成为最名声显赫的经济学家。

  成名后雪球越滚越大,在各个论坛和讲座赶场子,在内地和香港两所大学任教,在上海第一财经频道开一档个人财经脱口秀—— 《财经郎闲评》,火爆上海滩。 “出去的时候会带把梳子,因为知道观众会和我照相。”碰上漂亮的小女生粉丝,他会“激动”。对自己成名成腕的强烈欲望,郎咸平倒也不否认—— “我要做经济学领域的谢霆峰”。

  当我们的话题稍及zhengzhi,这位最爱四处出击的“斗士”每每如同踩到了地雷,“我们能不能别谈这个。”——“说该说的话,不该说的话别说”、“没必要再挑起一轮战火嘛”。

  言谈间,中。。央。。。领导。。。人和十七。。。大的表述是他最爱援用的内容。对中¥共的思想,“学得很透彻”;对十六#大、十七@大精神,领会得很好,“我很用功的!”

  当下情况不是简单的流动性过剩

  在2007年,中国股市、楼市一轮疯狂的飞涨中,“流动性过剩”已经是主流观点。

  郎咸平的一个标新立异的观点——不是流动性过剩,而是投资营商环境恶化,根本是产业链问题。

  如果郎咸平是对,其他人都错,那中央从紧的货币政策,非但是下错了药,还是个“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毒药。

  郎咸平的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有怎样的内在逻辑?八大危机是否真正触及到中国当下的经济生活的实质?

  人物周刊:您认为现在根本性问题不是流动性过剩,理由是什么?

  郎咸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股市泡沫、楼市泡沫,都是表面现象。从广义货币/GDP来看呢,确实是流动性过剩了。但是,投资营商环境的恶化,使得企业家把应当投资而不投资的钱转移到股市和楼市上,这才是造成泡沫的真正原因。

  从2006到2007年,全世界的国际化进入到了产业链竞争格局,从过去厂商和产品的竞争,进入到整条产业链的竞争。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简单的国企和民企谁有效率了,而是我们处在产业链价值的最低端。随着利率、汇率不断上升,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使得利润逐渐下跌。而这会使投资营商环境更加恶劣,这也就是你们经常谈的,深圳、东莞工厂倒闭的数量大量增加。

  人物周刊:您提出的“虚拟资金”,是个什么概念?

  郎咸平:我就是把企业家本来应该投资的钱,不去投资,转去炒楼炒股的资金取了一个名字——虚拟资金。在我谈到的四类资金中,我把第二类的腐败资金也称之为虚拟资金,因为这个钱也是查不到的。第三类才是国际热钱,第四是老百姓的储蓄钱。广义地,我也把这四类通称为虚拟资金。

  人物周刊:之前是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吗?

  郎咸平:对,我做过大量的调研。这个解释起来太专业了,我简单点说,我们把投入股市的资金按比例算,再扣除掉你可以观察到的第三第四项,反推一下,就是第一、第二项资金。

  但是,对第一第二资金项各是多少,我就不清楚了,这两项混在一起。根据我们的统计方法,中国企业家应该拿去投资但是没有去投资的、拿去炒楼炒股的,跟英美国家比,占到转投资金额的八成以上。

  人物周刊:如果企业家不是通过企业名义去买股投资房地产,你怎么区别第四项和第一项?

  郎咸平:当然,我说的不是老百姓赚100块钱存30块的那种正常储蓄款,而是那种飘忽不定的账户,他可以去炒楼炒股的钱。

  人物周刊:除了这些数据分析,使用的调查手段主要还有什么?

  郎咸平:还有访谈。根据我们对企业家的调研,由于他们处在了产业链最底端,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和利率上升以及2007年底的银行收紧银根的比例超过一半,甚至三分之二,因为生存环境恶化,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查得到的。

  鼓励老百姓消费,不是靠五一、十一放大假

  人物周刊:您反对货币从紧的政策,认为会进一步恶化投资营商环境。但是,如果利率维持不变,至少第四项老百姓的储蓄,会更多地投入到股市楼市。

  郎咸平:你误解了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不能用一刀切的宏观调控方式,要针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方式,这是因为中国环境的复杂。中国进入了工商业链条时代,环环相扣,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以一个行业是否过热还是过冷作为判断标准。针对不同的行业,要有不同的调控方式,有些行业要采用行政手段。你可以打组合拳嘛——行政手段和金融调控,还有别的方法,要区别对待,不能一视同仁。

  人物周刊:借助行政手段,不是又回到了过去时代了么?从市场化进程来说,这是一种倒退。

  郎咸平:这个问题非常好,我之前没有把这个讲清楚。如果我们的经济是和美国一样的,那就不需要行政调控了。美国是一元经济,所以金融调控非常有效率,而中国是二元经济,在二元经济下,金融政策一定会失效,反而造成资金逆流转的现象——一提高利率,过热的行业更热,过冷的行业更冷,因为更多资金从过冷部门流向过热部门,股价、楼价也就更涨。

  所以不得不用行政手段,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也不想,但是实在没有办法。

  人物周刊:二元经济的形成,是源自“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

  郎咸平:首先,银行信贷向国营企业倾斜,另外,卖地的款,**都做什么用了?很多都投入到地方建设;地方财政赢余做什么用了?也投入到地方建设很多,拉抬GDP。这已经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了,这样做的必然结果就是二元经济,也就是和建设有关的部门是过热的。

  人物周刊:还是回到最基本的商品消费,老百姓的购买力为什么这么弱?

  郎咸平:在二元经济下,价格被扭曲了,房价和股价都被扭曲了,环境越来越恶化,老百姓的消费能力萎缩。经济学上有个财富效应,当一个人觉察到他的财富缩水了,他就会本能地降低消费——否则我怎么买得起房、看得起病、上得起学呢?

  如果**能给老百姓创造一个看得起病、上得起学、买得起房子、敢于消费的环境,再加上没有污染,他就会有消费的欲望。所以,鼓励老百姓消费,不是五一、十一放大假,这完全是误区。而是要营造一个***所说的公平、公正的环境,让百姓上得起学,看得起病,买得起房,退得起休。这就是所谓的围魏救赵,要解决经济问题,一定要跳出经济圈子来看。

  人物周刊:谢国忠认为,中国国内消费能力不足,是因为财富过多集中在**和国有企业手里,只有把财富更多和公众分享,才能解决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您怎么看?

  郎咸平:你说,中国的国营企业和美国的上市公司有什么差别呢?都是一样的。他们就是偷换概念,总认为让**来掌控一些行业就是不对的。今天的国营企业,谁是股东?就是全体的社会大众。问题是我们没有落实藏富于民的理念。

  人物周刊:这只是名义上的所有人,您应该很清楚。

  郎咸平:那不谈,那是另一回事了。如果国营企业赚到的钱,通过国家这个中介,能让老百姓少交很多的税,那和老百姓的富裕不是一回事么?

  人物周刊:您是主张国有资本让百姓受益的基本态度。但很多垄断行业的国企,他们的财富并没有流向公众,而且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集团。

  郎咸平:我们能不能不谈这个问题。扯上政治就敏感了。我们就针对经济问题谈经济——因为你要达到目的,就一定要谈重点。该说的话说,不该说的话就不说。是为了这个国家好,没有必要再挑起一轮战火。
 那我就这么说:由于你是这样的改革,就会产生既得利益集团,就有阻力。我反问你一个问题——既得利益集团希不希望**搞GDP为纲?当然希望了。你说,既得利益集团希望不希望地方**搞建设?当然希望了,你不知道地方建设有多少利益。

  搞zhengzhi的人就要有一种心态——要防!

  人物周刊:您是反对浮动汇率的,但中国现在有这个不升值的选择自由么?

  郎咸平:没有。但我的反对是有原因的。你不要以为汇率浮动就是国际化,我们没有浮动汇率方面的人才,那是我最担心的。在金融战争中,我们一定处于劣势,那会使大量的国家资产将被席卷一空。

  和制造业不同,金融的影响太快太大了,上午出一个小错,下午就会引起几千亿资产的损失。亚洲金融危机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当时那些国家就是没有理解金融战争的可怕。

  人物周刊:您听说过一本叫《货币战争》的书吗?认可书里的观点吗?

  郎咸平:我知道。部分认可。其实,其中很多的观点是我们在二十年前在美国学校里就念到过的。


轻用其芒 动即有伤 是为凶器   深藏若拙 临机取决 是为利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