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周末,一周战斗深度总结
“区别对待手中的股票,很重要!”
今天大盘以震荡为主。整体量有很大的萎缩。部分题材股继续保持活跃。
短线技术上,大盘在这里是有反反弹的技术要求。之后不排除大盘会有继续调整的可能。
今年的主体品种应该还是在题材类股上。对于题材类个股可以主要以个股的技术走势来把握买,卖点。抓取利润。因为大盘的走势更多的是反映大盘权重股的走势。而在证监会没有放行开始新的股票型基金发行前,估计大盘股更多是只是修复性的反弹机会。因为放开发行新基金,是一个很“强烈的高层鼓励资金入市”的政策信号。只有这个政策信号出现后,大盘股才会有一波很好的攻击性行情。大盘指数也才会有挑战前高顶部和新高的可能。这个,大家要提前掌握。有这方面的消息时,应该重视。
既然是题材类股以个股的技术走势来把握买,卖点,那么,对于该股的上攻通道是不是保持?就显的很重要。而有些题材个股会在大盘出现调整时,也“顺势进行短线的回落整理”,技术动作。这就需要于大盘以及大盘股的调整动作,进行区别分析判断。不可一视同仁的来判断。会产生操作上的“误判结果”。反过来讲,如果某只题材类个股技术出现调整信号时,大盘即使正在拉升,要以个股为主来进行操作判断。不可与大盘的走势“混淆判断”。
今年跟着大盘跑,只会在大盘股出现攻击时赚钱。而如果跟着大盘节奏操作题材股,很可能会“南辕北辙”出现损失。操作题材股时,把大盘走势做个次要的参考物就可以了。重点还是在个股。
有一少部分的大盘股今年表现的很好,主要也是因为自身的“某个题材”影响所致。不可“强加”到整个大盘股板块或大盘走势上来分析判断。这一点大家也必须认识清楚。这方面很容易被“有些人利用来混淆视听”。
所以,对很多股民来说,今年的操作难度主要体现在:
1.必须经常纠正自己的操作思路,把大盘节奏,大盘股节奏,题材股节奏,政策信号,等因素经常要分开来分析判断。如果“统一起来看,就会总处于混乱状态。”
2.特别要重视题材类个股的走势节奏。技术上对于攻击通道的保持(可持股)和加速再加速的攻击(逢高减或走)要密切跟踪。今年操作股票,听消息变化,重个股技术节奏,不可盲目贪高是应该始终坚持的操作原则。
3.多注意技术上中期均线的走势状态。以阶段性操作赚取利润为主。盲目的死捂,很多时候的结果会很被动。甚至容易出现较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