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原创]云南问茶记

[原创]云南问茶记

今天启程奔赴西双版纳。新的历程开始了,新的一页揭开了。到达景洪已经下午4点钟了。景洪市是西双版纳州的州府所在地,州人口80多万,辖两县一市,即勐海县、勐腊县和景洪市。74%为少数民族,傣族的人口最多,哈尼族、彝族次之。我之所以以云南第一站首选西双版纳是因为它是普洱茶的故乡。据专家考证,茶叶的发源地就在云贵高原,而云南的古茶树就云集在澜沧江流域。澜沧江把西双版纳分成江内和江外。江内勐腊县内有著名的六大古茶山,江外西双版纳以及思茅和临沧等地区有着南糯、布朗、景迈、勐库等诸山,可算是茶叶资源丰富。



进了景洪市,仿佛置身于海南岛。大街两旁的棕榈树、芭蕉树,热带植物满街皆是。经在机场碰见的天达公司的举荐,我入住的皇冠大酒店是一座庭院式酒店,三星级,打完折,每个标间190元,还算便宜。



晚上在天达公司的竭力推荐下,去了曼听公园观看澜沧江风情歌舞晚会。曼听公园原为傣王御花园。占地400多亩。分为三个部分。歌舞表演虽然表现了西双版纳各民族的风情,但我还是觉得商业气息颇为浓厚。加上各地旅游团体众多,特别是操着各地方言大声喧哗,真的令人难以忍受。不过火把歌舞以及手举蜡烛围绕篝火游动颇为壮观。



回到宾馆,时间甚早,又重新走到街上,在民航宾馆旁侧找到一酒吧(后来听说是景洪最贵,最时尚的一家新开的酒吧),小酌一会儿。在那里看着一群群靓丽、身材窈窕的傣家小姑娘,望着她们开心的喝着啤酒,互相斗酒的姿态,很是养眼。(待续)

TOP


TOP

[原创](续昨)

一大早吃了早餐就直奔汽车站。原本省点钱去坐班车,到了车站就被出租车司机盯上了。不过开价不算太高,包一天100元,看来还是能砍价的。最后达成统一,60元成交。这个司机比较老实,一天跑了100多公里,很是辛苦而且为我忙这忙那,挣钱真是不容易,最后结账给他了100元。今天先后去了四个景点,印象最深,感觉最好的还应该是原始雨林谷。在这个谷里,到处都是热带原始森林。其中有珍贵树木,如红木、檀木,还有许多不知名的树种。在这个山谷中还生活着一个几乎为原始状态的人种——克木人。由于不足5000人,国家还不能把他列为民族。他们给人的感觉有点像美国的土著印第安人。脸上涂着伪装黑道,在树丛里奔驰如飞,用最原始的工具去狩猎。语言简单,甚至还有很多肢体语言。当然现在是靠旅游收入生活。但是为了生存,他们也失去了很多。现代文明必然使原始的、淳朴的民风逐渐失去,本民族的习俗也被改变。谁都想过好日子,不能因为满足现代人的好奇,而保持原始生活状态。没有人想这样子。

回来的路上去参观了一处傣家村寨。此寨名叫曼贵村,又名芭蕉寨。曾经因拍电视连续剧《孽债》和《玉观音》而闻名。为了增加收入,接待旅游人群,寨子专门抽了12家女主人有文化,可以讲汉语的来轮班接待游客。接待我的女子名叫玉金香,在她的家里我听了她介绍傣家风俗,如傣家是一个重女轻男的民族。一般都是男人招赘到女家,并且要做三年苦力方可结婚。有了孩子,女儿都姓玉,男的都姓岩。男孩到了上学年龄都要被送到寺院里出家一段时间。所以傣家认为生男就是赔钱货。这和汉族绝然相反,有点儿意思。

其他两处旅游景点,傣家园和傣王宫都没多大意思,就是人多、票贵。晚上在司机的带领下,在一家傣家餐厅用餐。傣家饭菜还不错,土鸡、野菜而且口味酸辣,很适合陕西人。

TOP

克木姑娘


TOP

以下是引用夕阳西下在2007-11-23 12:57:06的发言:
淳朴的民风如今变得如此做作而俗气!



都是金钱惹得!

TOP

[原创](续)

城市的喧嚣,乏味的生活,使我原本还想再呆一天的计划改变而提前结束。城市之间真的没有太大的区别,有的只是嘈杂的人群,繁忙的街道以及川流不息的车辆。当我登上开往易武的客车,驶离市区,才能逐渐恢复心内的一点儿平静。不过通往易武的道路确实不好走,过了勐仑进入盘山路,绕的人只想呕吐。在经过了4个小时的颠簸,终于到达易武乡。但是易武乡的街道使人大失所望。总是在书上看到易武是云南普洱茶的第一古镇,原以为易武应是古色古香,古朴典雅的茶庄分立两旁。可是展现在我面前的却是和现在农村常见的乡镇没什么区别。两旁小店铺一家挨一家,台球案是现代乡镇的文娱活动的标志,一辆辆摩托车呼啸而过,唉,失望至极。



既来之则安之,先住下再作打算。在客车司机的推荐下,住在了客运站对面的一家旅店。还好,房子还比较新,也干净,价格也便宜。唯一不方便的就是没有独立的卫生间。



安顿停当,漫步走下易武街道。在武警派出所的门面墙上看到一个铜牌上写着“易武普洱茶质量检验所”。我心想在里边工作的一定都是茶叶专家,而且不带商人气息。于是我就走了进去,到二楼一看没有人。下来碰见一个姑娘,问我干嘛。我真不知道怎样回答,于是说问茶、喝茶。不知是她否理解我的意思,把我先让在一楼大厅里。我环顾四周,有柜台,有橱柜并且摆着很多普洱茶。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位女士,问我想怎么样,我就大概介绍我的来意,我很喜欢喝普洱,但对普洱不很了解,有很多的疑问,所以特地大老远来到茶乡问茶。她笑了笑说先坐下喝吧。从这时开始,我觉得逐渐走进了易武茶人当中。



后来我知道这个女士叫李桂芬,哈尼族,在易武普洱茶集团公司专门搞接待。她一句你想知道什么,我还有些不好意思。也就讪讪讲了几句从书本看来的知识。她说那都是书本上的,我们平常不那么说。比如书本上叫乔木茶,他们叫大树茶,小乔木茶叫小树茶,而灌木茶他们就叫台地茶。后来又来了一个小伙儿(过了几天知道他叫赵云龙,白族,哥哥就在派出所当兵)也刚刚对茶上道。还来了一位昆明作茶生意的茶商,一位茶厂的女老板(后来知道她叫许爱萍,彝族)。几个人一边喝茶一边开始谈茶论道。那个昆明茶老板到底是搞了多年茶叶,对普洱茶很内行。常言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西安我也读了几本关于普洱茶的书,真的不如在此地一杯茶,一席话得到的多。如普洱茶的质量与茶厂关系不大(熟普除外);霉变的普洱不管再陈也是坏的;茶饼上的烟火气是杀青时不干净串味所致等等。



赵云龙很热情也很厚道,晚饭非要替我掏钱,这里的人确实民风淳朴。吃完晚饭,赵云龙骑摩托带我去了他的一个朋友家。这家也是作茶的。大门上悬挂着古匾“瑞贡天朝”。据说这是康熙皇帝给易武“车顺号”题的匾。进了屋,一家人都在忙着包装饼茶。有人给我们泡了茶,说是今年的新茶,一品尝大吃一惊,都说普洱新茶不能喝,会很涩,很苦。所以才要陈放。岂知新茶香气扑鼻,不涩更不苦。这是晒青大叶种毛茶特有的香气吗?现在还不能确定,只有多走几个地方,多品尝几个茶山的茶叶,方能下结论。但以前对晒青毛茶的认识是片面的。

TOP

[贴图]易武古镇

TOP

[贴图]车顺号原址

TOP

[贴图]同兴号原址

TOP

[贴图]茶马古道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