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有人读楞严么?

卷六

这卷里先由观世音菩萨起来说他自己的成就故事。观世音说修正圆通,单独列一卷,可见其重要性不同一般。尽管世尊说此二十五无学诸大菩萨及阿罗汉,“彼等修行,实无优劣前后差别”,但观世音菩萨的内容还是要说得多一些。

观世音菩萨也是往昔无数恒河沙劫前就已成就的大菩萨了,他当时是跟一个也叫观世音的佛学的,那个佛教他“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他的体会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再“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然后“空觉极圆,空所空灭”,于是“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

耳根声闻好象是1200分的圆满功德,从闻而入,是不是好修一点?呵呵。。除耳根声闻外,还有舌根、意根也是圆满功德的。观世音成就时,说是上合诸佛无上妙觉明心,同为一大慈力;下合十方六道众生同一悲仰,所以是“大慈大悲观世音”吧。

当年观世音佛教观世音菩萨的是“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观世音也有一些特别的地方,下面说的就是他的32应身、14种无畏功德、4不思议无作妙德。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后面普贤菩萨的总结说谒,要好好领会,对前面25位圣者的修习法门都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各自的特点与不足,最后他还是向大家推荐观世音的从闻思修法门。


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国土 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 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 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 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 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 顺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迟速不同伦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这几句是说了如来藏的觉元明妙,本觉妙明,以及世界虚空的形成原因,还有修证法门的方便。


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音声杂语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香以合中知 离则元无有 不恒其所觉云何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云何获圆通

触以所触明 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 凭尘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这是从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中找修证圆通方法。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见性虽洞然 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云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 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 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 各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 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脱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 诘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这是从见闻觉知的功德圆满角度来讨论圆通修证方法。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心闻洞十方 生于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鼻想本权机 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 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 何关法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这是从住心、安般、持戒等方面来讨论圆通修证方法。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若以地性观 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 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 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 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 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 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 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这是从地水火风空识性七大的角度来讨论圆通修证之法。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 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于恒沙劫中 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普贤菩萨开始推荐观音法门了。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我今启如来 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 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 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 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 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 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 旋流获无妄

强调声闻的十方圆满功德、闻性不灭,众生不得循声流转。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阿难汝谛听


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 如幻不思议佛母真三昧


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 欲漏不先除畜闻成过误


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 闻非自然生因声有名字


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 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脱


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华 闻复翳根除尘销觉圆净


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 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摩登伽在梦 谁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师幻作诸男女


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 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销 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 旋汝倒闻机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



这里有些具体的方法了:“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还有“虽见诸根动,要以一机抽”。憨山大师在修证时,有过“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豫不决如梦中事”的实际体验,可参见其自序年谱。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槃门 过去诸如来斯门已成就

现在诸菩萨 今各入圆明 未来修学人当依如是法

我亦从中证 非唯观世音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

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间人 成就涅槃心观世音为最

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 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

于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

但以此根修 圆通超余者 真实心如是

普贤菩萨以自身体会再次推荐观音法门。

普贤菩萨在说谒完毕后,阿难再向世尊请教如何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这里世尊明确说出了修行三决定义的三无漏学,即戒、定、慧。“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要则名为三无漏学”,并详细说明修三摩地,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分别是断淫、断杀、断偷、断妄语。

到七卷初,世尊特别说:“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