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大家都认为楞严的文字特优美。
我也就觉得优美,优美得如楚辞一样。
可我国文基础真差,那不是一般的差。
所以,我对着这美,一团雾水。

但我相信,传统以来,我们国学启蒙的教育方式:背与诵。

所以,无论如何,即使是雾水,也先把他混个眼熟耳熟。

也许有一天,雾过天霁的。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在对原文囫囵吞枣时,交叉读下这个,南怀瑾先生的《楞严大义今释》http://www.wuxiacn.com/nan/mydoc493.htm,宣化上人的〈大佛顶楞严经浅释〉。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越来越喜欢阿难了。因为他的迷惑不解如此真实。
越来越觉得佛学其实是人学。也越来越觉得佛学思辩之深奥无边。卷2中。。。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楼上的兄台,不好意思,试试这个:http://www.wuxiacn.com/nan/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这段话怕是要反复玩味:

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

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十方如来,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

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关于色、受、想、行、识的开示。

色:劳目瞪视,虚空有花。

受:二手于空相摩,妄生涩滑、冷热诸相。

想:谈说酸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

行:瀑流波浪相续之流性。

识:瓶取虚空,塞孔远行,用饷他国。

以上五阴,皆总结为: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一点个人思考:

“心生万物”之心,不是意识心,是原本清净妙明的真心。关于“心”与“空”有两层概念,或者两种境界。

心:有本妙、圆妙明心,即真心。有意识心,我们用来思维之意识。

空:有灵明洞彻之真空。有冥顽晦昧之虚空、死空。

用我们的意识心去体会妙明真心,是缘木求鱼。

认黑暗断灭死寂、百物不睹、百物不思之空为灵明洞彻之空,是彻底之迷。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不是不继续,是越读越觉得自己根性不足。。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我找了半天,这贴沉了下去。不是这贴沉了,是我自己懈怠了。到目前为止,我还只是在前二卷里折腾。

今儿,想把这二卷做个笔记,自己加深一下。

南无本师释加牟尼佛。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正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卷一

我仿佛也置身在世尊那场法会之中。

阿难启请。

世尊问阿难:因何出家?
阿难答:见如来32胜相,是以渴仰。
世尊问:将何所见?谁为爱乐?
阿难答:目观胜相,心生爱乐,皆我心目。

世尊说:使汝流转,心目为咎。(这句很严重)

世尊问:汝心与目,今何所在?
阿难答:心在身内、身外、根里、在边、随合处、中间、无著。。。
世尊在此七处征心,结果是皆无有是处。

世尊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今汝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世尊动作:举金色臂,屈五轮指,为光明拳。
世尊问:汝何所见? 答:见举臂屈指。
汝将谁见? 答:同将眼见。
汝目可见,以何为心? 答:经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将为心。

世尊开示:此非汝心,此是前尘虚妄相想。(这句话很重要)

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

阿难五体投体,乞开道眼。

世尊动作:从胸万字,涌出宝光。
世尊问:前见因何成拳?汝将谁见? 阿难答:因手成拳,因眼成见。
世尊开示:无手者,拳毕竟无,无眼者,非见全无。前尘自暗,见何亏损?
灯能显色,如是见者,是眼非灯。眼能显色,是心非见。

阿难默,心未开悟。

世尊动作:舒兜罗绵网相光手,开五轮指。
世尊开示:一切众生,不成菩提及阿罗汉,皆由客尘烦恼所误。

乔陈那起身现说客尘二字。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世尊动作:开合手掌,飞宝光阿难左右。
世尊开示:手自开合,见无舒卷。头自摇动,见无所动。
-----------此一卷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

卷二

阿难再请开示身心真妄虚实,现前生灭与不生灭,二发明性。

波斯匿王起身言说肉身变化,终将变灭,请示如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

世尊以波斯匿王能见恒河水之见性不变,解死后全无之断灭见。

阿难再问,若此见闻必不生灭,又云何说我们遗失真性,颠倒行事?

世尊动作:从臂上指转垂臂下指。说言: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阿难等到不解。

世尊开示: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阿难等流泪,言:虽悟妙明心元所圆满常住心地,徒获此心,未敢认为本元心地,请拔疑根,归无上道。

世尊开示: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
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
若真汝心,则无所去,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阿难问: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刚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

世尊开示:八种见,见明、暗、通、壅、缘、顽虚、郁孛、清明,明还日,暗还黑月、通还门窗、壅还墙壁、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孛还尘、清明还霁。
见精明性,无所还。
汝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阿难:虽知见精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世尊开示:今吾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象。
极物见源,诸有物性虽复差殊,同汝见精清净所瞩。
诸物类自有差别,见性无殊,此精妙明,诚汝见性。
种种形象,无非前尘分别留碍。

阿难:若我见性,其体本来周遍一界,在室内,唯满一室?

世尊:一切世间大小内外诸所事业各属前尘。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已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阿难:若此见精,必我妙性,今此见精,现在我前,见必我真,我今身心,复是何物?到底是见性实我,而身非我?。。。

世尊:汝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请举手指陈,是种种相,何者是见?

阿难:举手所指,纵目所观,指皆是物,不能于万物象前,剖出精见,离一切物,别有自性。

世尊:种种象殊,必无见精,受汝所指。汝又发明此诸物中,何者非见?

阿难:我实遍见此地,不知是中何者非见。

大家迷惑时,文殊师利从座起,言:此诸大众,不悟如来发明二种精见色空,是非是义。若此前缘色空等象,若是见者,应有所指,若非见者,应无所瞩。请如大慈发明,此诸物象,与此见精,元是何物,于其中间,无是非是。

世尊开示: 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相想,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于中无有是非是。

阿难:既然觉缘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灭。那与外道所言之自然,或者世尊言说的因缘,又是什么关系?主开示,使我等不入群邪,获真实心,妙觉明性。

世尊:此妙明见中,无自然体。非自然性。

阿难:必此妙见,性非自然,那是因缘生吗?

世尊:此见又因何有见?缘何有见?
当知如是精觉妙明,非因非缘,亦非自然,非不自然,无非不非,无是非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阿难:必妙觉明,非因非缘,为何世尊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

世尊:我说世间诸因缘相,非第一义。
且问世间人说我见与不见,是怎么一回事?

阿难:世人因日月灯光,见种种相,为我见。若没有这三种光明,则说不见。

世尊:没有光时叫不见,那应该看不到暗。若能见到暗,只是没有光,怎么叫不见呢?故,见明之时,见非是明,见暗之时,见非是暗,见空之时,见非是空。。。。
故: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阿难又哭:刚才世尊说见精妙明非因非缘,非自然性,心犹未明,现又说见见非见,更糊涂了,请弘慈再开示。

世尊开示:一切众生,轮回世间,由二颠倒分别见妄,当处发生,当业轮转。云何二见,一者众生别业妄见,二者众生同分妄见。
别业妄见,如世间人,目有红眼病,见灯光有圆影。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见眚非病。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
同分妄见,唯一国人睹诸一切不祥境界,但此国见,彼国众生本所不见,亦复不闻。
例汝今日,以目观见山河国土,及诸众生,皆是无始见病所成。
眚即见劳,非色所造,然见眚者,终无见咎。
见与见缘,似现前境,元我觉明。
见所缘眚,觉见即眚,本觉明心,觉缘非眚。
觉所觉眚,觉非眚中,此实见见。

世尊开示:例阎浮堤三千州中,兼四大海,娑婆世界,并洎十方诸有漏国,及诸众生,同是觉明无漏妙心,见闻觉知虚妄病缘,和合妄生,和合妄死。若能远离诸和合缘,及不和合,刚复灭除诸生死因,圆满菩提不生灭性,清净本心,本觉常住。

世尊说,阿难虽明白了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但还没有明白,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世尊开示: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知生死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世尊开示,为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呢?
色阴类似于人以清净目观睛明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刚于虚空别见狂华-------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受阴类似于人在舒适宴安时,无故以二手掌于空相摩,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想阴类似于人谈说酢梅,口中水出,思踏悬崖,足心酸涩。-------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行阴相当于瀑布的水流性,波浪相续,前际后际,不相俞越。-------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阴相当于从一个地方用瓶子装虚空到另一个地方。------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此二卷竟。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