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会发生一件事,跟你很要好的朋友,你突然想到他,他电话就打过来了,有没有?收到了,就像电视频率一样。为什么很多人都收不到?烦恼丛生,全部障住了,统统进不来了,所以都搞不清楚别人需要什么。所以当人的心量愈大,你就愈能够感受别人需要,人家也愈能收到你对他的关怀,这个你都可以去做实验,人生要去印证真理。因为我很欢喜能够跟这几十位同学一起读书,所以我记得第一天上课,我去得特别早,大伙儿还不认识。我一进去,因为刚好暑假过完,整个教室里面的桌子怎么样?脏!两个月了,灰尘都很脏。我的脑子里突然想到,因为师范院校女同学多,我突然脑子里就想到,这个女同学走来「怎么这么脏!」然后她还要皱着眉头从包包里面拿出纸巾,然后一边擦一边在那里生烦恼。我们有想到这一点,我就赶快到厕所找一找,找到了一块抹布,我就开始把所有的桌子、椅子全部擦好,擦完之后还没有同学来,因为我读书的地方离我们家比较远,所以我都搭最早班的火车去。擦好之后,每一位同学一来,很舒服的就坐下去,结果我们每个同学跟我都相处得很好,连男同学跟我相处也很好。我们说男人跟男人要相处好也是门学问。就无形当中因为你念念确确实实都很尊敬他,都很关怀他们,所以自然而然那无形的交流就在进行当中。所以「成人之美」,当你看到他们往后都要教书育人,这个时候你就点点滴滴能够去帮助他、成就他,成就他的教书生涯,他的孩子受益,你也觉得很愉快、很快乐,这是「成人之美」。再来,「救人危急」。人生都有起起伏伏,当别人在危难当中,他的内心是最恐惧的,这个时候你能伸出援手,他会非常感谢。什么时候是危急?受伤的时候,生病的时候,这个时候内心比较脆弱,所以应该我们能及时去关怀,他可能在经济上有困难,我们也要及时给予帮忙。所以在朋友有义当中,我们也提到了,朋友除了关怀之外,还要有通财之义。刚好他临时周转不过来,他的父母也好,或者家里人又需要这一笔钱,我们这个时候要给予帮忙,而当你人生处于危急当中,自然就有很多人来协助你。
我记得我大学毕业两、三年的时候,刚好有一次需要一笔钱,我去跟我一位初中的同学借钱,我跟他借了应该也是笔数目。他带我去领钱,领完钱之后,就跟我又走了回来,我就跟他说:你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跟你借钱?他说:借你就借你,问那么多干什么!这是朋友的信任达到某种程度了。所以当我们有危难的时候会有很多朋友来协助你,甚至于不会想要跟你问清楚,或者不会想还要跟你要回来的时候,那是你做人很有道义,做人在时时处处也是尽力有在帮朋友,你才能得到这么多朋友给你的支持。
人生应该要懂得防微杜渐比较好,假如人生常常一大堆所谓危急、危难,那会疲于奔命。所以救人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把圣贤教诲介绍给他,一个人从思想开始改变才不会把他的人生经营得危机四伏。你能解朋友一时的危难,能不能解他常常的危难?不可能,所谓救急不救贫,贫一定贫在思想观念。所以你一定要把圣贤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他,要告诉他「勿畏难」,告诉他要懂得提升自己的能力,要懂得去挑战自己。当他自己有工作能力,有应对事情的智能,那他一辈子才能减少危难发生,所以救人危难的根本还在给予他正确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刚刚这六点最主要都是讲到对人方面。我们接着看在事情方面,有哪些也是需要我们去行善、去付出。「兴建大利」,在古代我们都说有很仁慈的员外,常常都是造桥铺路。铺一条路能够让多少人得利益,像我们中国还有几千年的桥,那利益多少人!数不尽了,这是兴建大利,让人方便。还有一些员外找来很好的老师,然后教育他这一个乡党的小孩,这个大利长长久久。因为这些孩子明白圣贤道理,他往后可以造福社会,他往后还可以传承这些圣贤教诲给他的子子孙孙,所以办教育是长远的大利。
范仲淹先生家里有一块非常好的宝地,我们说的可能是龙穴,你会拿来做什么?赶快把祖坟葬在这里,看以后能不能出一些大官。范仲淹先生没有这样想,他马上把这块地捐出来盖学校,这个在苏州,这一块地现在是一个高中的校址。而将近一千年来,出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你看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在这样的风水当中,在这样我们说的依山傍水,他读书的效果就特别好。心量愈大福愈大,所以他子孙都已经一千年了,现在家道还很兴旺。二00二年全球华人聚集到山东曲阜读诵中国的经典,邀请了范仲淹嫡传的后代,他是特别来宾,上台唱了一首歌,叫做「岳阳楼记」。后代子孙感念老祖宗的教诲,把它谱成了一首曲,当他的子孙唱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信范仲淹在天之灵一定会觉得我的做法是正确的。所以他有这样的心境才能够做出这么大利益乡里,甚至利益这么多代的中国人。只要是利益他人的事,我们举手之劳要尽力去做。你可不能说要大利,我们专找那个要影响很大的,那你身旁的就不用干了。所以一定是处处替人着想,你往后才能处处替众人着想,都
是从小处着眼,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常常走在路上,我们在海口的街上会发现很多这么大颗的石头摆在行人道上,有一些民工大伙聚在一起聊天,聊完天之后,这石头就没搬回去,太阳下山了,整个路就看不清楚,假如刚好有一个人在打行动电话,聊聊聊到一半,突然踢到了,可能就跌了一跤,所以我们跟很多老师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把石头搬到旁边去,这也是利益别人的行走。有时候那个工地那个竹子没有考虑好,整个尖尖的竹子都已经挡到行人道上来了,人假如有时候不小心、不注意,可能就撞到了,我们就赶快地上找一块红布把它绑上去,就很明显,所以我们念念能够去考虑到别人就是在利益他人。
今天你刚好骑脚踏车,或者骑摩托车,看到一颗石头在路上,你赶快闪一下拉回来,突然觉得好险,没压到。那接下来怎么办?很多人还在骂那个石头是谁丢的,然后就走了。我们要存心仁厚,你能闪过去,后面的人假如今天刚好情绪很急躁,骑得特别快,他就闪不及了,一闪不及可能就要有祸患上身了。假如他是为人父的,身体出状况了,那一个家就出状况;假如是一个孩子出状况了,他的父母就很难受。所以我们自己能免于这个祸患,也要想到让别人也不要遭这个祸患,懂得把它拿掉。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有一位很有名的臣子,叫孙叔敖。孙叔敖为人很仁慈,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条蛇有两个头,双头蛇,他马上把它打死,打死完之后埋起来,然后就哭哭啼啼回家了。因为他们那个地方有一个传言,只要见到双头蛇的人一定活不了,所以他一见到,他不希望别人再见到,所以把它打死之后埋好。但是他想说自己活不了,所以对父母亲不能尽孝,那时候他年纪还小,所以一路就哭回去。结果他母亲听完很高兴,我相信他母亲也是懂道理的人,她说你念念就是为别人,不会有难的,别担心。后来孙叔敖当了楚国的大臣,也很得到楚庄王的信任。从这里我们看到,只要你念念想着要利益他人,这样就是在行善,就是在积福,所以「兴建大利」。再来,「舍财作福」。财分两种,一种是财物、钱财;另外一种是你的劳力、你的经验,这属于内财,财物跟钱财属于外财,用内财、外财都可以去积我们的福分。其实内财比外财更难,今
天我们在香港要叫人家捐五十块很容易,要叫人家当义工一天很困难,所以难行能行,福报就大。当我们时时处处懂得不吝啬,懂得观察别人需要,那你就时时在舍财作福。当我们来到这里看到别人正在忙,我们就主动去协助,这个都是用我们的劳力去付出。一个人付出的态度,绝对不要等到人家开口,因为现在人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尤其在大家都是义工的状态之下,人家也不好意思找你,这个时候你又能懂得时时看到别人的需要在哪,那我们在这个团体当中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会和乐融融,所以要懂得时时看到别人的需要舍财作福。
诸位朋友,假如我们有很多圣贤教诲,你自己得利益了,也可以拿着这些圣贤教诲去送给朋友,你也是用你的劳力去服务他们。因为现在人忙得不得了,连踏出去家门的时间都没有,这个时候我们就要为诸众人作不请之友。所以现在人确确实实要闻到圣贤教诲太难了。诸位朋友都是有大福之人,人生第一福莫过于能闻圣贤教诲,所以我常常人生一想到这一点,就觉得一切都值得了。李炳南老师告诉他的学生,「我这一代是跪着把圣贤学问接过来,你们往后这一代要跪着把圣贤学问送出去」,那讲得真是深刻。你现在还要学生主动来跟我们要经典,你现在还能够去苛求一般的人能够主动的来学习圣贤教诲,不容易了,所以这个时候要主动出击,当然你演得好,你主动出击的效果就会好,所以我们也是处处能够去主动服务他人。再来,「护持正法」。正法就好象每个人的眼睛一样,他能闻正法才能知道是非善恶、邪正好坏,他才有人生正确的判断能
力,所以正法是众人的眼目。我们常常也听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上天假如没有让夫子来教化我们,那我们没开智慧,人生就好象黑暗一片,所以闻到正法,我们就有责任、有使命要把它传递出去。你护持正法,坐在这边听讲就是护持正法。往后我们香港有一些年轻的老师,有一些有心的老师,他可能会发愿来讲学,他可能去一些社区跟孩子讲学,他可能会找一些地方跟家长谈这些家庭教育,谈《弟子规》,这个时候我们一有空就去听他讲,用我们渴望的眼神看着他,他就比较有信心,不然都没人听,他讲到最后都没信心了。
一个人要能够有很好的演讲能力,都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假如我不是讲了三百多场,假如我第一场就到这里来,可能诸位听一个小时就走了,那我从此可能就断羽而归了。所以我们看人不是看他目前的能力有多少,而是看他做这件事情是不是真心的,真心的,你要支持他;真心的,进步会很快。而你这分支持就是护持正法,而且你护持正法跟演讲者的功德无二无别,所以我们香港以后一定会正法久住,所以大家要护持正法。
再来,最后「爱惜物命」,对于东西、对于生命都要爱惜尊重,不能伤害,所以在道家的经典里面有提到「举步常看虫蚁」,这是确确实实很仁慈。爬山的时候脚抬起来看哪里?看看底下有没有一个蚂蚁窝,到时候你一踩下去,可能几十条命都不见了,举步都能常看虫蚁。我们很多喜爱爬山的人,在爬山当中也在长养他的修养,因为他觉得我到山上我是客人,山上所有的动物是主人,所以他一看到蜘蛛网,他都会绕道而行,不要把人家的家给砸了。我们希不希望我们的家被砸了?对,那动物的家你也应该尊重。
现在很多小孩看到路旁卖刚生出来没有多久的鸡、鸟,能不能买?有人买,他就拚命抓,很多动物就骨肉分离,骨肉分离对于这些动物来讲是很痛苦的。所以在历史上曾经有一位读书人杀死了一只小鹿,结果它的母亲走过来之后也躺在那里死了,这位读书人很惊讶,结果他把这位母亲剖开来看,这位母亲的肠子断了,母鹿看到儿子死了,肝肠寸断,后来这位读书人从此以后不杀生了。所以我们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同的,物同此心,心同此理,应该爱惜生命。
我曾经教过一年级的孩子,那时候才教七个,他们站起来还不到我的腰,孩子很单纯,有一次我刚好发现了一些蚂蚁死了,我就把它埋起来,被学生看到了。有一天我看他们忙得不亦乐乎围在那里不知道干啥,我就说:你们在干嘛?他们就说:老师,我们在埋蚂蚁。连这么小的蚂蚁他都会去关心,他以后会不会伤害别人?他长养慈悲、慈心。我跟山很有缘,后来有一年在一座山边教学,因为玻璃是透明的,那个鸟飞得太快没看清楚,直接就撞上去了,很多都当场就死了。死了之后,我的学生一定会拿来给我,叫我处理,我就带着他们去把它入土为安。孩子能珍惜生命,他绝对不会伤害人命。所以对命要尊重,对物要尊重。所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不能糟蹋食物。「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任何一件衣服得来都不易,都是半丝半缕织出来的,所以对于东西要珍惜爱护,不能糟蹋。这句话在《朱子治家格言》。所以你看我们中国为人父母的人,念念都想着要成就后代,才有中国这么多宝贵的家训传下来,我们要会用,你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你教孩子不是从零开始,这么多的圣哲人都在推我们一把,我们要懂得去善用,所以对物也要有爱心。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位老师在喝水,拿着纸杯喝水,这个孩子一看,很想要那个纸杯,这位老师就把水递过去说「来,这杯给
你」。他的父亲马上走过来,他说「老师,我们有带茶壶来,您自己喝」。这位老师还没搞清楚,「没关系,就一个纸杯,就让孩子喝」。结果这位父亲很坚持,用他的眼神告诉那位老师,「这位老师,我们真的有带杯子,不用了」。这位老师马上感觉到是人
家父亲要教育孩子,后来他就离开。一离开,这个孩子就稍微有点情绪,就在闹情绪。他的父亲就跟他说,「爸爸跟你讲,这个杯子都是从砍伐树木做来的,你多用一个杯子可能就是多砍一棵树,所以我们尽量能省下纸杯、能省下纸就要省」。这个孩子还
是有点情绪,父亲马上说,「你假如胡闹,爸爸下次不带你出来了」,马上把水就抢过去喝。所以让孩子珍惜任何一个东西,你也要坚守「慎于始」,一开始你要坚持教对,你不能让他养成浪费习惯了,然后再要把他拉回来,到时候你痛苦,他也痛苦。所以行善就是这十方面我们要去落实、去力行。
诸位朋友,我们谈的修身里面,「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改过,迁善」。你们翻开讲义,这一行字的下面有几个括弧,「言忠信」是诚实,「行笃敬」是礼敬,「惩忿」是不瞋,「窒欲」是不贪,分辨善恶、改过迁善是不痴。不贪、不瞋、不痴、
礼敬,还有诚实,这些就是佛家最重要的教诲,而这个教诲是两千年前才传到中国来,而中国老祖宗在四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教诲。所以诸位朋友,要珍惜当中国人的机会,因为中国老祖宗的智能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好,今天的课我们就到这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