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转帖]铁骑边疆万里行(连载)

917


敦煌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举世闻名,然而在中国古代两座重要的关隘,阳光及玉门关,都由于路途遥远,许多来敦煌旅游的人都难以到达。我们既然坐下有铁骑,自然不会轻易放过这次机会。


清晨的敦煌气温比较低,驾摩托车行驶感到几分寒意。


道路是笔直的,一直没有看见去玉门关的指路牌,更不见有分岔口,终于截停了一辆青海的汽车,细问之下,才知我们早在60公里之前便错过了路口,此去阳关已不远了,干脆先去了阳关再说。


当摩托车队整齐地列队阳关下,引来了大批游人的目光,售票的老头硬要我们按外宾价买票,不相信我们是同胞,硬说我们是日本人,我们只好拿出国家摩协的证件,老头倒着看了一眼,说了句:学生证也要半票,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下午回到敦煌,匆匆吃了些小吃,便又赶去莫高窟。莫高窟的壁画年代久远,但又开放给我们只有10个窟,在我们几个从阿里古格王朝遗址过来的骑手眼里,莫高窟的壁画远不及古格王朝的壁画精美,无论画的技巧还是颜料的色彩,只是规模比古格王朝大些。虽然两者形成的年代相仿,肯定是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两种画师,对佛的理解也不尽相同。难怪李世民后来不满足汉武帝引来的佛,另派唐僧再去取经。


鸣沙山倒是一派快乐的景象,游人很多,我们到鸣沙山时,已是傍晚,幸亏这里的日落时间较晚,我们仍有充足的时间游览。


为了避免上午阳关的误会,我们不再开车到处走了,在敦煌市内总共有三个交通岗,我们却被查证四次,都误会我们是日本人。据说这是个日本人最感兴趣的城市。满街的旅游工艺品,大多按日本人的喜好而制作,售价当然是惊人的。


在鸣沙山,也有很多日本游客,我们要步行到月牙泉等下山的骆驼才能乘上骆驼。


骑在骆驼上的感觉,于骑摩托车大不一样,最明显的感觉是骆驼没有“减震器”,远不如我们的摩托舒服。但毕竟是沙漠之舟啊。如摩托车在这么厚的沙漠上行走是肯定不行的是。


四骑骆驼在沙漠摇啊摇地行走,沙丘就像是海洋中的一个个巨浪。我们也随着骆驼跨越一个个沙丘而前俯后仰,别具情调。


回来的路上,我们突然对骆驼产生好感,每人手上都多了一件毛绒的纪念品——骆驼娃娃。

TOP

918


碧空万里,早晨薄薄的秋云,在烈日下,早已不知躲到哪儿去了。摩托车队整齐地排成一条直线,行进在陇西北的大戈壁上,小单大声地唱起了《陇上行》,通过我们的对讲耳机赶走了大伙的瞌睡虫,最大的敌人便是打瞌睡,为了避免睡着了,我们不时变幻着车队的队形。


一群骆驼在一片盛长着草丛灌木的戈壁上安静地吃草,周围一个人都没有。在骆驼群的背景深处,有一大片废墟,我们驶离了公路,奔向废墟。


这座废墟原来是隋朝的六公城,一座尚未开发的的古城遗址。真感谢眼前的这群骆驼,把我们引来这里,一睹古城遗址那沧桑的容貌。几个农民在地里挖坑,不知在挖掘宝藏还是在挖井。就是他们告诉我们这废墟的身份的,据说由于考古人员还没弄清地下有什么,所以暂时还未开放。我们竟误闯禁区了。难怪从地图上并没有标明这里有什么古城。


城墙高大但残缺不全,其规模甚至比吐鲁番的高昌古城还大。也许最高处是城门,残垣断壁,早被风化得奇形怪状。城廓依稀可辨,不难想象当年的风采。无从考证她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却好让后人随意遐想。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城里从来没出现过摩托。


在大漠上不见“孤烟”,也不闻“胡茄”,只有一群无人放牧的骆驼好奇的眼睛。


在这桑河西走廊上行车,不时可以见到不少古迹,烽火台,但凡有绿洲的地方,却都是现代农民,大型拖拉机在运送棉花,今年肯定是个棉花丰收年,农民们的脸上,个个都露出笑颜。


傍晚时分,我们抵达嘉峪关。夕阳下的嘉峪关格外雄伟威严,我们在塞外奔驰了数日,今日终于来到了万里长城的第一道雄关,大家别提有多兴奋了。我们把摩托车开上了嘉峪关城墙外的一个山坡地,选择好最佳的视角,拍下了风尘仆仆的模样。


夕阳把嘉峪关染得金红,也把摩托车照射得格外艳丽,出征以来,我们的摩托总是满身泥土,今天却特别光鲜。队员们更是与往日不同,周游“西周列国”今天终于回到关里了。有一种重归故里的感觉。


趁天色还亮,我们驱车又赶了20公里路,到了酒泉,在卫星发射中心的招待所住下了。价廉物美的招待所,也许是刚对外开放,宽敞明亮、舒适整洁、设施齐全,收费才20元。

TOP

919


摩托车队雷霆般穿梭在河西走廊的乡镇之间。自嘉峪关之后河西走廊不再是关外那荒漠的景象,绿洲越来越多,越来越茂盛,成行的防风林带,像一道新筑成的绿长城,竭止住沙漠入侵。防风林带大片的庄稼在金秋的季节里,显露出耀眼的金黄色。农民们在田间忙于收获,玉米、水稻,瓜果飘香,在这条古老的河西走廊上,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关里关外不仅景色大不相同,连人的生活习俗也有很大差别,但是对摩托车的关注和兴趣却是一致的,我们无论在哪儿停车休息、吃饭,必定围上来三五成群的车迷,由于再没有语言上的障碍,人们问长问短的就更多了。奇怪的是他们与关外的车迷都一样,都认为我们的摩托车轮子是实心的。最令这里的车迷感到好奇的是TTR的里程表怎么会是空白的。TTR的电子里程显示板,在熄火关闭电源时是啥也看不到的,于是他们断定此车的速度肯定很高,他们习惯从里程表所显示的最高时速来判断摩托车的档次。


道路上的摩托车渐渐多了起来,当地摩托车总喜欢在我们的车后紧追不舍,油门开得很大,要跟我们比赛似的,我们当然乐意陪他们玩一会儿,平添了几分乐趣,也驱赶了瞌睡的威胁。


道路上的蚊虫多了起来,我们的镜片上,一会儿就粘满了蚊虫的残骸,很佩服当地的摩托车手不戴头盔,也能把车开得飞快。


现在我们的摩托车遇到了麻烦,连续观察了两天,我们的摩托车出现润滑油超耗现象,而且相当严重,每500公里,超耗1040%的润滑油,仔细检查车辆,既无渗透现象,又不见有烧机油现象,润滑油像是被蒸发了。多年驾驶的经验中,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到了威武往下后,我们立即向广州方面有关人士咨询,以便及早解开这个谜团。否则,潜在的威胁,总是令人不安的。

TOP

920


祁连山脉逶迤茫茫,山峰上稀稀落落的积雪,预示着仲秋的来临。西北风轻轻地吹来蒙古高原的寒气,,对于裸露在车外的摩托车骑士来说,哪怕是轻轻的寒风也使人感到很冷。真有点后悔在吐鲁番将摩托专用棉袱寄回广州。


我们终于走到了祁连山脉的东部尽头,从威武开始我们折向西南方向,穿过了古浪峡,我们算是告别了我们的远祖西夏王国的地界。眼前一马平川,古长城下是一片金黄色的麦浪,这里也许曾经是古战场,曾经四处狼烟烽火,金戈铁马,可如今真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人们的丰收喜悦,很容易从他们的衣着,笑脸里流露出来。


黄河上游的两岸山地里,成片地种植着各种水果,百姓把他们的成果抬到路边与路人分享,价格非常便宜,我们停下车饱餐一顿,一解秋天的燥热。奇怪的是这里水是咸的,可是水果却十分清甜。


今天原计划是直奔宁夏的六盘山,但到兰州时已是傍晚了,只跑了280公里,原因是早晨在威武出发时,被车迷围得水泄不通,热情的车迷,有的是从清晨7点就在停车场等我们,听说我们的车队首次组队通过世界屋脊阿里,又横跨新疆,大家都十分好奇,问长问短,问得最多的自然是这些车的性能,我们用啥汽油及润滑油,我们往链条上喷的是啥宝贝,可否给他们一些,可惜我们自没有装备车之后,行李从轻,所带的润滑油仅够自用,实在有点辜负车迷的热情。在威武出发,足足延误了3小时。后来是交警解了围。


这一带的车迷对AX1有所认识,却不认识TTR,到了兰州后,果然见到两部AX1,足见黄土高原的车迷同样是追求机车的可靠性和通过性。

兰州的消费很低,设备齐全的豪华宾馆,房价才不足百元。吃也不贵,美美的一顿晚餐,也不过百元,汽油价格也比广东低20%。我们的财政困难,也许是我们过于多虑了。但不知后面的地区怎样,我们还是尽管过紧日子。

TOP

921


摩托车队在黄土高原全速前进,高原的路实在太漂亮了。我们的铁骑如离弦的箭,直射向六盘山。宁夏南部的道路情况较甘肃的差,农民的护路意识、交通安全意识显然不及甘肃,柏油路变得跟“搓板”似的,不时在路上会有一堆堆麦杆,或别的什么,有些农民干脆在公路上打谷,车辆需十分小心地从庄稼上开过。


六盘山像巨龙盘踞在宁夏与甘肃交界之处,海拔只有2900多米,山势较陡,公路从山脚盘绕五六次才到山顶,对于我们这支经过西藏高原考验的车队来说,六盘山不能算是险。


自从阿里下山后,从新疆到甘肃北部及宁夏南部,路况都很好,我们对自己的铁骑深感信赖,痛痛快快地体验了什么是千里马,我们真是一日千里地向东南回归。


下了六盘山便到达平凉市,摩托车队走出了宁夏又到了甘肃的东南部,天色尚早,比我们预计的时间提前了两个小时。这里的居民开始密集了,摩托车继续向前奔跑了近百公里,有一处地方叫王母温泉,是一眼著名的护肤温泉,我们住下后,美美地泡个够,在高原被强烈日光灼伤的皮肤上尚未完全脱落的死皮在温泉的浸泡下迅速退去,难怪见到的当地百姓的皮肤个个都是白里透红的。听说许多的西安人专程从西安驱车到这里洗温泉。


我们自然不会忘记给心爱的铁骑也洗一洗,洗掉了一身的尘土,摩托车顿时光鲜起来。

TOP

922

温泉的清晨薄雾弥漫,原来这里是泾水流域,水土肥沃,物产丰富,百姓是相当富裕的。这里距西安已经很近了,只有200公里的路程。

但这两百多公里路却遇到了我们出发以来从未遇到过的麻烦,沿途由于果树成林,所以养分专业户应运而生,在这秋收季节,蜜蜂到处乱飞,对于行人或汽车来说都没有构成威胁,可是对于摩托车骑手来说却是相当麻烦的,开得快了,蜜蜂撞在头盔上、挡风镜上,以及身上,每撞死一只就是一片粘糊糊的蜂浆,衣服上粘满了一片片糖浆倒无所谓,挡风镜上一会就被蜜糖浆糊住,遮挡了视线。更有甚者,小单和小马的衣领较短,有的没被撞死的蜜蜂爬进衣领里,在脖子上一叮,就能给人一个寒战,若不是他们的骑术精湛老到,几次险些翻车。没有想到,小小蜜蜂也有可能酿出大祸,后来我们总结出经验,把头略低一点,让风镜形成斜面,并且宁可开快些,把蜜蜂撞死了,也不要慢下来被蜂叮。

沿途的果园一片连着一片,沿路的蜜蜂更是有增无减。

在西安往下后,与摩协的朋友联系(广州给我电汇的钱,是汇到西安市摩协的朋友柳鸿雁处),才知道他们昨天得知我们离开兰州后,竟开车往宝鸡去迎接我们,没想到我们从六盘山过来,走的是另一条线,幸好西安的电话通讯相当发达,我们所带的漫游手提电话,很容易与他们联系上,西安摩协的朋友十分热情地款待我们,一尽地主之谊。

TOP

923

西安摩协的朋友陪我们游览了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参观了秦兵马俑、华清池等地。

华灯初上,我们还领略了西安的灯光展示。整座古城都用各种灯火装饰,西安本来就绿化得很好,再加上马路笔直,繁华的古城一片灯火通明的兴旺景象。我们步行一路,便可品尝到五六种西安著名的小吃,大饱了口福。

西安摩协早期就组建了一支“黑豹”摩托特技队四出表演,以惊人的特技向广大群众介绍摩托车运动的各种技巧,最近正在组建民间的摩托车会,举行一些越野漫游活动,此举在西安很受车迷的欢迎,报名者不下百人。光是玩大车的就占60%,浩浩荡荡“黑豹”车队,正致力于引导广大摩托车运动爱好者使摩托车运动向形式健康化、文明化方面发展。对此,我们深有同感。时下各大中城市,车迷的玩法颇多,由于没有指导与组织,往往难免出现盲目崇外的风气,不是“马路英雄”式的耍威风,便是“街头太保”式的显帅气。其实摩托运动是丰富多彩的,越野郊游,就是其中一种健康的玩法。我们大道车会与西安的“黑豹”车会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不约而同,两地车手的交谈更是热烈。共鸣是友好交往的良好开端,两地车手,都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TOP

924

寻遍西安的每处润滑油销售点,都买不到我们原来使用的型号,只好改用另外一种润滑油了。

晚上,西安摩协与黑豹车会的摩友们欢聚一堂,为我们四位远方来客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交流着两地的摩迷的玩法,自然谈论得最多的则是摩托车漫游的经验与体会。原来,黑豹的会员也与我们一样,经常举办摩托车漫游活动,陕西及相邻的省份几乎全跑遍了,数月前,有位摩友单骑上海取得成功。他们通过《摩托车》杂志正密切关注着我们的活动。并拟定了一项与我们本次铁骑边疆万里行颇为相似的活动,几位前陕西省摩托车队的专业车手,甚至准备飞越长城。

参加联欢会的车手不下百人,会场外云集了西安城里全部大排量摩托车。各具风格的摩托车把停车场挤得满满。

新朋旧友欢聚一堂,摩托车真是车迷们联结友谊的桥梁,但西安车迷的热情,绝对是我们四位骑手始料不得的,西安摩协能在几个月内把车迷们组织起来,足见其组织能力的卓越,由此亦不难反映出现代中国摩迷的趣向。对骑士的英雄崇拜的热情再次在中国古老的文化名城出现了大规模的回归,崇尚阳刚之美的风潮将从西北吹向全国。

TOP

925

数十辆不同风格的大排量摩托为我们举行了特别的欢送仪式,古城西安的车迷颇具古道热肠,地点安排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线上。

庞大的摩托车队护送着我们四骑,浩浩荡荡,交警向我们致以敬礼,一路绿灯,一直把我们送上离开西安的高速路口。西安的摩迷,为广州摩迷举行历史上最隆重的欢送仪式,令我们深为感动。

美好的祝福,伴随着摩托车的引擎的轰鸣声向天空飘送,一群南飞的大雁,正掠过上空,大雁有情,定能把这声声祝福捎到广东大地上,传达给广东的所有车迷朋友。

两地摩迷的手,紧紧相握,只要是车迷,永远是朋友,只要有男人一定有骑士。

有人曾形容这里是废都,但摩迷焕发出的阳刚之气,却教人难以认同废都的说法,威武的骑士,将再次出征,英雄崇拜,将再次在这里被唤起。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奔向华山,奔向黄河。

TOP

926

当我们离开国道,取道灵宝前往河南西部山区卢氏县的时候,眼前的景色把我们惊呆了,崭新的柏油路两旁,盛开着各种鲜花,让人感到进入了一个无边际的大花园,果树上披满了各种水果;红的柿子,黄的梨,绿的苹果,梯田上,种满了果树和经济作物,这可是著名的老区,曾经穷到了底了,如今农民们安居乐业,正亲手铺设着一条奔向小康的致富之路,以科技致富,百姓们梦寐以求的新生活来到了。

在这花园般的地方上开着摩托,心情特别畅快,伏牛山下,路变得险恶起来。小单的坐骑前轮胎被尖锐的石头扎破了,深山之中,全体队员正准备自己动手补胎,这时一辆摩托开过,将我们所带的工具不好用,立刻说,你们等一会儿,我回去拿工具,不一会儿,便满头大汗地回来了。只见他纯熟的拆轮胎,找伤处,麻利地补好再装上。我们千感万谢地要给他工钱,没料到他谢绝了,并说助人为乐是当地的传统。原来他是前面小镇的摩托修理工。

在穷乡僻壤的深山里,人性却是富有的。若是换在广州或别的什么地方,不知结局会是怎样。后面的山路越走越难走,以致我们不能如期赶到湖北,只能到西峡住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