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09年冬天 宜兴之行

引用:
原帖由 半闲 于 2010-7-9 01:55 发表 要找一把心仪砂壶有四难。制作技术与艺术完美统一难;实用性与感官舒适性统一难;紫砂壶所应该表现的理趣合一难;用壶人与制壶人神交难。


半闲兄好生了得,这四难-----也是四个要求-----应该作为每个制壶人的座右铭。看看有没有做到或怎样努力才能做到。

TOP

半闲兄好生了得。这四难----也是四个要求-----应该作为每个制壶人的座右铭。看看有没有做到或怎样努力才能做到。

TOP

引用:
原帖由 半闲 于 2010-7-11 00:38 发表 其实买壶也有四易。只信名人,不信能人,一易;只信他人,不信自己,再易;只与物交,不与神交,三易;只为摆设,不为茶事,四易。


半闲兄一个四难一个四易,已经说尽了天下壶事,叫我们还怎么做文章!


《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壶的基本构成是砂土、做工、烧成,以及由这些因素构成的技术,这是形而下的,是器。还有形而上的道,这是制壶者的思想意识,这就表现为壶所能达到的境界。


技术与艺术的区别在于:技术可以全凭手上功夫达到,艺术则需靠修养的深度。

TOP

回复 132# 牧歌 的帖子

TOP

有画廊的朋友说:艺术品是大人的玩具。有藏家说“曼生壶不是做得好,是玩得好”,我老师朱新建说画“味道要厚”。壶总归要好用,有趣好玩,味道要厚才好。


 


半闲兄的文章让我觉得用壶的人要比做壶的人更了解壶,更不用说是一个文化修养深厚的茶人。茶人天天泡茶、品茶、玩壶、赏壶,那种壶好用,那把壶好玩,比做壶人有更切身的体会。

TOP

回复 141# 牧歌 的帖子

做与用是其理,玩是其趣。有理有趣方为上品。不知牧歌兄以为然否?

TOP

回复 144# 玩物不丧志 的帖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清水散人 于 2010-7-19 21:11 发表 本来辨别真假紫砂泥就够烦的了, 现在又多了个职称。  


职称证书有真假,紫砂泥无真假之说。因为


紫砂作为一种物质,它属于陶土。紫砂只是一种含砂较高的陶土的约定俗成的称谓。类似的陶土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


我们现在所谓紫砂,其实已经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作为原料的陶土,二是由宜兴特有的工艺做成的茗壶及相关的产品。


把宜兴壶统称为紫砂壶,这是近代的事。在这更早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称为砂壶、宜壶。

TOP

半闲兄在《零九年冬天 宜兴之行》中对我多褒奖溢美之词,实不敢当。我做紫砂壶,实在是觉得紫砂壶很好玩。特别是上大学学了中国画后,更是觉得这些都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
始终认为艺术是一种生活态度。做壶就我而言和画画、写字、品茗一样,是一种向往中国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延续。想想当年陈曼生在他的桑连理馆中,一帮意趣相投的文人墨客,喫茶、画画、设计壶样、镌刻铭文,把天地人生,纳入壶中,是何等的一种生命境界啊!

TOP

至于半闲兄让我谈谈手工壶、非手工壶的不同,  真如宜兴土话所说“小鸡没有娘,讲讲话头长” ,  这个命题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如果允许的话,我倒是更愿意做《我们曾经的传统》这样的题目,和朋友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好壶。其中间或分析一下古今壶做法上的异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