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
她是一位母亲,没有倾世的容颜,没有奢华的家底,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有的只是一颗爱子女的心,这一点不输给任何一位母亲。她不会说什么华丽的辞藻,不会针线,出门分不清东西南北,就是那么普通那么平凡。
她是这位母亲的女儿,一直爱这位母亲,不管她多平庸,不管她长的什么样。狗不嫌家贫,她亦不嫌母亲大老粗,母亲的美,在她眼中无可比拟。即使全世界都否定她,她也会毅然而然的继续爱她,陪伴她,直到生命的尽头。她想对母亲说:“你前半生我无法参加,后半生就交给我来守护吧。”
那一年,母亲23岁,生下了小不点的她,只知道吃,只知道睡和哭的家伙,那么小,那么袖珍。生她的时候差点丢掉了半条命,当看到她的一刹那,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她倾其一生的生命,好好爱她。
那一年母亲30岁,她7岁。母亲和父亲吵架,很严重,后来父亲要动手打母亲。小小的她,东倒西歪的跑到父亲的脚边,抱着他的小腿,匍匐在他的脚上,企图用自己小小的身躯,压住父亲的脚步。真是天真的想法,父亲就那么一甩,她就就扔出去了,撞到东西了,很疼,很疼。她哭着模糊的喊着:“不要打妈妈,不要!!!”那么撕心裂肺。
母亲本来还在极力忍气吞声,这一刻瞬间爆发,不知道哪来的力气,推开了孩子的父亲,快步走到孩子边上,抱着她轻声哄着:“乖,不要怕,妈妈在这,没事的。”母亲滚烫的泪水,滴落在她的脸颊,她轻轻用软乎乎的小手,摸着母亲的脸,稚嫩带着哭腔的说:“我不怕,以后也会好好听话,只要你不哭。”
那一年母亲35岁,她12。学期结束了,她拿着一张奖状,奔奔跳跳的回家。母亲看到之后脸上笑开了花。两个人忙上忙下,把奖状高高挂,母亲笑的那么满足,像拥有了整个世界。为她张罗了一桌的菜,都是她爱吃的。从此,她知道,好好学习会让母亲幸福的笑,无忧无虑的笑。从那么以后她更加用功,每学期结束,总是带着一张奖状,看着母亲高兴的把它们贴到墙上,最后贴了满满一面墙。
那一年母亲38,她15。上初中了,她应该离开家,离开妈,一个人学着长大。母亲什么都没有说,默默的准备好一切她需要的东西,不需要的也会塞点,把包塞的满满的,直到实在塞不进去为止。她假装很不在乎的说:“不送你了,自己一个在外要学会照顾自己,记得按时吃饭,晚上盖好被子,这么大人了,不用我再说那么多了吧?”
态度说的决绝,可还是藏着,掩饰不掉的爱。她都知道,她怎么可能不知道,在她羽翼下被保护宠爱了那么久,怎么会不知道母亲这是倔强的爱,只是母亲执拗,个性要强。她懂,她一直都懂。所以傻傻的笑的开心。母亲这么做,无非是想她在外无牵无挂,专心读书,不要因为爱而用牢笼锁住她,放她去飞翔,让她去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等着她每次周末回家,母亲兴高采烈的问她要吃什么,就开始忙前忙后,一脸不知疲惫的样子。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她心里有丝丝的甜,她叽叽喳喳也跟着跑前跑后,给她讲学校有趣的事情。屋子里面时不时传来她们的笑声,一老一少,仿佛不是母女,更像朋友。
那一年母亲40,她17。父亲突然逝世,客死他乡。她觉得她的整个世界崩塌,像一个被全世界抛弃的孩子,那么孤独无助,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接触任何人,也很懦弱的想到自杀。可是当她看到母亲那一夜而白的头发,她发现母亲苍老了。她青春年华,早已奉献给了她。现在的她心力交瘁,不能在这个时候让她接受双重打击,所以她放弃了自杀的想法。母亲是那么爱她,那么宠她,那么包容她,她不能用离开这个世界来回报她。
从那时起,她就格外的成熟,不会像个孩子那样撒娇,把孩子那一面深深的埋藏心底。用懂事来武装自己,站在她身边,告诉她:别怕,我在,我会一直一直都在,陪你你身边,直到你渐渐老去,我也不会让你一个人孤独。别怕,牵着你的手不会放下,让我们一起继续经营这个家。她们相依为命,相互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