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湖南黒茶的历史:黑茶的起源及概述

湖南黒茶的历史:黑茶的起源及概述

湖南黒茶的历史:黑茶的起源及概述


      黑茶起源及概述    学术界在茶叶分类上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一是品质的系统性,二是制法的系统性。根据这一理论,将我国茶叶按加工分为六类。即绿,黄,黑,白,青,红。黑茶初制工艺中以“渥堆发酵”和“松柴明火干燥”为特征性工艺,没有这两个工序,就不能称之为黑茶。黑茶是由绿茶演变而来的一大茶类,由于干茶色泽黒褐故称“黑茶”。它起源于湖南安化一带,1524年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有“黑茶”的历史记载。黑茶是采用湖南雪峰山脉茶区的大中叶群体品种为原料,经过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干燥等四大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干茶色泽黒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红明艳亮,略带独特松烟香味的品质特征的毛茶和以其为原料蒸压成形的紧压茶的总称。

      茯砖茶,是古老茶类黑茶中的高档品种,据《明史·茶法》记载,早在明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前,茯茶就被规定为运往西北供少数民族所需的官茶。茯茶与绿茶、红茶比较,绿茶属非发酵茶,红茶属半发酵茶,而茯茶属于完全发酵茶,其加工工艺独特,独具菌花香。传统的特制茯砖茶,已经有500年的生产历史。尤其是茯砖茶中呈金黄色颗粒的“冠突曲霉”,俗称“金花”,经中外科学家们分析鉴定:具有极强的分解油腻,消食,调节人体脂肪代谢的功能,特别适应于饮食结构中以奶肉类为主的人们饮用。

     花卷茶始名“百两茶”,即一卷(支)茶,净重合老称一百两。后来发展成“千两茶”,即一卷(支)茶,每支净重为老称一千两。白沙溪牌花卷茶有两种规格:百两茶(3。625千克/支),千两茶(6。25千克/支)。好的花卷茶茶身内部生长着一种“菌花”,现已经被证实为“冠突散囊菌”。

      原料较嫩的黒毛茶加工而成的散茶,分为“芽尖、白毛尖、天尖、贡尖、乡尖、生尖、捆尖”七种。“芽尖”和“白毛尖”常系谷雨前采摘的一芽一叶,白毫显露,是黑茶中的极品,作为茶商馈送达官、富商、亲友的高贵礼品。但是数量很少,未能成为市场交易的商品。天尖以下各茶,质量渐粗,都是商品茶。传统的“天尖、贡尖、生尖”均为篾篓包装,重量分别为50公斤、45公斤、40公斤。体大量重,不便运输合携带。20世纪末,逐渐改大篾篓为小篾篓,有5公斤、2公斤等规格包装。

      黑茶是西北少数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饮品。古时西北不产茶叶也缺少蔬菜和水果,而人们所食物之物为牛肉,羊肉和奶酪,不易消化,使人易患疾病。黑茶不仅能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而且能消解脂肪,祛除油腻,黑茶传如北方后,黑茶便成了北方小数民族赖以补充维生素,防病,治病的主要物质,以至“不可一日无茶”。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文献记载了茶在西北少数民族生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明朝政府认为湖南茶产量大,味浓,刺激性强,更适合加奶酪的饮用方式,遂将湖南安化黑茶定为“官茶”,“官茶”运往陕西咸阳和泾阳一带加工成“泾阳砖”,由于都是在伏天加工的,因此定名茯砖茶。

      1998年,日本丰茗会理事长,著名茶道专家松下智先生在中国河西走廊考察时,发现茯茶的独特功效,惊叹茯茶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各少数民族生命之茶”,并将该茶引进日本,成为日本当前倍受青睐的纯天然健康饮品。

     湖南黒茶的历史以及贸易

     湖南黒茶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产量巨大,三是质量优良,四是品种丰富。唐朝时,由四川,云南往西藏的路径称为历史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上承担运输任务的茶叶商人主要是山西和陕西商人,因为山西靠近中国的北部地区,而陕西又是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商人把茶叶从湖南运到北部,换回马匹,皮毛,药材等,从中获取高额利润。黒茶销售的兴盛,成就了一代商人,明清时代,执中国经济之牛耳的山西商人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的。晋中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就是汉民族辉煌历史的缩影,至今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湖南在明朝时代就是黑茶的主产区,以安化,临湘产茶最多,而且品质优异。山西,陕西商人不顾路途遥远,千里迢迢来到安化和临湘,买山植茶,指导加工技术,将产品源源不断运往西北地区,也销往喜欢中国茶的俄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清朝中后期,湖南黑茶产销极为兴盛,名扬四海,威震寰宇。

    近年来,湖南黑茶的功效逐渐被人们认知,我国南方的大都市流行品饮黑茶。“湘益牌”和“白沙溪牌”系列产品为广大消费者喜爱。国际上,日本和韩国是湖南黑茶的主要销区。

一杯清茶,一段人生,一丝回味!喝茶,可以休闲,更可会友,对坐倾谈,更多品味、更多回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