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了吗?——向所有抗日烈士默哀致!!

[12月13日] 南京大屠杀被遗忘了吗?——向所有抗日烈士默哀致!!

最近休假,花钱参加了一个欧陆六国"轮上游"。这里说的"轮"不是轮船的"轮",而是车轮子的"轮":坐着旅游车,走马观花地周游列国。这种观光方式,好处是省心:起居坐行、吃喝拉撒,均有人替你安排;坏处是枯燥: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轮子"上,好不容易到了旅游景点,导游只给游客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一去一回耗去半个小时,剩下半个小时只能匆匆拍几张照片。
难怪有人编了段儿顺口溜,专门讥讽这种旅游方式:"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拍照,回到家后什么也不知道。"
不过,我这趟"轮上游"就连"上车睡觉"也睡不安生:偏偏摊上了一个热情、但喋喋不休的荷兰裔青年女导游,一路不停地用她那带着浓重荷兰口音的英语打扰我们的睡眠,不厌其烦地介绍到访国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例如,到了德国,她便从德国的名胜古迹谈开来,一直谈到东德曾经历过的共产主义制度:"像我们这么大的西欧青年人,对十几年前东欧实行的共产主义制度,可能没有什么切身经历,但我们对一些共产主义国家的**者的名字,却耳熟能详,比如说,最有名的共产党**者,就是我们现在访问的德国的希特勒。"
这句话算是把我残存的零星睡意彻底驱散了:希特勒什么时候加入的共产党?他又怎么与东德扯上了关系?我不想听她絮叨了,又无法入睡,索性翻起了临行前匆匆借来的一本消闲书。
"第一本英文专著"
大概我借书时太匆忙了,连书名都没来得及看。这本英文书的大小标题分别是:《南京大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遗忘的大屠杀》,作者是美国华裔女作家张纯如。
这可不是一本消闲书。就连我这个从小在中国大陆长大、经常受到"日军侵华暴行教育"的华人,看了这本书描述的血腥的史实,都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南京大屠杀──在中国时,这个词我听过多次,但当时的教育往往偏重于强调共产党抗日如何如何英勇、国民党如何如何"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等等,日军的暴行倒成了无关宏旨的事情,南京大屠杀也成了一个十分空洞、模糊、抽象的名词,直到看了这本书,这五个字才成了字字触目惊心、血肉横飞的暴虐、苦难的象征......
作者张纯如开宗明义,这样介绍南京大屠杀:"人类残酷对待同类的历史纪事,是一段漫长而悲伤的故事。如果要将这类恐怖的故事作一比较,那么,在世界历史中,很少有哪些暴行,在强度与规模上,能与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南京大屠杀相抗衡。"
套用她的句型,我也有个疑问:如果说这本书的书名符合历史真实的话,那么,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又是怎么落到"被遗忘"的境地的呢?
按照作者的意思,这段历史至少在西方"被遗忘"了。
的确,这本书在1997年出版后,曾连续十周被列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被西方书评家誉之为"第一本详细记录南京大屠杀的英文历史书"。
第一本?!
据说,在人才济济的西方史学界,几千年的世界史早已经像爱打扮的黑人少女的头发,不知被梳理、编结过多少次了。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一些历史学家已经"深入"研究到希特勒的性倾向。但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六十年之后,西方才出版了"第一本"研究这段历史的英文专著!
如果你不相信"第一本"之说,那么,西方史学权威的话应该不错:美国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尔比在为这本书撰写的序言中也说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他还承认,"南京大屠杀在很大程度上被西方人遗忘了。"
作者本人也说:"许多美国人第一次听说南京大屠杀的事,读完书后,他们都震惊了。"据她说,她在几次演讲中,美国读者常常表示他们的震惊和无法理解,连连询问:日本人怎么能够这么没有人性?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被遗忘"也不局限于西方。暂且不说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极力否认和日本政府的有意淡化造成了日本青年一代对那一段历史的无知,即使在受害国中国,历史的真实、受害者的痛苦及其索赔要求,也往往淹没在台海两岸两个敌对政权的互相矛盾的官方宣传和竞相外交拉拢日本的政治考量之下。
至今仍在制造冤魂
白天游历过的德国城镇整洁幽静,建筑别致精美,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如导游所说,被二战盟军猛烈的空袭轰炸过。
晚上住进酒店,一则英语电视新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遗留化学武器造成的毒气泄漏事件,中国**就此事对日本方面提出索偿。
我想起柯尔比为《南京大屠杀》所作序言中的一段话:"六十年之后,南京的冤魂们仍然缠着中日关系不放。"
旅程结束后,回到英国,我才知道,日本侵华战争的"后遗症"至今仍在制造新的冤魂:据报道,在今年8月齐齐哈尔发生的侵华日军遗弃毒剂泄漏事件中中毒的数十名中国人中,已有一人(河南民工李贵珍)因为多器官衰竭于8月21日去世。
另据香港传媒最新的报道,这次毒剂泄漏事件和日本右翼团体再次强登钓鱼岛等事件导致中国民间反日情绪急遽升温,一些中国民间团体正在策划"百万网友联名要求日本政府赔偿毒气弹中国民间受害者并彻底清除遗留毒气弹"活动,并将在今年9月18日将百万签名递交到日本驻华使馆。
经常在中国海内外中文网站上浏览的人都知道,网上涉及中外关系的最为"火爆"话题,除了中美关系之外,接下来就要属中日关系了,但与中美关系话题不同的是,谈论中美关系至少还有亲美、反美两派互相叫阵,谈论中日关系却几乎是一面倒的讨伐日本,鲜有公开为日本说话的人,即使内心这样想,口头上也首先声明自己绝对不是"亲日派"。前段时间,**党报《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马立诚在《战略与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对日关系新思维》的文章,认为日本道歉问题已经解决,主张中国政府应该接受日本欲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的诉求,在网上遭到大多数网民的愤怒讨伐。
分析中国网民的这种一面倒的反日情绪时,即使是比较客观、中立、甚至内心亲日的学者,也无法否认其中有历史上日本侵华暴行昭彰、但至今日本政府仍然缺乏真正忏悔诚意的因素在内。
这次齐齐哈尔毒剂泄漏事件发生之后,《南京大屠杀》的作者张纯如表示,这一事件对日本在二战期间所犯下的战争暴行来说,不过是冰山一角,但是足以证明日本一些政要和右翼分子试图抵赖的日军战争暴行。她强调说,日军二战期间在中国和其它亚洲国家的暴行一直没有受到认真追究,她希望日本跟过去的战争阴影彻底决裂,要像德国人那样真诚忏悔发动侵略战争和对犹太人实行种族屠杀等罪行,对被侵略国家的受害者负起责任,对历史有所交待。
张纯如在《南京大屠杀》一书中对日军战争暴行"一直没有受到认真追究"的原因进行了认真地探讨。
她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甚至美国,都要为此负责。她指出,在被害国中国,1949年后,台湾海峡两岸的两个敌对政权由于竞相争取对日贸易以及争取日本的外交承认,都放弃了对日索赔的要求;即使是美国,在面对苏联与中国共产主义的威胁时,也向过去的敌人日本寻求邦谊永固与忠诚支持,美国军事占领**放弃了彻底清洗负有战争责任的日本领导层的想法,除了审判了少数几个臭名昭著的战犯之外,基本上没有触动战前的日本官僚体系,并放任许多战争罪犯逃避了惩罚;而在加害国日本,右翼势力和一些政要更是千方百计淡化、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存在。
作者说:"在世界舆论法庭之前,日本对其战时行径毫无悔意,直至今天仍如此。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即使战争法庭判定日本的一些领袖触犯战争罪,日本人仍处心积虑地设法避免文明世界的道德审判。德国受到这种道德审判,对自己的罪行坦承不讳;日本却持续逃避审判,遂成另一种罪行的罪魁祸首。"
作者特别引述了诺贝尔奖得主维厄瑟尔的警告:"遗忘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成见、愿望与真相
说实话,如今回忆这次为期一周的走马观花式的欧陆六国行,脑子空空如也,印象深刻的大概只有在"轮子"上读完的那本《南京大屠杀》和那位称希特勒是共产党**者的荷兰裔导游小姐了。
记得我们乘坐的旅游车抵达法国海港城市加莱时,这位导游小姐与我们道别,她兴致勃勃地说:"把你们送上去英国的渡轮之后,我还要接另一批游客,也是欧陆多国游,但时间是三周!"
想到她可能会更热情、更认真地向这批游客介绍希特勒是共产党**者,我不禁感到有些滑稽。
不错,希特勒和共产党都搞**,但毕竟是两个不同极端的**,而且曾经彼此互视对方为死敌。只有搞清两者的异同,才能更好地防止或对抗不同形式的**。我想,大概是因为西方政府或传媒对希特勒和共产党的类似的妖魔化宣传,才致使这位年轻的导游小姐误把两者混为一谈的吧?
我突然想起《南京大屠杀》一书中的一个细节:大屠杀期间,南京城内一些外国人为了保护平民,成立了"南京安全区",使数以十万计的中国平民免遭日军的屠杀和强奸。与一般人头脑中的成见相反,"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的主席却是德国纳粹党在南京的负责人拉贝。日军的暴行使拉贝内心中的人道主义本能战胜了他的政治信念,他不仅领导了安全区的保护平民的工作,还利用身上佩戴的纳粹标志所提供的保护功能(当时德国是日本的盟国),走出安全区,亲自制止日军暴行,有一次,他甚至把一个正在强奸中国少女的"盟军士兵"从背后揪起来。尽管拉贝回国后因为揭露盟国日本的暴行曾经遭到纳粹秘密警察的逮捕,但战后他仍然因为纳粹党人的身份而受到英美占领**的整肃,当年被南京人视为救星的拉贝战后却在"自由世界"丢了工作,家人也不得不靠野菜充饥......
这就是历史,与成见相悖、与愿望相违、但真真切切的历史。《南京大屠杀》一书既揭露了日军极力掩盖的暴行历史,也没有因为"政治正确"而避讳与拉贝有关的历史。
联想起那位单纯的导游小姐,我似乎明白了历史究竟是怎么被遗忘、怎么被混淆的......
(BBC中文网记者魏城 )

TOP

遗忘大屠杀,就是二次屠杀。

这是一篇老帖,看了才想起1937.12.13是南京大屠杀日

TOP

真是没几个人记住了。没看中国媒体都不再关注了吗。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勿忘国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TOP

我们不能忘记。

只有国家强大了,才不会让历史重演。



追寻雨迹云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