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九曲芹江旋玉带,一围青山衔明珠

九曲芹江旋玉带,一围青山衔明珠


九曲芹江旋玉带,一围青山衔明珠


——“龙顶名茶之乡”浙江开化纪游
大茶 文/图


开化位于浙、皖、赣三省边陲,地处浙江母亲河钱塘江之源。这个镶嵌于巍峨群山、宛若仙境的茶乡,恰似圣洁莲花尖上的一颗明珠,在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区,悄然散发着奇雅般的光芒。


水湖山庄


山庄依山临湖,仿佛方外仙居。水湖的清晨,雾深露亦重。


凌晨即起。从山庄出来,与友人径直穿过公路和堤坝,翩然来到一座葱茏的小岛。漫步环行,感觉这里的植被很丰富;一路上,屡屡为擦身而过的山花所惊喜,有白杜鹃、紫杜鹃和各色叫不出名的花儿。也许小岛以及环抱它的水湖地势较高,这里的许多植物和平缓地带看到的不太一样,想来是无数个寒来暑往中,它们都必须经历着大自然的考验,并磨练出坚忍不拔的秉性,笑傲着风霜雪雨。而这样的性情,无疑在小岛漫山的野茶上得到了印证,不信?摘一朵萌展的茶芽试试,入口竟是那样地清苦,而回甘却是那样地清隽。


没有打开相机,唯如此,方能心无旁骛地沉浸于小岛,尽情领略每一分澹然。环岛之水清澈如镜,水中,还浮现有更小的岛屿,因为水位下降,底端露出赭黄色的土壤来,与碧蓝的湖水相映成趣。目睹此景,心底似荡起一丝清浅的涟漪,以往对岛的情结再次被唤醒。梦想拥有一座岛,荼縻花开的小岛,隐遁其间,琴茶为伴,直至终老,那将是多么惬意的人生。


离开水湖的时候,竟有些不舍。回望小岛,弱水环绕,一片迷濛,颇有几许晋人“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之意境。


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也许一直以来,心都在红尘中漂泊,流浪的岁月,何处是归依呢。


晨雾弥漫,朝露浠浠,复去毗邻山庄的水湖瀑布寻幽。沿着溪边小径向上攀缘,穿行在杉树林中,呼吸着湿润的空气,聆听婉转鸟语和潺潺水流,平日里浮躁的尘心似乎也接受了一次洗礼,变得洁净、恬淡起来。


水声越来越响,跨过山溪中的巨石,在一处山岩边伫足,眼前已是豁然开朗。只见鸿濛一团的世界中,在山峦与苍天的交界处,透出一方白茫茫的天空,一条如薄纱、似白练的瀑布高悬,经过几个落差点,顺着山崖飞流而来。水声喧哗,水珠四溅,挟着阵阵清凉,汇成一泓清澈见底的山潭。好水,不由自主,掬了一捧品尝,凉津津的,甘冽沁人。


拾级而下,发现台阶上、山路边,竟飘落着一地的枯叶,现在可是春天呀。尽管这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循环,可这样的景象还是惹人叹息。“无可奈何花落去”,其实人生中有许多类似之处,同样值得呵护、重视与珍惜。

九霄环佩大悲赋,一剑招隐思无邪。

TOP


钱江溯源


晨曦初开,一行七人向钱江源进发。在齐溪镇用了早餐,经过横亘于两山的大桥,路旁,一丛桃花与油菜花为邻,新绿缀桃红,嫩绿伴娇黄,开得正艳。桥下,是一条宽阔的溪涧,可惜水很浅,河床上,裸露出许多鹅卵石来。大雾仍未散去,朦朦胧胧的,颇有些山高水长的感觉。


开化位于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地势险要,素有“歙饶屏障”之称,孕育两浙的钱塘江发源于开化莲花尖。在“钱江源头第一村”里秧田,还有一个神秘的钱江源大峡谷。


溯源而上,但见青山叠嶂、峰峦如聚。据说开化的地貌,可以用“九山半水半分田”来概括,身临其境,果如其然。空气异常清新,似乎充盈着负氧离子,这无疑和开化拥有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有关。因此,茶乡开化又被誉为“浙西林海”和“鸟的故乡”。


一路行进,不时有阵阵迷人的花香从车窗外飘入。若非亲眼目睹,怎么也不相信,高山上竟然盛开着黄灿灿的油菜花。以前,还一直以为,油菜只生长于田地里的。极目远眺,春景黄绿相间,仿佛画家在调色板上涂抹的水粉色,艳丽而明快。


车子继续爬坡,随着海拔之递增,发现一丛丛的灌木茶星罗棋布,而这些茶树,便是天赋钟灵的野茶。友人指着一处险峻的茶山说,那是他的天然茶园。顺其目光望去,茶树大多散落在山腰,旁边为油菜地,上方是茂密的山林;茶园南向,云蒸霞蔚,阳光漫射,造就了钱江源高山龙顶茶之清邃内质。


转过山弯,突然间,一道巨大的水幕跃入视野,宽阔的水流齐刷刷地垂落而下,恰似苍穹中凌空直悬的万千珠帘,原来这便是原齐溪林场水库。走近瀑布时,迎来一股清凉透彻的气流,令人心旷神怡。沿盘山公路登临垭口俯视,发现大坝是凹形的,库区里的水很幽,深不可测。一条白色水线沿着堤坝边缘划出长长的弧形,宛如一弯娥眉冷月,冰魂银魄,堪称奇景。


抵达大峡谷,此处翠潋连天、山势巍峨,群峰竞秀、修竹成林。跨越默默流淌的莲花溪,穿过拱门,恍如闯进了神仙洞府。山溪汕汕而出,仿佛在喜迎远道而来的问茶人。一条石板小道依山迂回,前方是花岗岩筑成的拱桥,附近,还悄然伫立着一座六角竹亭。这样的场景,就象一幅意态萧然的山水画,而我们,无疑是那徜徉其间的画中人。沿途,又惊喜地发现不少茶树,嫩绿的茶芽如破土的春笋,朝露为她们缀上了璎珞般的小水滴。


沿山溪行进,水流湍急处,被一块镌刻着红字的山岩所吸引,原来是个“憩”字,一半裸露于水面,一半掩映于水中。再往上,溪水成了一道小瀑布,那里有一块更大的岩石,一个斗大的行草“心”字跃入眼帘。奇妙的是,巨石本身就是心形的,意为“心心相印”。溪流边,有一间逸趣盎然的茅屋,一架巨大的水车在运作,好一派与世无争的农家景象。


峡谷内,不仅山茗众多,还矗立着一株造型高古的巨松,一眼望去,就想起“松下问童子”那句诗来。由于山溪是逶迤而来的,不少洼地积水为潭,蓄成大小不一的清塘。于是,有心者便巧借地理,营造出一泓“墨池”。若有文人雅士弄笔于此,想必能挥洒出黼黻华章来。


栈道崎岖,一路美景相伴,翠绿的龙顶野茶、娇黄可人的山花、冷艳的杜鹃、清澈的溪水,无不让人心生戚戚。尤其是那一树莫名的璀璨花朵,在朝阳的逆照下,折射出绚烂光影,令人醉心不已。


突然,一股水气扑面袭来,沁如冰露,精神为之一振。仰望前方,神龙飞瀑赫然在目。不经意间,脚下的栈道已成了云梯,象一条扶摇直上的玉带。耀眼似银的瀑布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如行云布雨的巨龙,翻转腾挪,须发贲张,“神龙”一名恰如其分。在一处巨大的山岩表面,擘字行楷“钱江源”勒刻其上,书韵、水韵隔空交流,气势夺人。


一鼓作气,登上危崖边凌空的栈道。置身观瀑台,沐浴在瀑布弥散的氤氲中,望着深邃的幽谷,近距离感受钱江源,聆听时而喧哗、时而轰鸣的水声,心情跌宕,更体会到一种难以想象的震撼。


心怀眷恋,下山,千嶂涵青的大峡谷渐行渐远。山路旁,山溪畔,不时掠过翠竹、桃树、芦花、映山红和傲立绝壁间兰蕙的倩影,还有嗡嗡萦绕的野蜂、悠然自得的水牛和茶园中老叟身躯佝偻的背影,尤其是那湾足以媲美九寨沟的碧绿活水,都是那么地使人难以忘怀。


行经中游,重逢突兀而起的参天奇石,目睹水中倒映的石柱英姿,双目不禁湿润。亘古以来,静水深流的钱江源,就象一位伟大的母亲,把满腔的爱化作一江生命之水,深情款款地送出开化,滋润着浙江这块钟灵毓秀的沃土,滋养着千千万万繁衍生息的人民。


难忘开化山,难忘开化水;难忘开化茶,难忘开化人。感恩钱江源,开化的一切,早已凝聚成心头的一脉温情,永久地在我的灵魂深处驻留。

九霄环佩大悲赋,一剑招隐思无邪。

TOP


开化问茗


钱塘江上游在开化境内分为两段,上为“马金溪”,过拦河堰称“芹江”。北宋乾德四年(966),吴越国主钱鏐置开化场,“开化”由开源、崇化两乡各取一字而名。开化场后来升格为县,隶属于浙西南望郡衢州。开化为著名的“进士之乡”,也是清丽如出水菡萏般的茶乡。


开化旧志载:“茶出金村者,品不在天池下。”天池名茶有二,分别出自姑苏天池山和庐山天池寺,与虎丘、松萝、龙井等齐名,是明清时倍受青睐的佳茗,可见开化茶品之优异。


明末,开化芽茶入贡。清光绪年间,开化茶叶始出口,并以“篓装黄绢袋袱插旗送京”。民国十八年(1929),桐村戴开顺茶号红茶经上海出洋,而严村民间独特的《采茶舞》至今还流行。民国三十八年《开化县志稿》:“茶,四乡多产之,西北乡产者佳,其在谷雨以前采摘者曰‘雨前’,俗名‘白毛尖’。”


现代,自开化县茶场在1980年建立茶科所后,外销眉茶的开化茶厂也于1991年设置了茶叶研究所,后者为浙江省制茶行业首家厂办的茶叶科研机构。


旧时,山城开化曾有惠康等多家茶字号。如今,在城南桃溪路,龙顶名茶市场拔地而起,里面分布着百余家商铺,主营各类开化茶叶。在百草园茶庄,友人沏上了开化春茗,芹江水、龙顶茶,缜润莹洁、芳气霏微。


上世纪三十年代,“龙顶”一名崭露头角,而现今的“开化龙顶茶”系姚在藩先生所创。1959年春,杭州茶厂姚在藩、省茶叶公司丁符若和开化县技术人员在海拔1193米的大龙山顶,首次采摘鲜叶3公斤并制成茶叶1.3市斤,经省商业厅土产处审评,以“香幽味鲜”荣膺浙江省高级绿茶第一名。开化龙顶自1985年成为全国名茶以来,已荣获省部级以上金奖48次,并先后获得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绿色农产品和“浙江十大名茶”等荣誉。2000年,开化被命名为“中国龙顶名茶之乡”。


目前,开化已拥有茶园10万余亩,年产开化龙顶1500余吨,还出产龙山银尖、古山云毫、钱江源龙井、开化龙井、开化香茶、茉莉花茶、金凤凰白茶等众多茗品,并且有苦丁、杜仲和黄金茶等“非茶之茶”问世。


自1964年首次引进福鼎大白茶苗后,经过多年培育和发展,开化龙顶已包含鸠坑群体、福鼎、福云系列、迎霜、翠峰、乌牛早、歌乐、龙井43、浙农117和119等30多个茶叶良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开化还拥有自主产权的龙顶1-8号系列茶叶良种。


沉浸在结缘龙顶的喜悦中,记得友人说:“茶界名耆沈老培和,因忿忿于某些新茶一味求早、求芽头,轻内质、重品相,曾放言‘单芽茶不评’;但品鉴了开化龙顶后,遂叹服于此茶确实表里如一,秀外而慧中。”


追忆“茶出金村”之掌故,循着龙顶清芬,在友人的陪同下,来到岱青水丽的金村。进入依山而建的金凤凰茶叶专业合作社,院子内,暖棚上的黑色遮阳网半掀着,红黄的土壤中,是一叶一芯的金凤凰白茶扦插苗。1967年春,开化油川、前州二村茶叶短穗扦插育苗试验成功,这一“无性繁育”方式,已为当地茶农普遍所采用。


主人江双生很好客,为我们奉上了金凤凰白茶,由于茶叶经过炭焙提香,茶气馥郁,内质醇厚,甚为可人。回味之余,深感茶如其人,清韵妙若清音,萧散古澹,无声地演绎着开化人情。


据说双生是开化的制茶名手,常人制茶,往往将单芽的龙顶做成扁形,他却能制成圆锥形,且弟弟桂生的技艺还更胜一筹。友人是开化龙顶创始人姚在藩先生的高足,同时又是科班出身的事茶者,从其对江氏兄弟的推崇以及江家茶的品质来看,所言非虚。


离开金村,借着夕阳洒下的余晖,又回到芹江之湄。漫步水岸,细酌流霞,远眺钱山、马金溪,落日、波影,近水、远山,已然沉醉。不由心生微澜,隐约间,耳旁似乎飘来北宋开化名士程俱的诗音“言出无言意,妙语自天与。”


原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35期(署笔名“韵友”)



九霄环佩大悲赋,一剑招隐思无邪。

TOP


鹅黄沾露的娇蕊

九霄环佩大悲赋,一剑招隐思无邪。

TOP


钱江源龙顶野茶

九霄环佩大悲赋,一剑招隐思无邪。

TOP


参天的古树

九霄环佩大悲赋,一剑招隐思无邪。

TOP


傲立于峭壁间的兰蕙

九霄环佩大悲赋,一剑招隐思无邪。

TOP

泡一壶茶,读来亦更有味.

TOP

好山好水好茶.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