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云

"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地震云的高度和长度:据目测估计,地震云的高到可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早在17世纪
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
地震云也是有颜色的,有:蓝色,红色,橙色等。
但是,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那么,什么样的云才是地震云呢?这种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蔚蓝的天空中有时会留下一条飞机的尾迹,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很像飞机的尾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
另外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则有数条的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
此外还有一种条纹状地震云,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根据此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
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谈,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
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无论如何,请大家多留心,多注意天空。
原始出处:http://baike.baidu.com/view/292326.htm
强帖:网友9日根据地震云惊人预报汶川地震?!
网友 澜沧江拐弯
来源:人民网科技论坛
人民网科技讯 近日网络上关于“四川汶川地震预报”的帖子引起网友热议,地震专家张少泉教授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云是d地震研究领域很有争议的一个问题。对于“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地震到底有什么关系”,不同的国内外专家都有不同的说法。张少泉认为,地震云作为一个问题的探讨是可以的,但是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地震的关系,目前还没有得到统计上的确切结论,在实验和理论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贴文内容:
19:15,我在临沂看见大片地震云,不知今明两天哪里要发生6级以上强震。 作者: 222.132.211.* 2008-5-9 19:54
原始出处:呼伦贝尔日报2008.5.14
地震云
"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地震云的高度和长度:据目测估计,地震云的高到可达6000米以上,相当于气象云中高云类的高度。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
地震云也是有颜色的,有:蓝色,红色,橙色等。
但是,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那么,什么样的云才是地震云呢?这种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蔚蓝的天空中有时会留下一条飞机的尾迹,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很像飞机的尾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
另外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则有数条的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
此外还有一种条纹状地震云,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根据此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
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谈,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
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无论如何,请大家多留心,多注意天空。
原始出处:http://baike.baidu.com/view/292326.htm
网友“
预测”地震 百度现史上最强贴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惊全国,灾害突如其来,给灾区的同胞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和痛苦,也引起了网友的极大关注。而在此期间,百度贴吧 “地震吧”中一贴 “我刚才看见大片地震云”由于预先“预测”到了地震的到来而轰动一时,一时间网友纷纷回帖,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开始到现在,该贴目前点击数已超五百多万,回帖数近十八万,且目前仍在迅速增长中,可谓已成为“百度史上最强贴”。
回复数已近十八万……
从该贴中内容来看,早在5月9日,该贴作者便发贴称:“19:15,我在临沂看见大片地震云,不知今明两天哪里要发生6级以上强震。”随后两天几乎没有什么回复。但从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开始,该贴被人挖出来,网友纷纷回复,称作者是“牛人”、“神人”,表达自己的“膜拜”之情,有的网友还戏称应该让作者“去当地震局局长”。
该贴点击数已超过五百四十万,而后面的回复数量显示为65535,这是百度回复数的显示上限,实际回复已近十八万……
据统计,从昨天第一个贴到15:23时,贴子数达到540万,平均每分钟新增3750个贴,实在可谓是“史上最强贴”。此外还有网友透露,该贴还几乎不幸夭折,曾“被吧主删了帖子,直到12号才把帖子恢复”。
目前,网友仍在持续关注此贴中,回复数量仍在迅速增长……
民间地震专家寿仲浩为著书立说想寻找《地震的电磁前兆》一书
热线见习记者张龙报道:为著书立说,寿仲浩先生想通过本报热线,寻找《地震的电磁前兆》一书。该书1986年由地震出版社出版,苏联M.A萨多夫斯基著。
寿仲浩是杭州一名普通的退休工程师,后赴美,在
美国花了12年的心血,经过反复研究与实践检验,独创了一套地震云理论,成为国际上响当当的民间地震预报专家。通过观察预示灾难的云彩,根据其特殊形态、初始位置、轨迹大小,测量地面风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预报出地震将要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
哪位读者若有《地震的电磁前兆》一书,并愿将此书转让给寿先生,可与本报热线85109999联系。热线值班记者 陈良江 李名生
原始出处:《杭州日报》2007年4月4日
大洋网:地震云图片
"地震云"是指地震即将发生时,震区上空出现的不同颜色的,如白色、灰色、橙色、橘红色等带状云。其分布方向同震中垂直,一般出现于早晨和傍晚。
1948年6月27日,有位日本人发现日本奈良市上空出现了"地震云",他断定将有地震发生。第二天在日本福井、果然发生了7.3级大地震。1976年,我国唐山地震前夕,也有人发现"地震云"。
地震工作者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应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从地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气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也有的认为,"地震云"的必然性尚缺乏实验数据,也可能是一种巧合。究竟如何,有待进一步考证。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记载有“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
但是,世界各国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几年的事,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对地震云的研究始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目前成功的例证有十余个,日本利用地震云预报地震成功的例证有上百个,有趣的是,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不是地震学者,而是一政治家,他就是日本前福冈市市长键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
那么,什么样的云才是地震云呢?这种云的最大特点在于“奇”,与一般的云有着明显的区别。 蔚蓝的天空中有时会留下一条飞机的尾迹,常见的条带状地震云很像飞机的尾迹,不过更加厚实和丰满些,它一般预示震中处于云向的垂直线上。
另外有一种辐射状的地震云,则有数条的带状云同时相交在一点,犹如一把没有扇面的扇骨铺在空中,云的交点垂直于地面就是震中所在地。
此外还有一种条纹状地震云,形似人的两排肋骨,根据此云判断震中较为复杂。
地震云出现的时间以早上和傍晚居多,地震云持续的时间越长,则对应的震中就越近,地震云的长度越长,则距离发生地震的时间就越近,地震云的颜色看上去越令人恐怖,则所对应的地震强度就越强。
目前,对于地震云的形成原因众说纷谈,虽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的解释地震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所以至今还是个谜,而且地震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所以预报地震,最好采用综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