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原创]第一次上北京

[原创]第一次上北京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那是一段难忘的经历,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上北京……虽然已经过去了40年,但我总把它深深地记在心间。



1966年的隆冬,天气格外的寒冷,如火如荼的文化大革命波澜壮阔,应运而生的红卫兵运动如日中天。继毛主席在8月18日首次接见红卫兵代表后,常熟的各校文革委以严格的程序选派代表,分批赴北京接受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检阅。早已停课学习的我们几个在嘀咕盘算,选的代表都要是红五类子弟,要想上北京长见识开眼界,见见伟大领袖毛主席,就只有自己闯一下。



在一个谁也不注意的傍晚,我们平时比较接近的6个同学,在车站附近拦到了一辆开往苏州去的卡车。夜空晴朗,但天气很冷,是常熟人说的干冷,站在疾驰的汽车上,扑面而来的冷风却压不住我们嘹亮的歌声,几十首语录歌翻来覆去地唱,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苏州城,很容易地找到一个学校住了下来,是很简单的但又显得很公平的地铺。第二天在串连和看大字报的过程中,得知上北京串连要有一张学校文革委的介绍信,于是决定派一人回学校去取,其他人在苏州等。



当介绍信取来后,却发生了一件预料不到的事:本来只需要开一张的介绍信开成了6张,也就是每人一张,主要的原因在我的一张上可以体现出来:父有严重政历问题。当时的我感到全身的血仿佛“轰”的一下都冲到了头部,我也知道不能怪同行的伙伴,恼羞成怒的我脱口而出:“我一个人走好了,不信到不了北京!”顷刻间出现了令人窒息的冷场……文革初期的我们其实还都是大小孩,与我的不快同时存在的是同学们的歉意,想上北京而害怕受牵连,想分开走又怕伤感情,复杂的情感冲突使他们只能选择沉默。“我和你一起走,没有关系,大不了回家。”表态的竟然是6人中最小的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邵">邵ersonName>君。孤立无援的我,犹如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了一线的生机,尽管他是那样的弱小,但从此时开始,已成为我心中默认的挚友和知交。



其实接下来的事一点也不复杂,大串连的势头越来越猛,已是势不可挡,在那个动荡的岁月里,铁路员工们谁也不愿意被扣上一顶反对红卫兵运动、破坏大串连的帽子,谁会因认真仔细地检查和审核红卫兵们的证件而自找麻烦呢?在上火车的那天,我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和邵">和邵ersonName>君紧紧地拉着手,在拥挤的人流中费尽力气,好不容易地从窗口爬进了车厢,满心以为可以松口气了,谁知道车厢内也是人丁兴旺,我们插进去以后就站着无法动弹了,直至车辆开动后,饱和的人群开始慢慢调整疏散,一部分个子小的爬上了行李架,一部分人坐在了地板上,总算有了一些可以伸缩的空间。



满负荷的火车开得很慢,在所有的站上都要停下来,车厢里一片草绿色,格外显眼的是手臂上的红袖套和手中的红宝书。车到徐州时,可能是调度的原因,停留了很长的时间,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邵">邵ersonName>君从窗口翻出去想活动活动手脚,我则继续把守着我们的一块地盘。忽然,汽笛一声长鸣,车轮缓缓地滚动了,我赶紧扑向窗口,看见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邵">邵ersonName>君一脸惊慌地在向车窗奔来,我在大声地喊,他在飞快地跑,但是,随着车速的加快,他与我的距离是越来越远,很快地在我的视野中消失了……好久以后,我才失望地回过头,跌坐在位置上,脑子几乎是一片空白,我又成为了孤零零一个人。旁边一批来自上海的战友们都来劝我:不要紧的,不是在野外,徐州是大站,或许可以乘另一辆火车到北京的。对于第一次坐火车的我来说,他们可真是见多识广,在他们的劝慰下,我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放下了焦虑的心,与大家一起朗读老三篇,学唱语录歌,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火车依然是停停开开,我常常探出窗口向南看,虽然明知是徒劳的。在济南站停下时,我又探头张望,不料我的目光罩住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真是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邵">邵ersonName>君哎,他也在呆呆地望着我笑……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战友们帮着我一起把他拉了上来,到这时我们才相信并不是在做梦。听他说道,眼看着火车远去,开始也有点惊慌失措,在站台上呆坐了近2个小时后,又等来了一辆北上的火车,他凭着身小灵活的优势,终于在人缝之中滑进了火车的车厢。他又机灵地发现,在沿途站台的调度中,他所搭乘的列车已超过了我们的列车,于是在济南站下车等待我的到来……我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我相信当夜瞌睡中的我俩一定是脸带着笑容。



车到北京是凌晨时分,出站后有卡车把我们送到了先农坛体育场,虽然是在夜里,但这里是歌声嘹亮,热闹非凡,体育场内的大灯都打开了,把每一个角落照得如同白昼,看台上坐满了人群,犹如在观看一场精彩的体育比赛。虽然是天寒地冻,但处处都洋溢着革命的战斗的热情,只要有一个人起音,就有几百个人整齐划一地跟上去——“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大概唱歌也具有驱寒的功效,激情的歌声使我们忘却了刺骨的寒风,仿佛在我们的心头燃起了熊熊的火焰。尽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但现场的秩序井井有条,广播喇叭里每朗读一段毛主席语录后,就按看台上的区位报出住宿的安排地点,由接待的工作人员依次带领上车前往。我们被分配在丰台的一个工人俱乐部,在一个大礼堂内分成两大块,男女各占一边,都是大地铺。一日三餐免费供应,是白面馒头加上白菜肉丝汤,如果外出串连中午赶不回,则供应一包饼干备用,这种低水平的待遇我们在当时已感到无限的满足。我们两人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们穿梭在北大、清华,出入于人大、北航,往返在政府机构,看大字报,听大辩论,光笔记本都抄了好几本。虽说公交车都是免费的,但首都北京城毕竟是太大了,常常是清晨出门,要到傍晚才回到住处,每天要马不停蹄地奔走10个小时以上,但是说实话,一点也不觉得累,也丝毫没感到冷……



此时,中共中央已经发出通知,一律暂停乘火车、轮船、汽车来北京和到各地进行串连,在北京已经呆了10多天的我们暗自为自己庆幸,我们靠自己的努力赢得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自己的历史上也算是灿烂的一笔,这是何等壮丽和幸福的人生啊!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盼来了毛主席他老人家接见的那一天。11月24日的晚上,几个解放军在接待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在礼堂内向我们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并宣读了有关纪律,包括当夜不准外出和第二天在天安门广场上不得随意走动等事项。25日凌晨3点钟一声哨响,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洗嗽完毕,排成4人一列的队伍,打着鲜艳的红旗出发了。在路上不时地有队伍加入进来,汇成滚滚的人流,尽管是夜色朦胧,寒气袭人,但马路上人声鼎沸,红旗飘扬,目标直指天安门广场……7点钟不到,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在这片涌动的海洋中红色的旗帜和袖套显得格外醒目。听接待人员讲,那天是北京最冷的一天,我们出发时的温度是零下17度,可是对于激动中的我们来说,和家乡的冬天也没有多大的区别,今天想来仅穿一件薄薄的棉袄,真不知是怎么挺下来的。太阳出来以后,宽广的广场沐浴在阳光之下,人的感觉也渐渐地好起来了,按照每人一块方砖坐下来,广场上显得秩序井然,掌旗的同学们最为吃力,他们要轮流不停地挥动手中的红旗,营造出热烈和欢跃的气氛。为了减轻负担,我们开始消灭分配给我们的干粮,就是解决不了口渴的问题,无奈之下只能到广场边上的自来水龙头上去润润口,那真是寒天喝冷水,方显出英雄本色啊。



11点30分,广场上响起东方红的乐曲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了天安门城楼,开始了第八次接见红卫兵,“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广场上顿时一片欢腾。这次接见由康生代表毛主席、党中央致辞,向革命小将们表示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敬礼之后,盛大的游行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乐曲声中开始,排在长安街上的红卫兵队伍开始缓步行进,接受毛主席的检阅。毛主席频频地向受检阅的红卫兵挥手致意,在凛冽的寒风中坚持达4个小时。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排得较前,但也无法看清城楼上的细节,反正我看到东边观礼台上热闹起来,那就是毛主席到了城楼的东面,如果西边观礼台上热闹起来,那就是毛主席到了城楼的西面,长安街上的游行队伍走完以后,我们广场上的队伍在统一的指挥下齐步向前走,越过长安街来到金水桥边,这一下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领袖们的身影,富有节奏的“毛主席万岁!”的呼声飞向天安门城楼,突然间在广场的喇叭中听到了毛主席略带湖南口音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的声音,在那个时代里,在场的红卫兵都激动得泪花飞溅,热血沸腾。等到检阅结束踏上返程时,我才觉得里面的衬衣都湿了,每个人的嗓子都哑了,但人人的脸上都留着幸福的笑容。据报载,这次接见的红卫兵多达250万,是毛主席八次接见红卫兵时人数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



次日的上午,接待人员开始一个个找我们谈话,并进行登记,要求我们坚定不移地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尽快返回原地参加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于是我们都匆匆地踏上回家的路程。火车隆隆地向前疾驰,离家乡常熟越来越近,我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和邵">和邵ersonName>君紧紧地靠在一起,心中忽然想到:家中的情况不知怎么样了?我的父母亲还好吗?





人生似棋,落棋应无悔;岁月如歌,举步皆乐章。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meixun


TOP

文革大串联没经历过, 读柔木兄的文章就如身临其境,谢谢柔木兄!

可以免费旅游啊, 还免费吃喝住, 羡慕之极哦

TOP

另一种激情,看影片时可以感受到!那时侯的小孩都很早懂得承担责任。谢谢柔木兄。

TOP

让人热血沸腾的文字,再现历史.感谢柔木君.
清茶一盏,闲渡日.

TOP

亲身经历的感受肯定很振奋,对于我们这年龄的人来说这些只能在历史书上读到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TOP

难得的经历

TOP

只能从电影或文学作品中获取的体验。

TOP

这种经历是铭心刻骨的.

TOP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红语录,老三篇!谢谢柔木兄!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酒自斟,茶自酌,说长说短自由天。

TOP

感受柔木兄的文字,可惜偶小,没赶上那时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