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花样百出的民族茶礼

花样百出的民族茶礼

 


  茶礼,又叫“茶银”。指旧俗缔婚的聘礼。清代孔尚任《桃花扇·媚座》中有“花花彩轿门前挤。不少欠分毫茶礼。”这些都说明,以茶为彩礼的习俗。 在中国各民族中至今仍在流传。白族男女定婚、结婚都要送茶礼


 云南中甸一带的藏族青年,在节日和农闲时,打好酥油茶带到野外聚会,遇到姑娘们便邀请人座,如看中对方,可借敬茶的机会,抢过对方的帽子,然后离开人群,进行商谈,如不同意作配偶,就将帽子拿回。


 土家族茶礼多.土家人视茶叶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茶文化。


 


   神圣的敬茶土家人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动茶叶。“茶不欺客”,倒茶时依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有份。“茶棍儿起,客到齐。”即茶杯中若出现未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在空中,表示客人到齐了。无论是种茶,摘茶,都有讲究,俗话说“阳坡的木瓜,阴坡的茶”。“家有五园(果菜茶竹麻),不愁没钱”;“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等。最神圣的是用茶水敬神灵,除夕敬亡灵、财神灶神等,都必须用茶水。


 


   独特的泡茶与享受土家人的茶具不同一般,泡茶的茶罐为专门烧制的土罐,即喝烤罐茶。先架上昂昂大火,一边烧开炊壶的水,一边将茶罐放于火上烤干,等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边摇边烤,直到满屋子溢出茶香,才将炊壶的开水倒上少许“发窝子”。“窝子”发好,然后再将茶罐里注满水,文火缓烤,煮出茶汁。这样泡出的茶特别香,喝上一口可以让唇齿间的茶香保留一整天。喝茶也讲究“头道水,二道茶”;“头杯渣,二杯茶”。喝茶时还要喝出响动,深吸气,不仅让茶香在嘴里多回味,而且深深地吸进肺中,让五脏六腑都得到享受后,才吞咽下去。


 


   繁多的茶礼土家人的茶礼繁多。仅就家庭的茶礼来讲,饭前的小吃叫“吃茶”,结婚、做寿或生娃的酒席也叫“吃茶”。待客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等,给人送礼叫“茶礼”。娶了新媳妇,公爹公婆要给茶钱。新媳妇进门后的第一天早晨给公爹公婆各敬一杯茶,公爹公婆喝茶后给回礼叫“茶钱”。土家人最高贵的茶礼是“施茶”,在稻场边放上一缸茶水及茶杯,让过路人随意取用叫“施茶”,此习俗保留至今。 在拉祜族婚俗中,男女双方确定成婚日期后,男方要送茶、盐、酒、肉、米、柴等礼物给女方,拉枯人常说:“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婚礼上必须请亲友喝茶。


 


 侗族在解除婚约时,采用“退茶”的仪礼。


 


 在闽南粤东侨乡,茶在生活中却有重要地位,当地有句食谣“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茶在当地生活和交际场所无所不在,并有一套由风俗习惯而形成的茶礼:


 


客来敬茶当地人热情好客,不论您走进富裕之家或贫困门户,茶对于来客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请喝茶”、“喝两杯再说”成为当地人的口头禅。客来敬茶,显示了当地人淳朴、谦和的品德。

 

斟七分茶斟工夫茶要均匀,故有“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茶艺。斟茶时,茶壶伸到杯中,称之“高冲低斟”。说是这样泡出来的茶,不仅汤色好,而且没有泡沫,味道甘醇。同时,斟到七分满就行,有句食谣“七分茶八分酒”,如斟过满会被认为欺客或烫伤茶客的手。 摆三杯茶家家户户至少有一套工夫茶具。茶盘只摆三只茶杯。有俗语“茶三酒四游玩二”,是说茶以三人为宜,三只茶杯象征“品”。茶客多也只摆三不摆四。说“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叩指谢茶操工夫茶者一般不能饮头泡茶,头泡茶当让予长辈或来客。操茶者要伸手示意:“请喝茶”!茶客端茶时,中指要托住茶杯底,杯底不能擦触茶盘边沿。主人续茶时,茶客习惯用手指叩桌致谢。

 以礼品茶按当地的茶谣,品茶要遵循“看色闻香徐啜味,审韵别种品次第。”叫做“眼鼻口并用;色香味同辨。”主人奉茶时一般以客人左边用左手端茶奉上,而客人则用右手伸掌姿势进行对答礼仪。

 结婚拜茶当地人男婚女嫁的礼仪中,不论是祭祖、竭见长辈等都要“敬茶”。新婚第二天,夫妇要双手共捧工夫茶依次向亲族长辈行跪拜献茶礼。即使在异地不能前来参加婚礼的长辈,也要遥寄上茶叶。 拜年赠茶每逢新年岁首,亲友间拜年的礼品,定要四种,谓之“四色”,其中必不可少茶叶。再则,逢年过节人们待客、去油腻用茶量比日常要多,茶叶理所当然成为首选礼品。


TOP

中国茶谣好!
它山之石

TOP

花样百出的民族茶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