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履吉”已经不属于硬伤;初看不错,细看是有待推敲。我等着您。这是我决定第一批收藏的几个句子;去年一年里对了几千个,一个也没有专门保留;不过好在经验还是增加了,哈哈!
以下是引用半闲在2008-2-4 1:51:19的发言:
好呀。如今能了解祖先的学子还真的不多了。我辈共同努力吧。其实,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离不开易学。最近买了一本《象外之意》的美学著作,翻了翻,感觉如学中医般容易进入易学之门。不知花开兄可有读过?半闲认为很值得一读。
致谢半闲兄!《象外之意》我没有。待专门去找;原先还是有不少兴趣也有良好的机缘,包括中医,(我是一个睁眼就看经络图,小时候拿听诊器做的弹弓长大的人),却也没有坚持。惭愧!易经后来扔掉,那时是因为我对现在的大师们的失望。。。自己不能更进一步,又无人继续指点;恐步其后尘。于是转向皮纹,到是挺有意思;还要多说一下自宋后,皮纹精要掌握中医的手中;吉凶福祸,病理知识,流年运程一目了然;原先的中医若是不懂皮纹学,少有人敢坐堂。不知半闲兄是否精通或者喜欢;总以为闲兄有着良好的条件,可以在这些方面同时行进一下。皮纹可以周易和中医作为修行道德智慧以及理论的基础。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比易经更加直观,实用。
有缘接触,却没有努力和坚持,实在羞愧也痛惜着!但是这两年有一个很大的收获想说与兄听,那就是三十过后真正明白的古人说的德高艺方高!尤其是在这些方面。不修德则无法提高技艺,实在不是一句虚话!若修德,基础扎实,即就是扔下来层次也照样提高!这不是迷信的说法!曾经眼睁睁看着圈里成名的高手不修德技艺上硬是往前面,走火入魔!着实怕!绝非虚言!我亦切实的知道有一定基础的人,不再执着其内,提高了德行修养之后,无形中带动的学问的进展。后来我对朋友们说这方面的许多事情,奠定基础的时候要背,要学,到了一定的程度实则靠修!是弟这么几年来最深刻的感触!也为有这样的感触而欣慰!
幸遇兄台更知德我实多,今后能多沟通指正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