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转帖]《陈缶老师谈紫砂泥料》

[转帖]《陈缶老师谈紫砂泥料》


泥料的优劣

紫砂泥料的优劣,实质上已经谈过很多遍了。

紫砂的分类从颜色分可以分成紫泥,红泥,团泥。不管是哪一种泥料,都必须符合几个共同特征,表面具有颗粒质感,断面在显微镜下气孔曾双重气孔。


紫砂泥料的优劣,主要也体现在以上的特征上,经过泡养,颗粒质感圆润,饱满,砂感丰富。双重气孔可以保证紫砂器皿的透气性,和相对的隔热性质。


市面上一些劣质泥料通常是用普通的有色黏(陶)土,粉碎后假如色料拼配而成,就颗粒结构看,缺乏原矿紫砂矿料质感的丰富性,断面结构也非常单一,玻相充分,没有紫砂泥料砂质颗粒的不均匀状态。


优质矿料也在加工成泥的流程也必须科学,合理。现在鼎山许多“练泥人”没有理解紫砂的特性,在练制过程中不注意颗粒结构的合理搭配,一味的机械粉碎过筛,导致泥料质感过分均匀,不仅机械强度降低,而且破坏了颗粒分布的合理结构,致使紫砂表面的质感单一,不能充分展示紫砂材质美感。

TOP

紫泥矿料中最典型的结构可以从半壶底皂青泥料看出,泥料的颗粒,气孔,泡养以后的质感等都充分展示了紫砂材质的原始美感。

好的泥料应该纯,净.烧成后要友质感.在制作过程中,对制作艺人来说可塑性要强.成品率要高过去因为窑炉的局限性.还要求泥料吃火要相对底些.

紫砂材料的双重气孔就是团状颗粒和微小粒子在烧成过程中相互融合团状颗粒中的结构性气孔和微小颗粒的气孔结合产生的链状气孔.双重气孔并不是只有紫砂材质.

紫砂有地域性.至少目前还没有发现其它地方有和宜兴紫砂质感相仿的泥料.
好的泥料,应该质感丰富,色泽谦和,不招摇,应该含蓄,内敛.

许多壶商在泥料上的'噱头',因为说法不一,具体说什么我不是很清楚.呵呵.
不管怎么说面对'噱头',只要不被花言巧语迷惑,坚持原矿料.在没有明白之前不玩杂料.就会少犯'错误'

利用捶打增强泥料的致密主要是指是压缩泥料中团状颗粒和微小颗间隙空间.

泥坯沾接是一个物理过程,沾接强度主要处决于水分空间,重新充填程度.烧成过程是一个物化过程.主要处决于泥料成分结构.

烧成以后沾接部位的强度(可以是正或负)主要是后者决定.
并不是所有添加化工元素都是有害的.以前一厂的上等泥料大多加如化工原料拼制而成的呀!我认为大前提是添加料不能有害健康!

TOP

泥料主要看质感是否丰富,以及泡养效果.
紫泥拼锰也是常用的.只要不过量,还是很容易泡养的.
以前色料主要是作为装饰土使用.

紫砂材料的双重气孔就是团状颗粒和微小粒子在烧成过程中相互融合团状颗粒中的结构性气孔和微小颗粒的气孔结合产生的链状气孔.

什么样的泥料才是好的泥料?我认为,好的泥料,应该质感丰富,色泽谦和,不招摇,应该含蓄,内敛.

目数是指原料粉碎的颗粒大小程度。和泥质好坏没有关系,只和烧成质感有关。

TOP

朱泥

朱泥是大家争论比较多的泥种。其实我们只要牢牢把握住“颗粒质感以及透气”这两特性,就很容易区分。所谓的“无朱不皱”是对朱泥的误解,只要看一些历史作品,就不难发现,历史上许多朱泥作品并不是这样的。关键还是选矿和炼制的方法,矿选好,炼制方法得当,在加制作者对朱泥泥性把握,就不会产生“无朱不皱”的现象。

朱泥不神秘.看质感.看色泽.质感不张扬,颜色不妖艳.

朱泥中的铁质是完全正常的。因为朱泥含铁很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出现铁熔点。

好的朱泥壶泡养以后有"透感".表面颗粒感也比较丰富.断面结构也成双重气孔.在烧成温度正常下透气性也比较好.

朱泥因为可以不加粉碎即可直接成泥,因此矿源干净的话,陈腐时间意义不大.

朱泥中有人掺入紫泥颗粒,或者朱泥自身的粒子都有可能四红的.黑心的颗粒大多是铁质.

朱泥壶摔破了,断面颜色较暗是正常的。因为朱泥的着色离子是铁离子,朱泥壶表面相对断面氧化充分,断面的颜色偏暗是正常的。

赤色的泥料烧成试片和黄色泥料烧成试片色泽,质感完全一样。

朱泥是对历史上红泥制品的称谓,现在为了区分纯粹的原矿朱泥和拼制的加入色料的红色泥料。将后者加入红色料的拼制泥料称作红泥。原矿类红色泥料称作朱泥。细分成本山朱泥(黄龙山),赵庄朱泥(俗称赵庄小红泥),伏东矿料不适合做壶一般用作浆料,作为抵挡产品的挂浆使用

TOP

团泥

天然团泥是紫泥和绿泥的共生矿.宜兴方言"团"和"段"同音.天然团泥"骨多肉少",烧成质感,砂粒丰富.用绿泥和紫泥配制团泥质感较差,用后无滋润感,易"吐黑".近期在黄龙山和青龙山的交会处因为作路,挖出了一些团泥原矿.

团泥料相对要比紫泥和朱泥更为直观。好的团泥矿料是天然的紫泥和绿泥共生矿料,但紫泥偏多,颜色就偏红,高温下偏青,偏灰,相反绿泥成分高,烧成颜色偏黄,高温下偏灰白。颗粒结构的特征是“骨多肉少”砂感强烈,表面质感十分丰富。劣质“团泥”烧成后颜色发暗,有晦涩感或者特别艳丽但没有质感,几乎看不见砂质。典型的就是市面上“黄朱泥“敲击声音清脆,透气性很差,表面没有砂质感。

出自黄龙山的矿料称之为本山泥,如本山甲(夹)泥,本山绿泥等。“段”和“团”在丁山方言中发音一样,所以团泥也有人写成“段泥”,通常天然团泥是紫泥和绿泥的共生矿。所以只要产于黄龙山的矿料称作“本山团泥”是完全可以的。呵呵

天然的团泥只要烧结,不会"吐黑".

徐秀棠大师在书中的表述方法上不是很清楚.第一"团山"无从考证,古籍上的零星记载,均非当地陶人编撰,有一可能性就是丁山有一座土丘称作"台山"台(tai)在丁山方言和团山相似.该处有没有泥矿.历史上是否有泥矿过,目前尚无资料.

团泥矿料中紫泥和绿泥共存状态是片状结构.不是星点式的.

本山绿泥假如不加拼制,直接成泥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一个经验丰富的艺人会少许假如紫泥,这样就成为现在的拼制“团泥”了。

团泥中的紫泥料软化,在制作时被"明珍"压碎,造成"拖尾"现象.团泥中的紫泥颗粒在不同烧成温度,会呈红色或紫色.

拖尾现象主要是因为不同颗粒软化度不一,在制作时"明真"打来时将其压碎,造成拖尾现象.一般配制团泥相对比较容易出现此类现象.

“吐黑”主要是指质地疏松“团泥”壶泡养以后表面因为吸附黑色素。一般质地坚密的泥料,做功到位,烧结度合适。就不会出现此类问题。

造成配制团泥吐黑主要是,烧结度不够,形成因素主要是选矿不好泥料致密度差,结构疏松等原因。优质的天然原矿团泥通常不会出现此类的情况。

这比较难以说明白。呵呵,一般好的泥料表面质感砂性重,俗称“骨多肉少”。这类的团泥相对比较好,泡养以后颜色愈来愈“沉”。不会吐“黑”。

TOP

底皂青

底皂青泥料在长时间陈腐后,假如使用时艺人不注意,很可能在烧成成品上产生黑色晕纹.因此艺人在用陈腐时间较长的底皂青原料时一定要重新杵打充分,才可以制作.

紫泥是一个"泛"概念!,底皂青矿也属于紫泥矿中优质矿料.清水泥原指成泥方法.现在确指没加它料的紫泥类.没加它料的底皂青可以是清水泥,但清水泥不一定就是底皂青矿料.目前市场经常混淆两个概念.紫泥的烧成颜色,主要因素是玻化程度.

“当地所谓的"皂青"是指用稻草灰和石灰混成的一种青灰颜色.”主要是用作建筑物上的涂料
底皂青原矿的颜色很接近“皂青”色。这也是我把“底槽清”写成“底皂青”的原因。

弱还原气氛中比较容易烧出此效果.底皂青矿料应该和古籍中记载的天青泥是同一种矿料.现代窑炉基本上都是氧化焰因此看不见"淡墨"色效果.

底皂青是优质紫砂矿料.黄龙山四号井是和其他黄龙山矿井一样仅仅是夹(宜兴土话读ga)泥矿,而且四号井早已废置.底皂青矿料也不仅仅出在四号井,黄龙山其它矿井都可以出优质的底皂青矿料.

底皂青也是属于紫泥类矿料.

底皂青矿料相对比较容易分清,细看壶表内有不均匀的细小金黄色或灰黄色砂粒。

底皂青矿料中的绿色“鸡眼”粉碎后呈现的是黄色颗粒,因此底皂青矿料做的壶表面会有“金砂隐现”的说法。

TOP

石黄

石黄作为原始的熔剂性原料,作用也就是降低烧结温度.从而达到表明滋润的的视觉感受.

长时间成化的泥料颗粒圆润,相对容易泡养.老茶壶在显微镜下看颗粒大多比较圆润.而新料因为大多石雷蒙机粉碎,真空机炼制试片在显微镜下颗粒有比较锋利的锐角.这也是新料烧成后感觉较涩的原因之一.

TOP

墨绿泥

是从民国陶业工厂开始引进氧化钴掺入泥中配制墨绿泥的.不过那时的墨绿泥只是用来装饰,点缀来使用,几乎没有全用墨绿泥来制作茶壶的

TOP

青泥

天青泥我的看法就是底皂青料。我小时候一直生长在黄龙山边上。天青泥也只是听大人讲,是做茶壶特好的泥料。当时好泥料的要求应该符合几个条件,烧成温度低,容易出水色,成形塑性好,颗粒圆润。而好的底皂青矿料能符合这些条件。对照书上记载的图片,如杨凤年竹段壶,就图片看颜色,质感和底皂青矿料烧成颜色无异。

天青泥应该是指的原矿.不是烧成颜色.

弱还原气氛中比较容易烧出此效果.底皂青矿料应该和古籍中记载的天青泥是同一种矿料.现代窑炉基本上都是氧化焰因此看不见"淡墨"色效果.

天青泥是什么颜色?这个问题非常尖锐。现在有据可查的所谓“天青泥”就是杨凤年的竹节壶。而这把壶的颜色也就是“猪肝色”。这说明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天青泥”是指的泥而不是烧成后的颜色。

故去什么样的泥料才可以称得上好泥?要符合几个条件。练制简单,烧成温度偏低,可塑形强等特征。那符合这些特征的烧成颜色是“猪肝色”紫砂矿料只有是上好的底皂青矿料。

再就是黄龙山很小,矿脉一致,不可能以前有“天青”现在就绝迹了。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