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期的分析
对儿童“实体化”和敏感期的研究可比作一次探索性的手术,它能使我们看到促进儿童生长的各种器官的功能。它们告诉我们,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由外部刺激所引起的,而受短暂的敏感性,即受与获得某种特殊品质密切相关的暂时的本能引导的。虽然这发生在外部环境中,但环境本身主要是一种场所,而不是一个原因,外部环境只是提供心理发展所必需的媒介,就如物质环境为生物体的发展提供了食物和空气一样。
儿童不同的内在敏感性使他能从复杂的环境中选择对自己生长适宜的和必不可少的东西。内在敏感性使儿童对某些东西敏感,而对其它东西无动于衷。当某种特殊的敏感在儿童身上被激起时,它就像一道光线照在某些物体上,而不照在另一些物体上,使得这些被照到的物体成为他的整个世界。这并不仅仅是对某些情境或某些事物具有强烈欲望的问题。在儿童内部,还具有一种能运用这些物体以利于自身发展的独特的潜力,因为正是在这敏感期内他进行心理调整,使他自己能适应环境或日益精确并轻松地到处活动。
在儿童和他的环境之间的这种敏感的关系上,可以找到解开乱绕在一起的神圣的结线的方法,儿童心理发展的奇迹就包容在这线团之中。
我们可以把这奇妙的创造性活动想象成一系列来自潜意识的充满活力冲动,当这些冲动跟环境接触时,就产生了一个人的意识。它们最初是混乱的,然后被区分清楚,最后达到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境界,例如,在儿童学习说话方面就可以看到这一点。
当不同的声音杂乱地传进儿童的耳朵时,这些声音仿佛是某种富有魅力和有吸引力的东西被突然和清晰地听到了,就像是一种未知的语言清晰地发出的声音。这时尚未有推理能力的心灵的到了一种音乐,这种音乐充满着它的世界。这个儿童的神经纤维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确切地说,并不是全部的神经纤维,而是那引起迄今还潜伏着的和只有在一阵叫喊声中才震动的神经纤维。它们被缴起有规律的震动,在一种指令和命令下改变它们的震动方式。这标志着精神胚胎的生命的新时期开始了。这是一种倾全力于现在的生活。它的未来前景仍是未知的。
渐渐地儿童的耳朵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他的舌头具有新的活力开始动起来。而在这之前,他的舌头仅仅用来吮吸。现在这个儿童开始体验到舌头内在的震动。似乎在某种不可抵抗的冲动的驱使下他的舌头伸缩着,使他感知他的喉咙、脸颊和嘴唇。然而,这些震动除了得到某种不可言喻的满足之外,并无任何目的,当他屈起四肢,握紧拳头,抬起头,转向说话的人,并把眼睛紧紧盯住说话人的嘴唇,这个儿童表现出他已得到了满足。
儿童正在经历一个敏感期,一个神的指令正在使这种孤弱的状态消失,并用它的精神激发他。这个儿童内心世界的剧本是一部爱的剧本。这种伟大的事实正在儿童心灵的秘密领域里展现出来,并有时完全吸引着儿童的心灵。这些在谦卑的沉默中激起的惊人活动不可能不留下崇高的品质,这些品质将伴随着儿童终生。
只要儿童的环境能充分满足他的内在需要,所有这一切都悄悄地发生,丝毫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说话的技能是所有他要掌握的东西中最难一种。儿童的这种敏感期也不被人注意,因为他被人们包围着,人们通过说话为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因素。唯一可以使我们了解儿童的这种敏感期的东西是他的微笑,这是他对人们清晰地用简短的词语对他说话所表现出来的快乐,所以他能区别各种各样的声音。如某种声音标志着教堂塔楼的钟鸣。还有,在傍晚当成人对着儿童唱一支催眠曲,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相同的歌词时,我们就会看到儿童从狂喜变得安静下来,那是很明显的。就是在这种快乐之中,他离开了意识世界,进入了睡眠状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细声柔气地对儿童说话。我们希望儿童用充满活力的微笑来回答我们。这就是为什么从远古时代起,父母一到晚上就要到渴望听到歌曲或故事的儿女身边去。
这就是儿童具有创造的敏感性的正面证据。但还有其他的证据,虽然是反面的,但更为明显。当某些障碍阻止儿童的内在功能的发挥时,这些反面证据就变得很明显。那时,儿童的敏感期可能在他的激烈反应中表现出来。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无意识的绝望,称之为“发脾气”。但实际上它表达了一种内部的失调或者一种需要未得到满足,由此在心理上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紧张。这种心理上紧张表示心灵尽力要求保护自身或提出疑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