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云南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

云南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

 


云南是茶树原产地的依据


 


作者:陈兴琰


 


 


       任何植物起源和演化变异中心,都离不开当时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现在说“云南是茶树原产地”,那么,首先就得说明云南从古到今的自然地理条件是否都适宜于被子植物,特别是山茶属植物的起源及其类型演化变异中心(指形成茶组植物多样性的环境条件);然后以茶树起源的亲缘性、时间性、空间性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从事实上、理论上客观地论证“云南是茶树原产地”。


 


 




1、云南地区古今自然地理的变迁

 

 



(1)现代的自然地理概况

 

 



        云南位于北纬21° 8′32″~29° 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屑低纬度地区。它是中国西南边疆的高原山区省份。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邻;东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贵州接界;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角与西藏相通,全省总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东西相距864.9公里,南北相距990公里,人口3642万,有汉、彝、白、哈尼、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朗、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蒙古、布依、独龙、水族等族,是中国各省或自治区中民族最多的省份。

 

 



       全省以山地为主。山区高原约占全省面积的93%,仅6%为,星罗棋布的山间盆地,当地称“坝子”。据统计,云南省1平方公里的坝子有1400多个,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是主要的农耕地。

 



        全省地形错综复杂,大体西北高,南部低。西部为横断山地,属横断山脉的南段;东部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横断山及其余脉盘亘省境西部,北段高山大河平行排列。自西向东为高黎贡山、怒江、怒山、澜沧江、云岭、金沙江、玉龙雪山。山地一般海拔4000米左右,各河强烈下切成幽深的峡谷,高差可达3000米以上,形成著名的“滇西纵谷区”。梅里雪山主峰海拔6740米,为该省最高峰。向南,各河成帚状分散,山脉高度逐渐降低,演化成为高原形态,一般海拔在2000米左右。河流发育的地方又侵蚀为顶部宽阔的山地,并有坝子分布,如允景洪坝。元江以东是云贵高原主体,亦称“滇东高原”。地面波状起伏,有脉络不明显的山地分布。大河谷下切较深,高原边缘地面崎岖,峰峦重叠。河口瑶族自治县附近的元江河谷海拔76.4米,是云南海拔最低的地方。高原东部岩溶地貌广泛分布,路南彝族自治县的“路南石林”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地貌奇观。滇东高原分布着众多的坝子,主要有滇池坝、玉溪坝、曲靖坝等。

 



       云南的气候因有印度洋季风和太平洋季风的吹拂,北回归线又横贯本省南部,属亚热带至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同时,由于短距离内地形高差悬殊,气候特点是垂直变化显著,干湿季节分明,类型多样。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0~24℃之间,大部分地区15℃左右。一月8~17℃,西北部山区可低至一4℃;七月11℃一29℃,元江河谷和澜沧江河谷气温最高。极端最低气温为-25.4℃(1969年1月31日,中甸);极端最高气温42.3℃(1958年4月26日1966年5月1日,元江)。东川市的新村、汤丹、落雪三地水平距离30多公里,纬度差不足20′,但相对高差各约1000米,年平均温分别为20℃13℃7℃,无霜期分别为316天、260天、173天。全省年平均降水量约600~2300毫米,大致5~10月为雨季,6~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60%.金沙江上游河谷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西盟佤族自治县一带可达2500毫米左右,为全国多雨区之一。上述新村、汤丹、落雪三点,年降水量分别为679毫米835毫米1167毫米1954年8月24日河口降水量239.2毫米,为全省最大降水量.干旱,尤其是春旱,为该省影响范围较广的自然灾害。

 



        本省河流分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甫盘江、元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分别注入印度洋,太平洋。各河流量大;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水位季节变化也很大。横断山区各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在本省内峡谷陡峻,支流短小。金沙江为长江上源,石鼓以下的虎跳峡最狭处仅30米宽。峡区长16公里,落差约200米,与两岸相对高差达3000多米,为世界最深峡谷之一。澜沧江出国境后称湄公河,人太平洋。怒江出境后称萨尔温江,人印度洋。怒江以西各河属伊洛瓦底江流域,以龙川江(瑞丽江)较大。东部高原上的河流,元江又称红河,向东南出国境经越南人太平洋。南盘江为珠江上游,支流较多,常潜入岩溶洞穴成地下河。

 



       本省湖泊多分布在坝子中,共有20多个,为中国湖泊最多的省份。滇池是云南最大湖泊,又名昆明湖,面积297平方公里,最深7米,湖光风景优美,土壤肥沃。洱海与滇池同为断层陷落湖,面积246平方公里,最深21米,景色壮丽。其它湖泊还有阳宗海、抚仙湖、异龙湖、程海等。成因多与断层或岩溶洼地有关。

 



        由上可知,云南现代的大地结构基本上是由坝子、山地、高原所组成,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异十分明显。但就全省的地理条件看,由于位处低纬度,又受太平洋和印度洋季风的吹拂,属亚热带至热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区。实际上,全省除西北部少数高原山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地区都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发育。与此同时,由于不少地区,在短距离内地形高差悬殊,垂直分异十分明显,气候垂直变化也随之分明,类型多样,这为云南成为茶树类型演化变异中心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天然条件。

 



       上述是现代云南地区大地结构和气候情况的概要。下面接着是远古情况的概述。

 

 



(2)远古的自然地理条件

 



       按照地球自诞生以来,地壳就无时无地不处于永恒运动之中,有时相对稳定,有时相对激烈。据地质学的历史研究,云南地区远在距今1亿8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就露出海面而成为陆地。陆地滨临暖海,地势低缓,地貌起伏不大;当时还处于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阶段,被子植物还未出现;水陆分布也与现在大不相同;大气环流受行星风系控制,气候比现在温暖得多。北半球温带的位置比现在偏北15~20个纬度,高低纬之间的温差比现在要小,气候比较均一。除中国大陆北部范围不大的地区属暖温带气候外,其余广大地区都属亚热带气候,使红色风化壳得到广泛发育。那么。是什么地质时代、什么原因造成云南地区改变成现代高原结构和气候面貌的呢?根据中国地质史资料、板块理论和古气候学的研究,概括起来,是由两次板块与亚洲大陆激烈碰撞和一次大冰期以及若干次亚冰期、亚间冰期的发生所造成的。首次板块激烈碰撞是在距今1亿5千万年的中生代晚侏罗世,即印支和西藏板块先后与亚洲板块激烈碰撞,发生了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其中印支运动导致特提斯洋壳与亚洲大陆之间的强烈挤压,使海水从中国西南方大范围退出,从而形成中国西南部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印支地槽褶皱区。云南地区的地势地貌开始向高原发展并产生了较大变化。


 


       第二次板块激烈碰撞是在距今2千5百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后,即印度板块和西藏板块碰撞,使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按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喜马拉雅山带的形成,系由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南缘俯冲的结果。在此缝合线上,既有频繁的地震,又有继续的上升。由此可知,第三纪的造山运动是以强烈褶皱和线状隆起为特点,主要表现为显著的差异性升降运动,即断块运动。如西藏和横断山区发生强烈的块状上升,形成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不仅是地球上最高的山(珠穆朗马峰高8848米),而且是最有活力的山。据美国科学家近几年的考察报告说:“喜马拉雅山脉,经过4千5百万年演变后,仍在继续升高,年平均增高1厘米.横断山脉也必然受到一定影响。


 


       所以,云南地区在新的构造运动中,本来已经准平原化的地面又被提高,出现了多极夷平面。北部夷平面切割强烈,成为山原或山地;中部夷平面切割较轻,保持为高原形态.高原顶部平旷坦缓,被削平的最新地层是白垩系,其上没有第三系地层覆盖,但有上新世早期的红色风化壳.云南高原在中生代其地层多为陆相沉积层,所以高原面上红色岩系分布较广,有“红色高原”之称。云南高原地貌的另一特点是坝子(盆地)多,分布广。多属断陷盆地。坝子内有新第三纪(指中新世和上新世)以来的沉积物,构成阶地和平原。从而使云南地貌接近现代的形态。


 


 

TOP

 


 


       至于气候的变迁,古气候学业已证明,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气候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呈波浪式向前发展,冷暖干湿交替,变化长短不一。总的说来,从震旦纪以来的6亿多年气候史中,主要是温暖主宰时代,温暖时期占整个气候史的十分之九,其中只发生过三次全球性寒冷大冰期。即使在大冰期间,气候也并不一直是寒冷的,而是相对寒冷时期和相对温暖时期交替出现,即所谓亚冰期和亚间冰期之分。例如与云南古气候变迁有关的第四纪近百余万年的大冰期间,一般可分出四次长度约10~20万年的寒冷亚冰期,三次同样长时期的温暖亚间冰期,其中最大—次亚冰期,又叫斯里亚冰期,当时世界大陆也只有十分之二三的面积被冰川覆盖,气温比现代平均低8~12℃;亚间冰期间,则比现代温暖,极地气温比现代高出10℃以上,低纬气温比现代高5.5℃左右。第四纪大冰川期的最后一次亚冰期约在一万年前结束。在冰后期的一万年中,共出现过四次温暖时期和四次寒冷时期。气候波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次比一次短;温暖程度一次比一次低。四次寒冷时期正好相反,寒冷时期一次比一次长,寒冷程度一次比一次强。从而逐渐形成现代云南地区的气候带和气候型。

 



       在第四纪的大冰期间,云南虽没有遭到大陆冰川的直接袭击,但全球性的气候变化和山岳冰川带来间接的影响。当时滇西北(如丽江玉龙山、大理苍山)和滇东北(如巧家药山)都有山岳冰川形成,但滇中以南各地仍然气候温湿,成为古老的热带植物的自然避难所。在地质历史的演变中,起源古老的植物如山茶科等植物在改变了的新环境中产生了新的适应,分化和繁衍;使云南西南部有可能原来就是被子植物的起源中心,其后由于经受了两次板块激烈碰撞,云南的地壳上升,地势、地貌的垂直分异十分明显,气候垂直变化类犁多样,又成为许多植物的演化变异中心。茶组植物自不能例外,它们在这样的特殊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形成茶树种质资源多种多样的类型,使现代云南的茶组植物无论是茶树物种或类型都丰富多采,不仅甲于中国,而且甲于世界。

 



2、云南有可能是被子植物的起源地

 



        从植物分布的情况看,云南是特别引入注目的地方。因为从中国的东北到海南岛,纬度相差达三十多度,直线距离有四千多公里,但这样长距离的各种气候带的植物景观,都可以在云南这个从北到南,直线距离约九百一十公里的地段表现出来。在这一沿线上,可以看到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甚至热带雨林的代表,高山草甸、沼泽及水生植被,以及干热河谷肉质多刺灌丛及稀树草原等的代表,成为从中国东北到海南岛一线的植物水平分布的缩影,另外,在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地区,高山深谷,错综复杂,落差很大。从德钦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到澜沧江边的西当铁索桥,坡面的直线距离大约十二公里,而海拔高度则从6740米左右落到1980米左右,其高度差约4760米左右,不仅可以看到由于海拔高度的不同,各种植物的垂直分布情况和规律,而且还可以观察各种植物由于海拔不同及其个体的变异。上述这些地理景观,对于避开某些因素去进行植物分布规律、植被组成的分析和探讨,以及对植物垂直分布的研究都是不可多得的地带。也是云南是“植物王国”称号的由来。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初步统计:云南省有苔属以上植物有426科,2597属,13278种,分别占中国全国科、属、种总数的90.3%、62.2%和45.9%,详见表1.3。

 



       就被子植物而言,在中生代白垩纪已开始发达,至第三纪时更加繁荣发展,现代被子植物的科,在当时已基本形成。据世界现知的544科中,云南就有256科,超过一半,其中包括了许多古老的科属。就现代多数分类学系统所认为最原始的被子植物木兰科来看,全世界有12属250种,云南就有8属50多种。木兰科起源于中生代,距今一亿年的晚白垩世,至新生代的第三纪后进入极为繁衍,及至冰期后才大为减少,而在云南仍保留有许多古老种类。例如,著名的第三纪孑遗植物的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仍在滇东南和滇东北的一些原始森林中存在。起源古老的还有八角科,五味子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等,在云南都有较多的种类,并在植被组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如果认为柔荑花序类植物是比之木兰科更为古老植物的代表,则云南更有大量的科、属、种。例如,壳斗科、桦本科、榛科、胡桃科,杨梅科,榆科、桑科等等,它们在白垩纪至第三纪的地层中都还保留有各种化石植物,而现今它们中的大部分种类在云南植被中处于显著的地位。

 


TOP

云南苔类以上植物统计及与全国的比较

















































































科属


类种


数别


中国


科数


云南


科数


云南占


中国%


中国


属数


云南


属数


云南占


中国%


中国


种数


云南


种数


云南占


中国%


被子


植物


291


256


88.3


2946


2018


68.5


24357


10755


44.2


裸子


植物


10


10


100


34


29


85.6


210


93


44.3


蕨类


植物


63


60


95.2


224


186


83


2000


1000


50


藓类


植物


63


57


90.5


342


274


80.1


1680


1100


65.5


苔类


植物


45


43


95.5


129


90


69.7


650


330


50.8


合计


472


426


90.3


3675


2597


62.2


28897


13278


45.9



注:本表引自《云南植被》(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TOP

 

       从组成云南植被很重要的几个科的种数看,云南的丰富程度也占全国各省之首。例如,禾本科,国内约有217属,1160种,云南就有145属,366种;壳斗科,国内有6属300种,云南就有6属150种;五加科,国内有20属,160种,云南就有18属111种;樟科,国内有20属,422种,云南就有18属,196种。又如杜鹃属植物,全世界有850种,中国就有470种,占世界总数的54%,其中88%的种集中于中国西南三省的滇、川、藏,而云南就有223种,比四川有144种、西藏有170种为多,是三省之冠。

 



       云南还有四大名花,即山茶、杜鹃、报春、龙胆,都有极其丰富的种类。其中云南山茶有“甲天下”之称。

 



        常绿阔叶林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植被的优势类型。其中许多科属都是第三纪古热带和亚热区系的直接后裔或残遗。常绿阔叶林可分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和苔藓阔叶林四种类型。但无论是那一种类型的组成科属来看,除了以壳斗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为主外,尚有较多的以温带为主的科出现,如蔷薇科,杜鹃花科等。在山茶科中,主要有厚皮香、柃、山茶、木荷等。

 



       除此之外,从被子植物化石的出现时间和现代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大量的被子植物化石出现时间,不仅在中低纬地区早于高纬度的地区,而且现代被子植物的地理分布也同样说明被子植物可能起源于中低纬地区。在它们现存的400多科中,有半数以上的科依然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地区,特别是被子植物中的那些较原始的木兰目等更是如此。这显示着,中低纬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确实像是被子植物的起源中心。而云南适位于这一地带之内。

 



        近来,还有人提出,被子植物可能起源于喜马拉雅山东部和中国长江以南,以及中南半岛,尤其是从印度的阿萨姆到南太平洋的斐济一带是最有希望的地区。但根据大陆漂移或新近的板块构成学说,在北半球占广大面积的欧亚大陆(或板块)和主要分布于南半球的冈瓦纳大陆(包括现代位于北半球的南亚次大陆),在白垩纪和早第三纪早期,彼此相距尚远。所以,与其说“尤其从印度的阿萨姆到南太平洋的斐济一带”,还不如说“云南”更确切得多。


 


 

TOP

3、山茶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从山茶屑植物的地理分布也可以看出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

 



       根据张宏达在《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1981)一书中的统计,有如下的报导:

 



        山茶属植物约有200种,它们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及西南部,以云南、广西及广东横跨北回归线前后为中心,向南北扩散而逐渐减少,原始山茶亚属Subgenprotocamcllia Chang有三个组,共只有9个种,其中越南北部分布4个种,云南分布有3个种,广东有2个种。同时,山茶属植物大多数种类的分布区都很狭窄,因此,各地区的特有种特别多,计云南有30种,如果加上从1982~198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在云南调查所发现的17个新种(由张氏鉴定的)就不只30个种,而是47个种,而广西只有22个种,广东只有20个种,越南只有16个种。同一书中又说:在茶亚属Thea(L.)Chang的8个组里,比较原始的离蕊茶组Sect,CorallinaSealy和短蕊茶组Sect,Brachyandra Chang共有23种,其中也是云南分布最多,有9种,越南北部有6种,海南有5种,广西有3种。就茶组Sect,Thea(L.)Dyer植物而育,共有17种(1981年统计数),其中云南有14种,如果加上后来(即1982~1984)新发现的17种就是31种和两个变种,而广西只有10种。就后生茶亚属Subgen Melaceamellia Chang中的连蕊茶组Sect Theopsis Cob.sL而言,它的种数达43种之多,是19个组中种数最多的一个组,其中云南分布15个种,广西14种,广东10个种,湖南10个种。

 



       总观上述情况,无论从原始山茶亚属的三个组中的9个种看,从各地区的特有种数量看、从茶亚属中比较原始的离蕊茶组和短蕊茶组的23个种看,从茶组的17种或31种和2变种看,从后生茶亚属中的连蕊茶组中43种看,云南地区在山茶屑植物的地理分布都处于主要地位,特别是在茶亚屑茶组植物种分布数量之多更为突出。

 



        根据闵天禄撰的《山茶属茶组植物的订正》一文资料(1982),他认为茶组植物种划分应从现有的40多种,合并成12种和6变种.这12个种和6个变种,全部都在中国,其中除突肋茶Camellia costata Chang分布在贵州、广东、广西,膜叶茶Camera LeplophyllaS.Y.Liang ex Chang分布在广西西南部,毛叶茶Camellia plilophyUa Chang分布在广东龙门和湖南汝城,防城茶Camellia fangchengS.Y.Liang ex Chang分布在广西防城外,其余8个种和6个变种都在云南有分布。

 



       根据我们对近几年在云南野外调查所采集的181份茶组植物材料(标本)的形态项目数据,采用数值分类学原理和电子计算机进行处理,建立了云南茶组植物形态分类模式和分类系统,发现茶组植物13个新种或变种及23个新类型。云南茶树新种之多,类型之丰富,是任何地区或国家所少有的。根据竹尾忠一,游小清,王华夫等七人所撰的《中国茶树的起源与分布——根据茶叶香气组分中萜烯指数化学分类所作的推论》(载《茶叶科学》1992年2期),以印度阿萨姆,中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湖南、陕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湾和日本等地区98个茶树类型为样品进行分析,根据发挥性成分中的萜烯醇类具有生物合成的遗传特性,计算萜烯指数[即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比值,TI]所作的化学分类表明,云南茶的TI值均接近于1.0,而分布于其他产茶省区的茶树TI值均低于上述值,并伴随有由西南向东和东南逐渐下降的趋势。由云南引入的日本山茶,具有与云南相近的TI值,而日本当地茶树品种的TI值与中国浙江相近似,因而推测中国茶树的原产地为云南,然后沿长江和沿海逐渐向东和南方传播。

 



       上述四个不同单位人士的研究,其结果与本书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三篇论文,即(一)茶树染色体组型分析,(二)山茶属植物代表种的形态、解剖和化学变异与亲缘关系的综合研究,(三)茶组植物6个种同工酶、可溶性蛋白亚基及数值分类研究,对云南是茶树原产地均是认同的。

 



4、云南大茶树

 



       如前所述,1824年英人勃鲁士在印度阿萨姆发现类似野生大茶树并以此作茶原产地的依据。其实,云南的大茶树(包括野生的)资源,不仅是中国产茶省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种类最多的,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现将云南大茶树的发现和大茶树的两种主要化学成分研究分别介绍如下:

 



(1)云南大茶树的发现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开展和深入,云南即相继发现许多野生或非野生的大茶树,其中有4株是迄今世界还未见过的既古老又特大的大茶树,现按发现年代介绍如下:

 



        ①南糯山大茶树:1950年由苏正在西双版纳勐海县南糯山半坡寨发现的“茶树王”。该树位于海拔1100米的茶树林中,树高9.55米,树幅10米,主干138厘米,叶长宽15X6.3厘米,树龄800余年。是栽培型茶树。自发现以后,当地即建亭于其旁,称为“茶树王”,并进行保护管理,供国内外游人观赏(参见附F1一1)”。

 



       ②巴达大茶树:1961年由当地农民发现,位于勐海县巴达乡大黑山密林中,距中缅边界约7~8公里,发现当时,树高达32.12米,为野生大茶树,树龄约1700年,就树高和树龄而言,在山茶属植物中堪称世界第一。本书作者陈兴琰;张芳赐、陈国本等8人曾于1978年3月在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和当地少数民族干群的帮助下进行实地调查和访问(参见附FI——4)。大黑山是次生原始森林地带,海拔约1500米,山势陡险。热带气候,土壤红棕色,土层厚,腐殖质多。该树位于山脊的东南坡上,周围古木参天。胸围和根颈均为2.9米,根颈处有三大分枝,直径分别为30、30、60厘米,离地1.5米处有5个分枝,其中有一分枝只剩下一桩。由于前几年狂风吹折,树的主枝已断,现树高为14.7米,分枝密度中等,上部枝条有少数枯萎。新梢节间长3~6厘米,平均4.9厘米。叶片着生多数水平,少数下垂,锯齿浅疏,近叶基五分之二处光滑无齿,叶缘外卷,叶尖渐尖,叶脉8~11对,主脉明显,叶色深绿,有光泽,富革质,叶面平,叶形椭圆,成熟叶片平均14厘米,变幅12~17厘米,叶宽平均6厘米,变幅5~7厘米。芽粗壮而长,苞片微红色,嫩芽光亮无茸毛,色黄绿,萌芽期三月上旬。据当地群众反映,在这一带密林中,已见到的还有9株同一类型的野生大茶树。据后来鉴定,属大理茶种。

 



        ③金平大茶树:据1976年红河州外贸局报导,在该州金平县城关水平大队老寨生产队海拔2000米的原始森林中发现成片大茶树,其中大者树高17.9米,树幅10.7米,主干直径86厘米,分枝处离地高2米.叶椭圆,叶长宽为12.5×5厘米,叶面平展,叶色暗绿.茶果直径5~6厘米,扁圆形,果柄短,壳特厚(参见附F1—7)。另外,该县十里村和红星村山林中也有发现。

 



       ④邦崴大茶树:1991年3月思茅地区茶叶学会根据群众反映发现,该树位于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旁的西北坡地里,海拔1880米。1992年10月中旬由云南省茶叶学会等5个单位联合在澜沧县召开“澜沧邦崴大茶树考察论证会”,会上经专家组在思茅地区茶叶学会考察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测量,取样观察,茶样品尝,讨论分析后所整理的考证资料摘录如下。

 



        邦崴古茶树为乔木型大茶树,树姿直立,分枝密,树高11.8米,树幅8.2×9.0米,根颈处干径1.14米,最低分枝高70厘米,一级分枝3个,二级分枝13个(参见附F1—3)。叶片平均长13.3厘米,宽5.3厘米,叶形长椭圆形,叶尖渐尖,叶面微隆,有光泽,叶缘微波,叶身平或稍内折,叶质厚软,叶齿细浅,叶脉7~12对,叶背、主脉,叶柄多毛.鳞片、芽叶、嫩梢有毛。芽叶黄绿色,节间长3.7厘米,花瓣平均2.3×1.5厘米。雌蕊高于雄蕊,花丝平均173枚,柱头多为4~5裂,花柱平均长1.34厘米。子房多毛.萼片5个,平均4.3×4.3毫米,绿色、外无毛,边缘有睫毛,内有毛。花梗长平约1.34厘米,苞痕2~3个。果径平均2.8~2.5厘米,果形扁圆或肾形,果皮绿色有微毛,外种皮上除有胚痕外,还有一下陷的圆痕。抗逆性强。现场只发现少量斑毒蛾和茶籽象甲。未有冻害或旱害发生。适制红、绿茶,当地群众常年采制,品质良好。绿茶(春茶炒青样),经品尝,滋味鲜浓。综合树形、叶片、花果形态,初步认为,邦崴大茶树既具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特征,又具有栽培茶树芽叶、枝梢的特点,是野生型与栽培型之间的过渡类型,属古茶树,可直接利用。

 



       此外,树高在10米以上的,还有苏湖大茶树(勐海县),曼宋大茶树(勐海)、振太大茶树(景谷县),镇康大山茶(镇康县)、香竹箐大茶树(凤庆县),师宗大茶树(师宗县),昭通高树茶(大关、绥江、盐津等县)等,举不胜举。与此同时,我们通过1986年一1992年以来的云南茶树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对云南大茶树种类之多和分布之广,更有了新的认识。例如,我们以云南茶组植物形态数值分类系统划分的厚轴茶亚系的12个种和大理茶亚系的7个种,其模式标本都属于大茶树的范畴,在茶亚系I和Ⅱ的10个种以及23个新类型中也有不少是大茶树。


TOP

(2)大茶树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儿茶素和氨基酸


巴达大茶树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典型野生茶树。陈兴琰等于1978年3月在勐海考察大茶树时,曾采集了巴达大茶树、南糯山大茶树、双江勐库种的芽叶蒸青标本,并与贵州习水大树茶、湖南江华苦茶、福建安溪苦茶比较,进行了5种儿茶素和多种氨基酸含量差异的研究。


茶叶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各种儿茶素和各种氨基酸,是构成茶叶品质的主要物。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的研究表明,茶树个体发育的最初阶段和起源较古老的茶树,其儿茶素的组成都是简单儿茶素占多数,随着茶树个体发育的增长和茶树系统发育的进化,便强烈地合成复杂的酯型儿茶素。茶树起源于山茶长期进化的结果,山茶植物的儿茶素组成也比较简单。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利用茶树叶片儿中儿茶素的含量的组成,及其儿茶素中各种类型间的比例来研究茶树的进化。也是一种手段。


作者采集巴达大茶树、南糯山大茶树和勐库种茶树的芽叶进行固定后,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生理生化研究室分析各种儿茶素,其结果如果1.4。


根据表1.4的分析可知,上述四种茶树的儿茶素组成的差异是极其明显的。

TOP

楼主辛苦啦,喝杯茶

TOP

不同茶树的儿茶素含量和组成


(单位:mg/g)














































样 品


儿茶素


巴达大茶树


南糯山大茶树


双江勐库种


习水大树茶


L—EGC


4.25


4.62%


3.81


2.67%


1.14


0.63%


30.87


14.14%


DL—GC


12.93


14.05%


14.01


9.82%


12.60


6.99%


19.52


8.98%


L—EC+DL—C


25.21


27.38%


25.91


18.15%


24.57


13.64%


16.40


7.55%


L—EGCG


48.42


52.60%


82.07


57.50%


105.69


58.66%


132.47


60.96%


L—ECG


1.25


1.35%


16.92


11.86%


36.17


20.08%


18.19


8.37%


儿茶素总数


92.06


100%


142.72


100%


180.17


100%


217.31


100%



注:1、巴达和南糯山大茶树的鲜叶是一芽二叶,双江勐库种和习水大树茶的鲜叶是一芽二叶。

TOP

2、双江勐库种鲜叶采自勐海茶科所茶园,习水大树茶鲜叶采自湖南农学院引种园。


第一,儿茶素的总量以野生型的巴达大茶树最低,普通栽培的双江勐库种最高,南糯山大茶树是居于两者之间。如以巴达作为100,则南糯山为155,双江为196。


第二,复杂的酯型儿茶素(L—EGCG)是茶叶中的主要儿茶素,这种儿茶素在四种茶树中,均占总儿茶量的50~60%之间,但从绝对量看则差异很大,以巴达作为100,则南糯山为170,双江为218,习水为274,这是巴达大茶树儿茶素总量低的主要原因。


第三,简单儿茶素(L—EC+DL—C)的绝对含量在四种茶树中,除习水偏低外,其它三种差异不大,但它在各种儿茶素所占的比例中,则野生型的巴达大茶树显著大于其它茶树,巴达占27.38%,南糯山占18.15%,双江占13.64%,习水只占7.09%。


第四,贵州习水大树茶的儿茶素总量是四种茶树中最高的,复杂儿茶素(L—EGCG)含量最多,所占的比例亦最大,而简单儿茶素(L—EC+DL—C)则恰恰相反,但表没食子儿茶素(L—EGC)的含量和比例却特别高。因它的鲜叶采自湖南农学院的引种园,尚有待于原产地采来的材料进行分析后才能进一步校正。


不同大茶树的氨基酸含量和组成。迄今还没有分析过。作者采集了巴达大茶树、南糯山大茶树、双江勐库种、江华苦茶和安溪苦茶五种茶树的芽叶固定后进行分析,其结果如表1.5。


不同大茶树各种氨基酸含量


(单位:mg/g)

















































































样品



氨基酸


巴达大茶树一芽二叶③


南糯山大茶树一芽二叶④


双江勐库种一芽二叶⑤


湖南江华苦茶一芽二叶⑥


福建安溪苦茶一芽二叶⑦


亮氨酸及其它 Y


94.90


4.69%


32.20


2.21%


31.00


1.72%


43.00


4.85%


22.90


3.19%


苯丙氨酸及其它X


184.32


9.21%


66.85


4.59%


46.88


2.60%


47.00


5.30%


42.00


5.84%


茶氨酸 V


666.38


32.94%


683.78


46.95%


695.40


38.55%


320.59


36.15%


284.38


39.57%


丙氨酸及其它U.T


240.63


11.9%


174.27


11.97%


237.84


13.19%


118.08


13.32%


104.51


14.54%


谷氨酸 S


81.37


4.03%


51.50


3.54%


77.44.29%


35.23


3.97%


33.40


4.65%


丝氨酸,


天冬氨酸 R


293.26


14.50%


260.54


17.89%


289.16


16.03%


188.06


21.21%


140.86


19.60%


精氨酸 Q


90.04


4.45%


72.61


4.99%


79.89


4.43%


41.20


4.65%


32.20


4.20%


天冬酰氨,


组氨酸P


153.51


7.59%


71.03


4.88%


154.80


8.58%


61.09


6.89%


42.40


5.90%


赖氨酸N


216.08


0.68%


43.75


3.00%


191.33


10.61%


32.50


3.67%


18.10


2.52%


合计


2022.49


1456.53


1803.71


886.75


720.75


注:本样品由湖南农学院王增盛、陈国本同志分析(以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仪定量测定)




从上表测定表明,不同大茶树主要氨基酸的组成是相似的,但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及所占的百分比则有较大的差异。


从各种氨基酸的含量来说:第一,合计的含以巴达大茶树最高,两种苦茶树特别低;第二,亮氨酸和苯丙氨酸以巴达大茶树最高;第三,茶氨酸的含量,巴达、南糯山和双江相近似,比两种苦茶的含量高出一倍多。


从各种氨基酸的百分比来说:第一,茶氨酸所占的百分率以巴达大茶树最低,丝氨酸和天冬氨酸亦然;苯丙氨酸所占的百分率则恰恰相反,以巴达大茶树最高。第二,丝氨酸和天冬氨酸所占的百分率以江华苦茶和安溪苦茶最高,而云南的三种茶树则较低。


综上所述,巴达大茶树、南糯山大茶树、勐库栽培种、习水大树茶(与桐梓大树茶同类)和两种苦茶均具有它们的典型性.其中巴达大茶树是迄今已发现的古老而又原始的野生大茶树。因此,如果说云南大叶种茶树比之阿萨姆变种和掸部变种以及其它栽培茶树在起源上较古老,并作为茶树原产地依据之一的话,那么,现在可以进一步证明,巴达野生大茶树更是云南大叶种的原始型,而云南西南部的原始森林地区可能是茶树原产地的牛心。茶树从它的起源中心迁移过程中,在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生态特征和形态特性以及新陈代谢都起了变化,当向北迁移至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就演变成为中小叶变种的茶树;当向南迁移至冬季气温温和而夏季炎热的地区就演变成为阿萨姆大叶变种和掸部大叶变种等的茶树。


TOP

 

5、茶的传播历史及栽培茶树叶片大小的演化

 



       从茶的传播历史和中、小叶种茶树的演化也可验证云南是茶树原产地。



(1)茶的传播历史

 



       茶的传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茶树繁殖资源,以茶籽为主;二是供饮用和药用的茶叶,以商品茶为主。传播的方式也有两种,一是自然传播,这是自茶树出现以来至人类出现以前时期的主要传播方式;二是人工传播,这是自人类出现以来至现在的主要传播方式,经历的时间虽短,但传播效果却远非自然传播所能比拟。

 



       从茶的传播历史发展阶段看,大致可划分下列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出现原始茶树以来到当地有了人类,但又未开始农耕以前的远古时代。这个阶段主要是依靠自然传播茶籽和花粉。一般是经由水土流向或鸟兽把野生茶树种子和花粉带走他方,从而逐渐扩散到原产地的周边地区。以后有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南盘江、元江、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传播和扩散的范围就更大。由于这段时间长达几千万年,地势、地貌的变迁也特别激烈,因此,云南的周边地区,.如现在的泰国、缅甸、越南、老挝、广西、贵州、四川、西藏察隅等地,甚至柬埔寨和印度萨地亚地区的茶树都是由云南自然传播出去的。

 



        第二阶段是自原产地的农人进入农耕以后至唐代以前的近古时代。这个阶段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从自然传播为主向以人工传播为主转变的时期。传播的内容也扩大至茶籽、成茶、栽茶、制茶、饮茶的技艺。扩散的地区主要是中国范围内的热带、亚热带,特别是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各省,即长江以南的省份。但茶树分散,产茶不多,主要供上层人物和僧侣饮用。由于茶区不断向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推移,茶树也由原大叶型经过长时间的驯化,逐渐形成中叶型和小叶型的栽培茶树,以适应中国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在此阶段,还有一段历史可能对茶树原产地的茶叶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值得深入探索,即三国时代孔明部队七擒盂获的故事。在此过程中,孔明的部队曾在西双版纳对少数民族大力宣传栽茶和饮茶的好处,使当时当地的普洱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一直到现在,西双版纳的群众对孔明仍然十分尊敬,可惜具体事实缺乏文字记载。在另一方面,原产地的大叶茶树也继续向周边地区,如泰国、缅甸,越南扩散。其传播路线,可参考云南原始稻的传播路线。

 

 



      有关原始稻起源的研究,近二十年来,许多考古专家认为,原始稻也起源于云南,并非起源于印度或日本。据《人民日报》1992年12月13日第8版载《先于丝绸之路的稻米之路》一文报导:“云南原产稻与现今世界各国栽培的稻谷有亲缘关系,并公认云南是稻谷发源和演化变异中心。最早种稻谷的农民是居住在云南的百越民族。并且找出稻谷由此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路线是沿澜沧江、怒江、红河向东向南传至珠江流域的闽粤、浙江的吴兴和越南的雉越;向西跨山河越到缅甸及印度;之后,随着物资及文化交流,又传到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再由上述地方传到欧美及世界各地。”上述稻谷传播路线,只要根据本世纪80年代初期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6800年前的炭化稻谷一事来看,这条传播路线应是距今7000年前就早已形成,所以也可能是在第二阶段云南茶树传播至华东路线之一。

 



       第三阶段是从唐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近今时代。这个阶段主要是人工传播。由于茶区扩大传播路线也多样化了。其一是,原茶由云南东北向贵州西部发展后,通过贵州转向湖南与广西接壤的城步、绥宁(湘西)和资源、龙胜(桂东北)扩散至粤、闽,现在的湖南城步洞茶和广西龙胜大叶种与云南大叶种的亲缘关系仍较密切;其二是,原茶由云南北部向四川东部发展后,再通过四川,向湖北的恩施、鹤峰和湖南的石门,安化等地至长江中下游各省;其三是,由四川北移向陕西南部和河南南部发展。这几条传播路线,从李斌撰的《茶树染色体组型分析》一文中《茶树品种演化关系图》可以得到证实。另外,在这个阶段的传播内容也不限于茶籽和成茶,而且扩展到栽茶、制茶、饮茶艺术和茶具等,使茶叶成为全世界无酒精的三大饮料之一。

 



       现在全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种茶,茶区已扩展到北纬45度以南,南纬34度以北的广大区域。在此阶段,中国茶传人日本最早,据记载,唐朝日本曾派多批僧人来中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习,僧人最澄、海空分别于公元805年和806年从中国带回茶籽播种于日本。到公元1191年,僧人荣西禅师又从中国带回茶籽,播种于日本肥前的背振山,其后僧人高弁(明惠上人)将荣西第二次带回的种子播种于山城的拇尾,继后又移植至宇治及其他地方,这样就逐渐在日本东部各地广泛栽培起来。这是日本茶树栽培的开始和由来。荣西禅师著有《吃茶养生记》一书,全是用中国文言文写的,是日本第一部著名的茶书。他们从中国得到的丰富茶文化资料,结合日本的饮茶习俗,到15世纪初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茶道”仪式,流传至今。

 



       中国茶叶向其他地区的传播,还可追溯到唐代(公元618--907),当时阿拉伯商人在中国购买丝绸、瓷器的同时,也常常带回商品茶,远销波斯(即今伊朗)等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1405—1433),把茶叶传往南洋和波斯湾。十六世纪初,葡萄牙海员从中国带回茶叶。十七世纪茶叶先后到荷兰、英国、法国,以后又相继远销到德国,瑞典、丹麦、西班牙。十八世纪喝茶已风靡整个亚洲。与此同时,茶叶又同美国移民一起到达美洲新大陆,美国也开始风行喝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