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世人常被忌妒的心所障碍,宁可受妒火的煎熬,不肯随喜称赞,这就好比:别人放光时,自己偏偏闪躲到一个阴暗恶臭的角落。这是多么不幸的可怜人!
第六个大愿王是「请转法轮」。请转法轮就是请善知识讲演佛法。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内心常常都运转着佛法。用佛法的轮子碾平一切的烦恼,这是请自己内心的佛来转法轮。欢喜菩萨也很会运用时间来听佛法的录音带,即使是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她都能够常常在内心起用,运用自如。很多人内心常常生烦恼,好像在内心常常转着垃圾车,而她是常常转着法轮,让自己让别人都很欢喜。她虽然是小时候没有读书,可是她却会教导生烦恼的孩子说:「我们要有大爱」,要有伟大的爱来原谅别人。
十大愿王的第七是「请佛住世」。原来表面的意思是请求佛陀,请求菩萨、善知识能够常住在世间。而深一层的意思,是当我们内心的贪念、生气、愚痴,这些烦恼生起来,可以说是我们内心的佛灭度了;而如果戒定慧生起来的时候,就是佛又出世了。所以请佛住世,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我们平常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就容易起贪心,处处都不明因果。而他们邻居的一位老太太告诉我说:「她认识欢喜菩萨将近四十年,从来没有看过她生气,随时看到她都是笑嘻嘻的。」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可以说我们的欢喜佛、慈悲佛就灭度了。而她的欢喜佛能够常常住世。她不起贪嗔痴常常保持佛在心头,这就是「请佛住世」的大愿啊!
第八个大愿是「常随佛学」。就是经常跟随佛学习,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欢喜菩萨她只要听到一句佛法,她就会尽心尽力的去把它实行出来。十年前听到的一句话,她都可以力行不断。以前我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常常听">常常听ersonName>老师说:「会讲的人不如会听的人;会听的人不如会做的人。」她就是个会认真去做的人,而且做得非常的欢喜。
第九大愿是「恒顺众生」。每一个人都有对自我的执着,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的,所以不肯顺从别人。恒顺众生就是要转变,消除掉我们自我的坚固执着。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好,但是一开口就是拂逆别人的意思,一开口就和人唱反调,好像要唱反调才能够表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筹,其实只有表现自己的「我执」坚固,没有包容性。菩萨的心很柔软,包容性很大,就像海能够容纳百川,也能够随顺众生,来调柔教化众生,因为随顺就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能够随顺众生、教化众生。欢喜菩萨就有这样的特色,她的心地、言语都非常的柔软,让大家都欢喜接受。
十大愿王的第十是「普皆回向」。就是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同生极乐国,一起都成就佛道。可能她是宿世修来的善根,因为她还没有机会听到华严经十大愿王,但是她在生活中,就靠着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把这些都实行出来。
我们再讲到娶媳妇。本省习俗,有人娶媳妇很麻烦,他们却很简单。欢喜菩萨说:「我只有向亲家说,我们在一起就是有缘,一切只要你们欢喜,我们就欢喜。」婚事就这样讲成了。在场听到的人就问说:「你只去亲家府上一趟,就都办好了吗?」她很天真的说:「我只有打一通电话去说就好了。」「还有因为媳妇刚刚从研究所毕业,还没有上班,我就请亲家不要破费多买东西,一切等她嫁过来了,我再带她去买就好了。」大家听了都笑起来,她的作风和一般人相反。一般人喜欢对方嫁妆愈多愈好,但是她不这样想,她正好相反,但是相反得很妙,而且简单好用。
曾经有个做婆婆的,向她抱怨自己的媳妇是如何如何的不好,又如何不好。她就劝她说:「我们做婆婆的,也不要感觉自己比较大,大家调整调整,都一样大,就没有烦恼了。」(台语:别感觉自己「卡大」,大家调互平大,这样就没烦恼了。)她三言两语正好表达了佛平等心的智慧,她并不认为自己当了婆婆就比较大。但是她对公婆,却不是将自己抬高与公婆平等。她对待公婆就像在侍奉佛祖一样。这份谦卑孝顺正显现了她的伟大,美德大,佛性开发大!我们所以会有烦恼,就是因为觉得自己很大,别人应该尊重我,别人应该为我想。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烦恼。其实所谓的大,应该是能包容的,能够包容对方,这样才是大。能够原谅对方才是真的大。大家都喜欢自己被尊大,如果人非比大不可的话,应该比肚量大、慈悲大、志愿大、耐力大;而不是比看看谁的脾气大、贪心大、傲慢心大。其实越能谦容恭敬的,越是佛性开发程度「大」,越像佛,越伟大。
很多人都很羡慕欢喜菩萨很有福气,所以娶到很好的媳妇,每天一早都能让婆婆安心在楼上佛堂拜佛,而自己把素食的早斋都做好,清洁工作做好。但是我们回溯过去来看,就知道因果丝毫不差,她现在有很好的媳妇,是因她曾是好媳妇,欢喜菩萨是如何孝顺她的父母和公婆呢?她真的是把公婆当作是未来佛,当作是佛在侍奉的。据说她婆婆年纪老了,行动比较不方便,欢喜菩萨的身材才不过一百五十公分那么秀气,而她能够背着婆婆上街,到婆婆高兴要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