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养生行气诸法

养生行气诸法

 


养生行气诸法

  行气是养生的重要方法。行气包括呼吸和体内真气运行两个部分。对常人而言,体内真气的运行,是身体自主控制的,是人为不能控制的。我们修炼要做的就是通过调神、调息,达到人为控制体内真气的运行的目的。养生导引上有多种方法。而且我们还会把行气和观想结合起来运用。


行气法


 


行气,即吐故纳新,引纳清气,吐出浊气,使真气运行,则身太和;而正气存内,邪不叮干,又防治兼擅其,可以延年益寿。所以“老子曰:长生之道,惟在行气养神,吐故纳新口”(《墨子闭气行气法》)《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引刘君安亦说:“食生吐死,可以长存”。谓鼻纳气为生,口吐气为死也。凡人不能服气,从朝至暮,常习不息徐而舒之,常令鼻纳口吐,所谓吐故纳新也。《服气经》曰: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后至夜半为死气。常以生气时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则身神具,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则华盖明,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干人也”。这里对吐纳的含义、方法、功效,都讲清楚了。吐纳有生死之气,具体所指有二:一指吐与纳,是入生出死;二指时间,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从日中后至夜半,为死气。吐纳的基本功是“闭气不息”。《道枢·内德篇》讲得很具体:“闭气者,自一至十,以心默数之,九九而止。闭气者,非闭噎其气也,乃神定气和,绝思忘虑,使鼻之息悠悠然,若有若无”。 “不息”者,是以鼻纳气,鼻日久闭,下使息出,至闷极之时,才从口三嘘而长细引出。简要来讲,就是鼻纳口吐,要徐而舒之,纳气多,出气少极轻微,不使自闻气息出入之声,名之为“长息”。在吐纳之时,还要瞑目握固,宁神守气。


  又如《太上老君养生诀》说:“玄牝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言口鼻为天地之门户,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 每日面向午坐,展两手十膝上,徐徐按捺支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谓吐故纳新是也。每引气讫,闭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手左拓右拓,上拓下拓,前拓后拓。取气之时,意想太和元气,下入毛发际,流于五脏、四肢,皆受其润,如山之纳云,如地之受泽。若气通,便觉腹中汩汩热转动。若得十通以土,即觉身体润怿,面色光泽,耳目聪明,令食有味,气力加倍,诸疾去矣,(《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诀》,文字参《摄生纂录》)。这对吐纳的方法,讲得更具体。行功姿式,上文是取卧引。这里补出坐引,如有必要,站立亦可进行。上文单言吐纳,这里补出吐纳可与导引、存想相结合,其法就更全面。


 


《太清调气经》又作了进步的解释,如云: “凡调气者先须依门户。依门户者,鼻为天门,口为地户。常从鼻入口吐,即为顺气,口入鼻出,即为逆气;逆气即壅,顺气即宣通,依阴阳分理也。既知门户逆顺,阴阳分理,必须依此修行,无问行、住、坐、卧,鼻常引纳,口常呵吐;引则纳清,吐即出浊;浊者,因五脏而出之。何为五脏有浊气?为食五味。五味者各一脏,每脏浊气,皆同出于口。又,六腑之气,同凑一门,众秽所冲,合成浊气。既有浊气,如何察知?凡夜睡皆缘口合,则五脏气塑塞,即在喉中,每至睡觉时大开口,察量即有荤秽之气,自不堪闻,因此察知,即知气浊恶也”。


  并提出一个权宜措施,谓“调气一依门户,出入或多,即恐喉中干;如觉干,即合口任鼻中出入,即口中生津,喉中润漱取咽之”。这种口中浊气,是就平时而言,如果以吐纳疗病,则吐浊尚能吐去邪气、病气,身中恶浊之气,饮食醉饱之气。

  在《诸病源候论》,吐纳形式较此为多,盖是结合病情实际而论的。如单云:“以鼻纳气”,或“以鼻纳气,复以鼻出之”,或“以鼻纳气,徐吐出气”,或“以口徐徐纳气,以鼻出之”,或“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等等,这是针对不同病情,或行气要求的活用,而总的情神,都切近于上文所论,可以结合起来进行解释,理解吐纳行气的精意。

  服内气或胎息,亦言吐纳,不过鼻引口吐,细微满即闭之,以闭气为主,要闭使足心汗出(见《张果先生服气法》)或者是在胎息之前,先吐纳二五过,令无结滞(见《胎息口诀》)。而喘息则在周身毛孔,在脐中,口鼻却无喘息了(见同上)《胎息歌》云:“鼻口非呼吸,方为真胎息”。


  行气的具体方法,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即详加叙述,如云:“导引(行气),枕当高四寸,足相去各五寸,手去身各二寸,解衣被发,正偃卧,勿有所念,定意,乃以鼻徐内气,以口出之各致其脏所,竟而复始,欲休先极之而止。勿强长息,久习乃自长矣。气之往来,勿令耳闻鼻知,微而专之,长遂推之;伏兔股胻,以省为贵。若存若亡,为之百遍,动腹鸣气有外声,足则温,得成功;成功之上,何疾而已”。这里对行功的姿式,松静自然、行气方法,又急气合一,气之出纳,又微而专之,以及成功的标志等,都一一讲明了。

  还进一步指出,行气有虚实补泻,有病在上、中、下二焦的各种做法:“诸欲导引(行气),虚者闭目,实者开目。以所苦行气,不用第七息。止,徐徐往来度二百步所,却坐,小咽气五六。不差,复如法引,以愈为要。”

  若“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病在脐下者,去枕。以口纳气,鼻出气者,名曰补;闭口温气咽之者,名曰泻。”(《太清导引养生经》)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更指出,行气要求,当上虚下实如云:“行气之法,少食自节,动其形,和其气血,正体端形,心意专一,固守中外,上下俱闭,神周形骸,调畅四溢,修守关元,满而足实,因之而众邪自出”“心意专一,固守中外”,即是虚其上;“修守关元,满而足实”,即是实其下。真如老子《道德经》所谓:“虚其胸,实其腹”。上虚则清静无为,不受内外杂念所干扰;下实则丹田充实,能够神周形骸,调畅四溢,经脉气血调和,扶正以逐邪,这就“因之而众邪自出”。正惟如此,在吐纳行气中,反复强调要纳气归肾,充实丹田元气。因为下丹田是“五脏六府之本”,“十二经脉之根”, “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守邪之神”。《太极祭炼内法》并解释说 “名曰丹田者,谓出生金丹,造化之田也。”所以打田充实,则元气充足;元气充足,则自能延年益寿,辟却百病。这点应加意重视。

 

  如何能够众邪自出,还有一种方法,“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气至时,便自消矣。”这就是说,行气尚须与存念相结合,引气往攻之,则效果更佳。

  《诸病源候论》作了更具体的规定,并为书中所有行气诸条,作出总的交代,均须按此要求,严格去做,才能符合法度。如云:法取正身仰卧、两手握固,“安心定意,调和气急,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好调和,引气吐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急六息一出之为一息。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

  “不用食生菜及鱼肥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惟须向晓清静时,行气大佳,能愈万病'((13)条)

  这里明确了许多具体问题:第一是行功姿式,首选是仰卧位,如果病情需要,坐位、站立亦可进行。姿式选定后,要宽解衣带,全身放松,使气易行。同时舒展四肢,使气能遍行全身,敷布阳气。第二要两手握固,闭守儿气,不使逸出;亦是闭固关防,邪气百毒不能浸入。两脚亦竖趾,并以意念守住,引气使能下。 第三集要神虚心,专意念气。第四漱醴泉,多咽唾,润养上部,灌溉五脏。第五吐纳行气,先行调气,以口徐徐吐出腹中浊气,以鼻引入清气,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待气调和,而后引气吐气;吐纳要极轻极缓,听不到有呼吸之气的出入之声。同时心心相应,意气合一,送气卜行,从脚趾头而出。这样就是行气一息的全过程。第六行气息数(亦称“通”、“遍”、“过”等),引气五息六息。一出之为一息。以纳气为重点、纳多出少。总数从一至百,越多疗效越佳。第七是禁忌,第八是行气最佳时间及其效果。

  尚须注意,行气往往与存想相结合,即以意念引气运行,如“专意念气”,“每引气、心心念送之”。又如《诸病源候论》卷第一偏枯候养生方导引法的:“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卷第二十七白发候养生方导引法的:“思心气上下四布,止赤通天地,自身大且长”等等都是其例,再参阅存想一章,能够更知其详急之,行气有个关键问题,即《灵剑子引导子午记》所说:“心无外缘,以神驭气口。”心无外缘,则无物欲的干扰,能够心意专一,将元气守于丹田;而真人是以神为车、以气为马,终日行之而不失,如此则上至泥丸,下达命门,二境相通,可救老残。

  吐纳行气,尚有外气与内气之分。外气、即呼吸自然之气内气,谓服目身中元气。最早时期的行气,是引外气,称为呼吸太和,如赤松子、宁先生、彭祖、王子乔等导引行气,大多是引外气;胎息则自晋以后才盛行。如《抱朴子·别旨》,才明确分别,谓常以生气时,以鼻引入口吐,此非胎息元气,是服其粗气也。粗气在腹,与元气不同居也。粗气是喘息之气也。元气,不随粗而出入,则无有待气生死之时也”。这时,对气的作用,已有抑扬,贬外气为粗气,誉元气为“胎精固神”。

  许旌阳《灵剑子引导子午记》亦云:“服气须分内外,辨清浊,别咽喉。不分内外,则吸邪气,不辨清浊,则无分两,不别咽喉,则不入胃院”。

  “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闻其气出入之声;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著鼻口之土,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候也。渐习转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夫行气当以生气之时,勿以死气之时也。故曰仙人服六气,此之谓也。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其从半夜以至日中六时为生气,从日中至夜半六时为死气;死气之时,行气无益也”(《抱扑子·释滞》)。“若天阴雾露,恶风猛寒大热时,勿取气也,但闭之”(《养性延命录》)。这是引服外气具有代表性的记载。

  至服内气,如《太清调气经》云:“夫服气者,先以无思无虑,绝缘息念,即兀然和气自至,因而咽之、各归其位,无所不定。……服气,初须少服为通畅,所以候百毛孔开,每闭气,无所不发,汗遍身,顿服千气,亦不塑滞”。

  又,行气诀曰:“医丹田后脊二穴通脊脉,上达泥丸;泥丸脑宫也。每三连咽气,则速存下丹田中。所纳得元气,以意引之,令入二穴,因想见两条白气,灾脊双引,直上人泥丸,薰蒸诸宫,森然遍下,毛发、面部、颈项、两臂及手指,一时而下,入胸至中丹田;中丹田心也。灌注五脏却历入下丹田至三星(阴茎与两睾丸),遍尻经髀膝胫裸,下达涌泉;涌泉足心也。所谓分一气而理,则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之义,亦犹天地有泉源,非雷霆鼓动,则气不能润荡万物;人身有津液,非咽漱则无以溉五脏,发其光彩;还精补脑,非交会则不能通而上之;咽服内气,非叶纳即不能引而用之。是知回荡之道,运用之理,所以则天法地也。想身中恶浊结滞,邪气瘀血,被正荣气荡除,皆从手足指端出去,谓之散气,即展手指,不须握固,如此一度,则是一通,通则无疾,痞则复调之使平,平则复鼓咽如前也” (《嵩山太无先生气经》,文字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法》)。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大威仪先生玄素真人用气诀》更云:“正身仰卧,四平着床,枕高与低与身子,两手握固,展臂,离身四五寸,两脚亦相去四五寸。然后鼻中息收,即口鼻俱闭,心存气行遍身,此名运气。如有病,即心存气偏注病处,如气急,即鼻中细细放通患,口不开,候气息平。还依前法闭之,摇动两足指及手指并关节,以汗出为度,此名气通,即徐徐收身侧卧,拳两脚,先左边侧卧,经十息,即转右边侧卧,亦十息,此名补损。”

  这样,对服内元气的方法、要求和功成标志,都详备了。

  《太清服气口诀》并有“分别外气元气诀”,谓“元气与外气,都不相杂。若咽生气(外气)入,须臾即从下泄出去,不得停肠中。若运(元)气得应,在头脑中,头脑中热气上,运向脚,亦如之。若先运阳气,即觉脚先冷而后热。何故如此?缘阳气排阴气出,所以如此。如先运阴气,亦阳气先出,脚如火热,然后始脚冷。他皆仿此”。以上所述,虽仅略举一二,而对于《病源》导引行气的具体运用及其作用的理解。有很多帮助。

TOP

闭气法


  小时候挨过打的人都知道,要想不疼,要咬紧牙关,要闭气。


  闭气法主要用于攻病。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说:“以我之心,使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何往而不愈哉!”练功至有气感者,若有疾患,以意运气,攻其所患,可不药而愈。《养性延命录》云:“凡行气欲除百病,随所在作念之,头痛念头,足痛念足,和气往攻之,从时至时,便自消矣。时气中冷,可闭气以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太清调气经》等谓行气攻病者,仰卧,展手,先调息服咽,然后闭息,意念病处,息极缓缓吐出,汗出而止。《王说山人服气新诀》云:若病在上,以意驱之令下;若病在四肢及左右侧,以意驱之,不宜闭气。《姑婆服气问答法》云:鼻塞、眼热不明、流行黄病、疟疾,可运心肝间凉气上头以攻之,即愈。服气类道书中,言此等治病方法颇多。

  闭气也是长生之术,彭祖“常闭气内息,从旦至中,乃危坐拭目,摩搦身体,舐唇咽唾,服气数千,乃起行言笑。其体中或瘦倦不安,便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心存其体,面(明钞本面上有头字)九窍,五脏四肢,至于毛发,皆令具至,觉其气云行体中,故于鼻口中达十指末,寻即体和。”(语见《云笈七签·服气疗病》)、《云笈七签·行气》 、《太平广记·神仙传》)。

  《周易参同契》则说,“呼吸相含育,伫息为夫妇”(29)。“相含育”可以理解为含育人身的功能,了解人身的功能,掌握人身的功能。伫(音住)意为久立而等待,也为贮积。息为生息。呼吸之交,要停顿片刻,贮积生息,是谓伫息。伫息也就是闭气。通常只要片刻既可。在修炼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呼吸细、长、圆、远,最高标准是置鸭绒于鼻前,而鸭绒不动,称做“胎息”。可治疗的过程中,则要掌握一定的频率,通常我们说“闭气不息九通”,即数九个数。我们这里所讲的闭气法,属于疗病的方法,闭气时间要根据病症、病情确定。

  《服气经》云:“常以生气时正偃卧,瞑目握固闭气不息,于心中数至二百,乃口吐气出之,日增息,如此则身神俱,五脏安。能闭气至二百五十,则华盖明、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千人也。”尚有很多类同记载。《道枢·内德篇》更提出闭气的具体要求(见前行气法论吐纳)可以参阅。闭气又能攻病,即闭气攻病法,《太清导引养生经·王子乔八神导引法》即已详述,如云:“闭气治诸病法,欲引头痛者,仰头;欲引腰病者,仰足十趾;欲引胸中病者,挽足十趾;引臂病者,掩臂;欲去腹中寒热诸不快,若中寒身热,皆闭气张腹。欲息者,徐以鼻息,已复为,至愈乃止”。《太清调气经》作了更具体的讨论,如云:“如有苦处,可入静室,仰卧熟调气,展手及足,各相去四五寸,仍须卧处厚软,冬月暖盖被,静心坦然,即便咽气,咽气毕,即闭之,口鼻不动,以心念所苦之处,以意注想攻之,气极而吐之,吐讫,复咽气、闭气。每闭初吐后气粗急、可调气六七下。气即调顺,又更闭气,想念攻之,或十攻,或二十攻,或三十五十攻之,觉所几处汗出通润即止。如未可,即每日五更、或夜半、或昼日,频意攻之,以差为限。如病在左手,闭气注想直入左手;在右手,直入右手;如在头,直上头,分明见验。方知心能使气,气意相从,其应如神,”(文字参《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养性延命录》更有实验,如云:“导引闭气以攻所患,必存念其身、头面、九窍、五脏、四肢,至于发端,和气往攻之,皆令所在之处,觉其气云行体中,起于鼻口,下达十指末端、则澄和真神,不须针药灸刺。如时气中冷,可闭气以取汗,汗出辄周身则解矣”。《病源》的作者运用各家之说,对临床应用和具体攻法,又有发展,多处提出“不息九通”、“闭气攻之”,其闭气攻病灶的理论渊源,则是一贯相承的;而熟悉诸家之说,则对条文的解释、作用和意义,亦更明晰。

TOP

 


 


咽气法


  咽气,亦有咽外气的,有咽内气的,但多数是指咽元气。如《太清调气经》云:“鼻长引气,口满即咽,然后一吐,须少,每引须多。 ……今鼻引而咽者,外也,不是服内元气也。”这就是咽外气,亦称引清气。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篇》讲得更具体,引《元阳经》说:“常以鼻纳气,含而漱满,舌料唇齿咽之,一日一夜得千咽甚佳。当少饮食,饮食多则气逆百脉闭,百脉闭则气不行,气不行则生病”。

  咽元气的资料更多,如《太清导引养生经·咽气诀》云:“夫人皆禀天地元气而生身,每咽吐纳,则内气与外气相应,自气海中随吐而上,直至喉中,但候吐极之际则辍口,连鼓而咽之,郁然有声汩汩然,从左边而下,至经二十四节,如水历坎,闻之分明也,女人则从右边而下。如此则内气与外气,固皎然别也次以意送之,以手摩之,令气速入气海(气海在脐下三寸是也),亦谓下丹田。凡咽气一闭口而连三咽,二干一湿。干号云行,湿谓雨施,取口中津液相和咽之。”这对咽气方法和内外气的分别,作了具休说明。

  “凡胎息气者,其道皆先叩齿三十六通,集诸神,然后转颈一匝、如龟引颈,其胎息上至咽喉,即咽之。如此三遍方闭口,以舌内外摩料取津,满口漱流,昂头咽之,上补泥丸。泥丸即昂头是也。下润五脏。老子曰:甘雨润万物,胎精润五脏,昼夜不寐,乃成真人” (《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服气胎息诀》文字参《嵩山太无先生气经》)。

  这里对咽气法讲得更详备,咽气之前要叩齿导引,集神于虚,发动阳气;同时昂首咽津,能上补泥丸,下润五脏。这是咽元气入气海,还丹所发挥的功用,较上文所述,又为深入。

  咽气有许多注意事项。节录几则如下,以示概略。

  “凡咽气,皆须喉中深,徐徐咽,不得猛,猛即发嗽。凡咽气每一回咽,中间隔十息,停歇又一咽,从容任意。”

  “凡咽气,不得和唾咽气,须要干咽。中间有津液来,别咽之。咽液亦须用入息,恐生风入,极须用心。”

  “凡服气,若四体调和,必须意里忻然自足,不羡一切事. 即日胜一日,欢快无极也。”

  “初服气,必须心意坦然,无疑无畏,不忧不惧。若有畏惧,气即难行”(《太清服气日诀》)。

TOP

散气法


  服气诸经,有引外气,服元气,但没有专门的“散气”经。新陈代谢是一个过程。纳新必须吐故。只引外气,服元气,而没有散气是不行的。古籍中虽然没有“散气”的专经,但对散气(包括我们今天讲的病人自己“排气”祛病和修行者“发放外气”为人疗病)的渠道和方法多有描述。《诸病源候论》言之颇多,但含义不尽相同。散气是非常重要的行气法,所以我们专节论述。


  《太清调气经·行气诀》云:“想身中恶浊结滞,邪气瘀血,被正荣气荡涤,皆从手足指端出去,谓之散气”。这种散气,是行散身中恶浊邪气瘀血,驱之外出。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秘要口诀》,谓“宛转盘回,存想从手足关节散出”这种散气,又谓之行气导引。又说:“候气通流,必虚心忘形,然得烦蒸之气,散出四肢,精华之气,凝归气海,久而自然胎成”。这与《胎息精微论》“胎息气成,即清气凝为胎,浊气散而出”含义相同,这种散气,又是胎息成功的去杂存精作用。


  至于《诸病源候论》,运用更多,如第(13)条云:“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这是吐纳的引气散气,为上下之气通彻,是行气成功的一个标志。又如第(5)条云:“散气、放纵、身气平”,这种散气,又是令气舒散放松,为行气之前,或中间,或收功时的一种行气方式,往往是缓急、弛张、动静等双相活动中的一个方面。又如第 (34)条中的“散脊背气向下,渐渐尽势”,第(65)条的“肘膊腰气散尽势”,第(181)条的“发顶足,气散下,欲似烂物解散,手掌指直舒”,等,这些散气,又是正气来复,行散气滞,祛邪下行的一种行气功效。又如第(44)条的“风府、云门气散”;第(99)条的“身正,左右散气”第(106)条的“待腰脊须转,遍身骨解气散”,第(131)条的“努脐腹,向前散气”等,这些散气,又是行气散邪的一种方法。如此等等,足见散气一法,是行气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含义较多,用处较广,应该引起重视。


 


  若论散气途径,则手足指,两足趾是最多取用的,余如毛孔、肢节、手掌、骨解、脊背、腰、脐腹、风府、云门、身左右两侧等,亦常运用,这里当是从行气路径和病位就近以及各种邪气的特殊出路考虑的,而按照引气散气、吐故纳新的常例,向外、向下,是散气的两个主要方向。

TOP

行气的配合 

  行气必须与意念配合。意念的运用,要分两步走,即练意和用意。

  人身元气运行有它自己的道路和规律。气至要当时、当量。位、时、量出现偏差,即气运太过不及,就是疾病,更不要说不循路而行。所以首先要练功,了解气感和气路。这时的原则,是气行意行,意随气行。

  了解了气感和气路之后,才能够用气,也就是行气,主动行气必须用意。意者忆也,是体会气感、气路的记忆,是对行气过程和效果的记忆。用意念,不能异想天开,不能心猿意马,不能胡作非为。行气的原则,是以意领气,意到气到;功夫精进之后,才能随心所欲。

  行气也可以与存思配合,想象日光、火光等,以阳攻阴,如《服气精义论》述攻病法为:于天睛气朗之日,坐密室中,面向日,瞑目握固,叩齿,然后存思日象赤晖紫芒,光采四射,想日光随气吸入,咽下,入病患所在脏腑,闭气至极,复纳气服咽,于觉脏腑中有气,乃存想其气攻病患处。《道枢·内德篇》说,随呼吸存想有赤气从自己口中出,装如火轮,满于一室,自身安寝其中,自然阴邪渐去,病苦渐除。《元气论》说,行气者有病时,存想五行五色,相克相生,以意注之,无不立愈。

   行气还可以与漱咽配合,称之为爱气生津。《养性延命录》、《神仙绝谷食气经》等,都很重视爱气生津的作用。

 

  唐代吴筠撰《元气论》。它认为,“元命者元气也,有身之命非气不生,以道固其元,以术固其命,即身形神气,永长存焉”。人有六液,曰精曰泪,曰唾曰涕,曰汗曰溺。同是一身之元气所化,而分配于五脏六腑,九窍四肢。学道之人,常能终岁不泄,终日不涕唾,就是爱惜精气,而漱津咽唾,又是漱醴泉,并尊称之为“金浆”、“玉液”,能够灌溉五脏,润泽周身,通宣百脉,化养万神,支节毛发,坚固长春。可以养神明,补元气。


 


  爱气生津包括漱咽攻病。《真诰·协昌期》云:“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漱律咽液,亦无数,须臾,不宁之疾即自除也。”此法与存思结合,则疗效更佳。《摄养枕中方》云:“若或有疾,则反舌塞喉,漱液咽津,瞑目内视,使心生火,想其疾之所在,以火攻之,疾则愈矣。”《元气论》云:节气从容,稍久,候气暖而服咽,和暖气,可愈虚冷之疾;才节气,口满便咽,名冷气,可治虚热之病。


  当然行气最多的是与导引配合。《诸病源候论·养生导引法》详列156种方法,此处就不赘述了。

TOP

分享~~

TOP

闭气法
萍水相逢,倾盖如故。

TOP

看得不是很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