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茶舍閒 话——茶气小夜曲

排队学习~~~~
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TOP

<P>
引用:
原帖由 <I>淡如清风</I> 于 2011-3-24 18:34 发表 <A href="http://www.368tea.com/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5905&ptid=167174"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368tea.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排队学习~~~~
</P>
<P> </P>
<P>  </P>
我们要有最__遥远的梦想       和最___朴素的生活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6410

TOP

排队。。。。。

TOP

问好半闲兄
吃叶子  喝叶子  抽叶子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2705

TOP

<P>
引用:
原帖由 <I>半闲</I> 于 2011-3-24 15:39 发表 <A href="http://www.368tea.com/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5850&ptid=167174" target=_blank><IMG border=0 alt="" src="http://www.368tea.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A> 上述著作,分别隶属三种文字。分别归属于文学、科学与哲学。不约而同都关乎“气”。气的韵律、气的存在形式和气的思辨。如果说文学是心灵的展示,科学是物质的剖析,哲学则是人类的心智模式的选择了。气在心灵的展示 ...
</P>
<P> </P>
<P>静候半闲兄的妙论 </P>

TOP

送走了贪杯的茶友,才想起明天进山之前的这个夜晚,还有一块泥砖没有做完。
谢谢各位的关注。有大家的参与,我想,茶家寨的茶气一定能练得越来越浑圆充足。
云萱兄客气了。从你引用的几则说法看,基本上是胡说,不值得为胡说花时间和精力去整理。不过你的确提出了一个“超级命题”。幸好还有一个“茶”字连接这“气”字,可将关于气的讨论限 制在茶与人之间。否则,论坛将不得安宁。
道中人更应该对茶气有独到见解,正因为有你和清水散人的关注,茶家寨论坛才显得活力四射。哈哈哈。
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潜水员。我知道你们的存在,因为有“气场”暴露了你们的气息。但愿茶家寨论坛的气场能与各位共振。
虽然我不知道下面,我还能敲打出多少文字(我的一指禅功夫练得很慢),但我愿尽力把这块泥砖做完。希望当我从茶家寨山野回来,能看到各位留下的美玉。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P>
引用:
原帖由 <I>半闲</I> 于 2011-3-25 00:33 发表 <A href="http://www.368tea.com/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966015&ptid=167174"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www.368tea.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送走了贪杯的茶友,才想起明天进山之前的这个夜晚,还有一块泥砖没有做完。谢谢各位的关注。有大家的参与,我想,茶家寨的茶气一定能练得越来越浑圆充足。云萱兄客气了。不过你的确提出了一个“超级命题”。幸好 ...
</P>
<P>期待半闲兄的作业。 </P>
<P>听说你明天要去云南了,别太熬夜。</P>
<P>我是越来越怕码字了。 </P>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P>雅茗居的超级潜水员特别多,他们只看帖不回帖。一看到有煎茶喝,就全冒泡了。 </P>
<P>常一来就十几二十人的,我常一夜要分身煎好几罐才够分。 <BR></P>
<P> </P>
<P><IMG onmouseover="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47864', 1);attachimg(this, 'mouseover')" onmouseout="attachimginfo(this, 'attach_47864', 0, event)" alt="" src="http://www.368tea.com/bbs/attachments/month_1103/20110307_e1374ac78813bfef713eak8tPCDbD1wK.jpg"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border=0></P>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我前面提到三种文字,是表达不准确。现在改了,应该是三种语境,更为贴切。<div>有学者说,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第一次工业革 命以降,人类认知世界万事万物的方法,大体来自上述三种语境。即:艺术、科学和哲学。因为哲学在从那个时期开始,已经走向死胡同。心物二元,一方面让人类文明取得高速发展,同时也让人类走向没落。这些说法看上去很另类,似乎有点似是而非,但仔细想想,很有道理。反正半闲认同。</div><div>所以,如何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有可能是今后——不远的将来——真正的高科技。半闲不是学者,无意就此展开论述。</div><div>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茶友中的文学艺术家的作品,沧桑看云和宋晓琪的散文集。我们不得不惊叹,她们的善良而美丽的性情,她们细腻而敏锐的洞察力,透过她们生花的妙笔,将人世间的原生态的故事刻画于文字间,当我们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被感动。这些感动,正是透过我们的七情六欲、三魂七魄、五脏六腑乃至十二经脉的共鸣才实现了各种各样的感动。如果,我们愿意将这些共鸣和感动理解为气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不得不细想这气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难道是这些故事本身具有”气“,抑或是她们美丽善良的心性(或性情)之”气“,再或者是她们驾御的象形文字本身具足的才”气“?半闲读书不够,无意当文艺批评家。更何况,我十分欣赏上述两位美 女作家的文笔。在此,仅仅是借用好朋友的作品,来思考”气“是何物。何以文艺作品可以如此神奇地调动我们(读者们)的气机?</div>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常言道,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就说明了,文艺作品的“气”必须是在与读者自身的“气”相交的时刻,才会存在。那么,文艺作品的“气”将如何与读者身上的“气”相交的呢?<div>在一些患有“逻辑强迫症”的“科学主义者”看来,上述问题是“伪命题”,因为没有人能拿得出“气”的存在证据,更遑论“子虚乌有”的“气”与“气”的相交呢。因为在心物二元的哲学框架之内,心和物是分别存在的。并按照逻辑思维的定势强迫自己和别人也要确认,物,是客观存在,心,是主观存在。于是,在探讨物的“气”与心的“气”的存在时,自然会特别关注“气”的形质存在。</div>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