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古代写作琉离,最早见于西汉桓宽的《盐铁论》。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从西周到西汉的古墓葬中,发掘出大量琉璃制品,经专家鉴定,大都是我国自己生产的。在三千年前,我国就已有了琉璃的生产。中国古代,琉璃一词的概念存在着混乱,有很多人以为琉璃就是玉石一类的天然生成之物,尤其是唐代颊师古认为“销冶石汁”而成的琉璃“实非其物”而提出的"真假琉璃"之说,成为中国古代研究琉璃的正统观点,然而琉璃毕竟是人工所造,而非天然生成。所以南宋以后,学术界围绕着"真假琉璃"问题,争论激烈。琉璃,古代又称琉璃、吠琉璃、料、烧料或料器。所谓琉璃事实上就是玻璃。琉璃是我国古代的传统叫法,也是博山生产琉璃的工匠的习惯称呼。 内画鼻烟鼻壶的坯胎,便是琉璃制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