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原创]品茶篇——白牡丹

以下是引用玩物不丧志在2007-3-28 19:56:00的发言:



偶是福建人还不知道哦


暴汗


谢谢你想学茶!




我也是网络上找的

TOP

以下是引用想学茶在2007-3-28 19:57:00的发言:

树儿姐姐,你好


六楼的是第一道的茶汤吗?茶有浓重的苦味是否出水慢了呢?



听课


TOP


后记:呵呵,这是早晨上班后在单位沏的茶,没有茶托。


我是来到这个论坛后才开始真正的接触茶,去了解茶,更承蒙朋友的抬爱,送我茶具和茶叶,不会去品茶,更不知道自己说的对不对,这里的品茶美文个个都是精品,我只是把自己的一种感觉写出来,呵呵,我的感觉也是很迟钝的。没办法,口拙笔笨,不会写,更不会品,朋友们凑呼着看吧,不要怪我白瞎了好茶就行。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以下是引用玩物不丧志在2007-3-28 19:54:00的发言:





老大这现在没有白茶


好久久没见你的字了


想你哈



呵呵,谢谢小玩想着树儿姐姐,姐姐笨呀,写不出来,呵呵。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以下是引用想学茶在2007-3-28 19:54:00的发言:
福建省福鼎县一带盛产白牡丹茶,这种茶身披白茸毛的芽叶成朵,宛如一朵朵白牡丹花,有润肺清热的功效,常当药用。


谢谢想学茶MM,我还真不知道这么多呢,学习了,下回沏给朋友喝,也能讲出来了。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姐姐谦虚了,摘些小知识助助兴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 --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TOP

以下是引用想学茶在2007-3-28 19:57:00的发言:

树儿姐姐,你好


六楼的是第一道的茶汤吗?茶有浓重的苦味是否出水慢了呢?



学茶妹妹好,这不是第一道茶汤,是第三道的,我觉得前两道色浅,照出PP更浅,所以选第三道拍的,但拍的效果也不好。


我觉得不是出汤慢了吧,可能是我茶放多了。反正好苦呀,呵呵,我都想吃块糖了。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以下是引用想学茶在2007-3-28 20:05:00的发言:

姐姐谦虚了,摘些小知识助助兴


制造白牡丹的原料主要为政和大白茶和福鼎大白茶良种茶树芽叶,有时采用少量水仙品种茶树芽叶供拼和之用。制成的毛茶分别称为政和大白(茶)、福鼎大白(茶)和水仙白(茶)。


  用于制造白牡丹的原料要求白毫显,芽叶肥嫩。传统采摘标准是春茶第一轮嫩梢采下一芽二叶,芽与二叶的长度基本相等,并要求“三白”,即芽及二叶满披白色茸毛。夏秋茶茶芽较瘦,不采制白牡丹。


  白牡丹的制造不经炒揉,只有萎凋及焙干两道工序,但工艺不易掌握。


   萎凋以室内自然萎凋的品质为佳。采下芽叶均匀薄摊于水筛上(一种竹筛),以不重叠为度,萎凋失水至七成干时两筛并为一筛,至八成半干时再两筛并为一筛,萎凋至九成五干时下筛,置烘笼中以90 --100℃温度焙干,即为毛茶。


  精制工艺比较简单,用手工拣出梗、片、蜡叶、红张、暗张后低温焙干,趁热拼和装箱。烘焙火候要适当,过高香味欠鲜爽,不足则香味平淡。


  白牡丹两叶抱一芽,叶态自然,色泽深灰绿或暗青苔色,叶张肥嫩,呈波纹隆起,叶背遍布洁白茸毛,叶缘向叶背微卷,芽叶连枝。汤色杏黄或橙黄,叶底浅灰,叶脉微红,汤味鲜醇。



TOP

以下是引用想学茶在2007-3-28 20:05:00的发言:

摘些小知识助助兴



谢谢妹妹哦,我已经复制下来了,到单位打出来好好学一学,等着在朋友面前也“装”一把。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以下是引用树儿在2007-3-28 20:12:00的发言:


谢谢妹妹哦,我已经复制下来了,到单位打出来好好学一学,等着在朋友面前也“装”一把。


不客气,姐姐,举手之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