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转帖]心力的锻炼

[转帖]心力的锻炼



要一个深陷于自己内心世界中的人能站出来接受真实的人生,除了他本人必须要能看出自己深陷于其中的事实,及有走出自己象牙塔的意愿外,最重要的是他必须要有一种坚强的意志力。这是一种做任何事都必须具备的“心之能力”,也就是四念处所谓的离执力。修行人如果决心或意志力不够,往往就会明知自己应该怎么样,却办不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以传统佛教的语句来形容,就是心力“怯懦”。



  要克服这一个“无力”的心之障碍,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去修定,去锻炼自己心的意志力。



  心力的锻炼,是一项在目前人类文化中被忽略了的东西。现代人往往花了许多时间去做有氧舞蹈,或去健身房练哑铃来强健自己的肌肉。也有人花了不少时间去阅读了许多书籍,使自己饱学多闻而具备许多知识。但很少人知道我们的“心”也是一样需要被锻炼的。


一个钢琴家如果一段时间不弹钢琴,许多曲子就生疏了,许多指法的细节也就记不清了。我们的心也是一样的,不去用它,不去锻炼它,它就会沉睡在一个地方而变得软弱无力。现代人往往有数不尽的酗酒问题、吸毒问题、心理问题等等。动不动就要去找心理医生,好像有一段时间没看心理医生,日子就过不下去了似地。以我修行过四念处后的观点看来,会觉得现代人只是被宠坏了罢了。


事实上人们哪有那么多的问题?大多数人只是心的锻炼不够罢了。因为没有锻炼,故当然是软弱无力的,稍有一点情绪上的波动就受不了,好像整个人都要崩溃了似地,于是就拼命去做心理分析,一定要找到一个幼儿时期的“创伤”才肯罢休。事实上以我看来,美国人这种动不动就要做心理治疗的行为模式,和过去信仰坚定时期动不动就要去教堂做忏悔的行为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皆是心力脆弱的表现。所不同的只是宗教体系中的传教士有“上帝”可依靠,虽然听了那么多世人的忏悔,只要他自己仍笃信上帝,一般来说仍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而现代的心理分析师就没有那么轻松了,他们许多人并不相信上帝,又帮别人作了如此多的心理分析与“治疗”。除非是心力较强的人,一般来说都会感受到相当的压力而难以纾解。故现代的心理医学从业人员,是工作压力及焦虑颇沉重的一群。他们中有的人会对东方哲学或东方神秘学有兴趣,以我看是很能理解的。但问题是也许受到西方文化及心理学的专业训练所影响,当他们在尝试去了解东方哲学时,往往会用一些复杂的“分析”、“归纳”等方法来理解,结果往往把东方哲学弄得很复杂。很复杂倒并不一定构成问题,问题是到底有没有解决他们的问题?以我看只解决到了一个程度。


就拿佛法来说罢,事实上大多数的美国人只要能去修定,使自己的心力变得比较强韧,许多问题就都解决了。过去我在美国佛教会的庄严寺举办的英语四念处研习班时,就觉得许多美国人有把我视为心理治疗师的倾向。我除了向他们表示四念处要一个人作自己的治疗师外,也清楚地指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心的锻炼,并鼓励他们去作每天定时性的打坐,持咒或念佛。我甚至向他们表示念什么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念。只要有念,就能达到锻炼的效果。哪怕你念是“万福玛莉亚”(HOLY MARY),在佛教的修行中都会有效。最怕的是修行人以为佛教讲的是智慧与解脱,自己只要了解就好了,不需要去念这些愚夫愚妇的玩意儿。于是就自以为自己已十分解脱自在了,结果是稍有一点挫折就受不了,到最后自己都觉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心的训练是现实得不得了的东西。


一个人有几分的自我训练,就有几分的心之能力,是一点都假不了的。一个人平常不去修行,心力自然就是软弱黯昧的。只是因平时皆在顺境之中,故没有什么感觉。但人生毕竟是有顺有逆的,并不见得事事皆如意的,一旦一点点不顺心的情况到来,就受不了。现代人之所以需要那么多的“娱乐”来令自己觉得快乐,以我看只显示了现代人心灵的脆弱罢了。正因为心力怯弱,故无法忍受一点点的寂寞或不快,心头稍觉得烦闷就打开电视,或放音乐来听,以排遣不快。事实上以佛教的修行理论看来,这样做虽暂时觉得较舒服,但同时也使自己的心变得更脆弱了。人总是借娱乐来分散注意力,也会使自己的智慧变得更为浅薄而逐渐失去观察真相的洞察力。故真正的修行人,是不会一天到晚使自己黏在这些“怡情遣兴”的娱乐上的。修行人的本色是要能活在当下,接受生命。无论生命中出现的是欢愉也好,是不快也好,是喜悦也好,是无聊也好,修行人皆当敞开生命来接纳它、包含它。能接纳寂寞,而不逃避寂寞,能以一颗平常心和寂寞相处,才会四念处的修行相应,也才能使自己的“道心”更坚强茁壮。

TOP



修定本身虽并不就是佛法目的的完成,但它是一个有力且不可或缺的助缘。由散乱心所生出之智慧,像是风中摇曳的烛光,忽明忽灭,很难充分地发挥洞察与离执的效力。我自己本身就有过亲切的体验,可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几年前在大觉寺,我经历过一次学法过程中的突破,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助缘就是修定。那时由中国来了一位法师,在大觉寺举行灌顶,传的是密宗中的净土法门。灌顶后约有十人每晚均在大觉寺共修,专心一志地持念密咒。经过约二十天后,师兄弟们均修成了。沈家桢居士就自动提出要连续六周主讲白教的“大手印愿文”。这六周的闻法受教,可以说是改变了我的一生。愿文把大乘佛教的心要皆浓缩在一页的文字中。透过大成就者的“文字般若”和沈老轻松自在的讲述,使我体会到了一种法喜。而且不是因修法或读经才有法喜,而是坐在办公室里自然就由心中涌出的喜悦。六周后我知道一种新的生命已在我身上长成了,而且我也开始知道这世上真有一种东西,叫作“法眼”。



  后来我回想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发现这前二十天的修定,是使我对佛法有所突破的有力助缘。如没有这二十天的修行而使自己的心变得敏锐有力,今天的我对佛法极可能仍只停留在“知解”的层次,而不能亲自体会到法味。



  故修定是一个人训练自己心的力量的方法,且能直接有效的提升四念处修行中的离执力。一个人如果只修四念处而不修定,通常较常遇到的困难就是慧力(洞察力)是增长了,但整体的心之意志力仍然不够;烦恼的确是减轻了,但仍不能使自己的身心调伏而产生向解脱道的巨大转变。故通常由念处法门下手者,最后一定会发现仍需要增益自己的离执力而去修定。至于由“定”下手,最后会不会发现自己仍需要修四念处,就很难说了。因为由四念处本具之洞察力去发现自己仍需要增益离执力,是十分自然的。但由修定而生的离执力是否能看出自己仍需要其他的东西,就会随不同的根器及因缘而有不同了。大半是要靠外在的因缘,修行人才会发现自己原来仍缺少另一种心之训练。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佛出世,今天的印度修行人极可能仍会在四禅八字的圈圈中打转,而不知道有直观身、受、心、法的这一个四念处修行法。由此我们也就更能了解为什么佛教徒会如此珍视佛及佛说过的话了。真正了解佛的教法的人,倒不一定会对佛陀有什么权威崇拜的心理。但他会深刻地了知佛的出世及说法,在世间到底是有如何珍贵的一种殊胜意义,而自然地会对佛及佛经有一种无上的敬仰。

TOP


修定的原则有三,就是放松、集中与有恒。修的时候不要想太多,要能把什么初禅二禅,十地贤圣的思想通通放下。放不下,心中就会老是担心自己目前的情形而造成紧张。不能放松就无法集中,也就无法得到心之锻炼的效果。要把一切的企图心都放下,连想放松、想集中的念头都没有才行。平时研究理论,可以有很多思考,而修定时却不可再去想它。无论是静坐或持咒、念佛,方法要很简单而不可太复杂,太复杂反而不能集中。最好要能发挥四念处活在当下的原则,简单到念就只是念,却连“佛”的观念都没有。打坐就只是在“呼吸”,什么开悟解脱,成道证果,想都别去想它。能这样,修定就会很轻松,也会令人感到法喜,修行人也自然就会有恒地做下去。



  能每天花二十到三十分钟去修定,持之以恒,是会对修行人整体的生命有很大影响的,也会对四念处的念力之提升有大助益。故我希望修行人能有恒心地如实去做,去训练自己的心之能力。有了定力并不就是解脱,但没有定力是绝对无法解脱的。当初的佛陀及大阿罗汉,对禅定力都是极娴熟的,能在极短的时间出入禅定,自在而没有阻碍。一般来说比起藏密及南传的传统,中国佛教徒在这一方面是比较弱的。中国人擅思想及论理,但在禅定力上比较弱。我不希望大家以为能在日常生活中修四念处就够了,而忽略心力锻炼的重要。我虽然对传统佛教中的若干心态有所批评,希望大家不要因修定而走入神秘主义,但这绝不代表我认为修定不重要,相反地,我反而认为非常重要。解脱道若真讲到终极,定与慧根本就是一体而不可分的。而一个真正解脱自在的心灵,也一定是一个有“能力”的心灵,而能自由地收放自己的身心。



  目前的中国佛教界往往会有一旦有人有一点定境,就会成为极大的吸引力的现象。其人则往往自称已登佛境,动辄聚众数万人,声势浩大。而传统的佛教界就马上和其划清界线,要信徒能辨邪正。事实上这种事情无论是在西藏或是在南传佛教国家,都是很难发生的。我认为这只是暴露了一般中国佛教徒的禅定力不够而已,所以才会有人有一点定境就大惊小怪。如果一般正信的佛教徒都能有一点正定的体验,就不会有如此的现象了。故我以为传统佛教该做的,是加强信徒的禅定训练,这才是治本之道。能有正见当然是最重要的,但八正道中正见和正定并不是互相冲突的,而是该和四念处及其它五项同时并进的。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我们中国佛教是应该好好检讨的。



  要不是因为来美国而接触到其他佛教文化的传统,我不会有以上的见解。我觉得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往往有颇强烈的“辨邪正”、“明大义”的价值取向,要去清楚明白地分辨哪个是嫡,哪个是庶。我却觉得若真依缘起的法则来看,能学到别人的长处才是最重要的事。就算藏密有缺点或有不如法的地方,但别人的禅定训练很有系统及步骤,却是一个事实。中国佛教徒如果不知道吸收别人的长处,却只是说别人是不正的旁支别系,这实在是文化沙文主义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很希望传统的中国佛教徒能走向自己的圈圈,多去了解其他佛教文化的东西。能见到别人的长处,才是有智慧。能吸收别人的长处,才是菩萨道的柔软。

TOP

[转帖]心力的锻炼

人总是借娱乐来分散注意力,也会使自己的智慧变得更为浅薄而逐渐失去观察真相的洞察力
它山之石

TOP

时时驱除心障,心力日渐坚强。

TOP

要一个深陷于自己内心世界中的人能站出来接受真实的人生,除了他本人必须要能看出自己深陷于其中的事实,及有走出自己象牙塔的意愿外,最重要的是他必须要有一种坚强的意志力。

修定的原则有三,就是放松、集中与有恒。



萍水相逢,倾盖如故。

TOP



TOP

较常遇到的困难就是慧力(洞察力)是增长了,但整体的心之意志力仍然不够;烦恼的确是减轻了,但仍不能使自己的身心调伏而产生向解脱道的巨大转变。


——锻炼不够。



TOP

谢谢分享!



尘缘如梦,纵风情万种,繁华落尽,只有桂花香飘过。

TOP

谢谢心香一瓣朋友,学习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