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漫漫人生茫茫路  来源:《香港佛教》 作者:李家振

漫漫人生茫茫路  来源:《香港佛教》 作者:李家振

话说「耳」字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我和许多人一样,也常把自己的坎坷遭遇归咎于一个「口」字。
  我这个人口无遮拦,有甚么看法往往脱口而出,造了口业便产生种种后果。多次暗下决心,要把住自己的嘴。然而积习难改,总也管不住!
  曾以自己的教训劝诫旁人。我说:「语言似箭,不可轻发,一经人耳,有力难拔。」闻者认为很对,答:「是的,是非都因多开口,这个嘴巴呀!这话说多了,仔细想想又觉得不大对。这似乎有点倒果为因的意思。
  何以会造口业呢?问题还在意念。那么这意又从何而来呢?心本清净,受了种种染污才有不净之意。有了不净之意、开口说话进入旁人之耳,这才产生后果的。
  年轻时接受检查,常被追问听了谁的话?受了谁的影响?年纪大了接受检查,则常被迫问这些话给谁说过?影响了甚么人?这样看来这口与耳一出一进是密切相联的。把后果都归咎于口是不公平的。
  人的意念不论好坏大多来自受教。受教的渠道很重要的是耳朵。虽然不少意念受教于书本,但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眼睛看与耳朵听可说是一致的。为此:我要在这里说说这个耳字。
  我们的语言中涉及耳字的不少。「耳根清净」是一句。如果没有耳旁聒噪,心会很清净,自然可以明白地想清楚许多事。
  即使是很好的话也不能让它塞在耳朵里,所谓「充耳不闻」就是一个问题。把许多道理执着地塞在耳朵里,再有多么好的新道理也就听不进了。
  到了这种时候需要做的是「洗耳恭听」。把耳朵里充寨的种种东西洗干净,为的是接受新东西。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既要接受好的道理,又不至于充耳不闻,无需经常洗耳,最好的办法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
  小时候老师常指责我上课听讲「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因此把这句话当作贬意。现在我开始明白了,这实在是一种高境界!
  不论是佛、是道、是儒,都讲了许多道理,这些道理本来都是不可说的。所谓「妙高顶上、不可言传:第二峰头,略容话会。」说的目的是启发听者的自觉,自己认识自己。
  孔子说:「余欲无言。」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佛说:「叫十九年未曾道着一字。」
  何以如此说?为的是怕听者「充耳不闻」,执着于听到的一些道理、使之成了明心见性的障碍。「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绝不会不留痕迹。到应机的时候,它自会出现、这时候以前听到的道理,便成为自己心中所悟的道理了。然从「口」字到「耳」字,从坎坷的过去到今日的反思,我真正体会我曾听到过的任何一句话,都于我无碍而有益。所以会产生不好的后果,都只能归咎于自己。
  我要努力的是认识白己,不是积累众多的知识,而是化识为智,真正达到这种境界,口与耳也就都无碍了!

TOP

讲讲因果
  佛法无边,佛教的影响自然而然地进入人们心中。赵朴老曾说过有些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份,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份。」这确实是真实不虚的。且不举其他的例子,就拿因果报应这一点来说便可随手拈来。
  有一首著名的歌曲《二月里来》歌中唱道:「种瓜的得瓜、种豆的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这便是因果。种甚么因,结甚么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陈毅副总理常说:「善存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统统报销。」这是更加明确的因果报应观。善良的人们都相信这一点,这种观点维护了社会道德,协调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但是,这个观点现在受到了挑战。不少人怀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论。有人说:「甚么叫善恶都有报呀!,你看看某某品质很坏,行为恶劣,可是名利地位都有。我们一直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只能拿一点死工资,日子过得那么清苦,有甚么好报呀!
  这似乎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透过现象看到实质就不一定这样想了。行为恶劣,品质很坏的人生活富裕、权力不小的不乏其人,但他未必就幸福。
  我很喜欢一个英国传说故事,说的是国王生病了,御医部束手无策,有一位医生跑来一看,说:「这是心病,抑郁造成的,需要换个心地纯净、快乐而又没有烦恼的人、把自己的衬衣给国王穿一穿,病就好了。」国王马上下令:快去把衬衣找来!」大家都去办了。
  大家想:「谁会是最快乐的人呢?肯定是宰相。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大权的人,当然最快乐,去拿他的衬衣吧!」
  不料宰相说:「我一点也不快乐,我天天担心国王不高兴,找个碴把我砍了。我也担心有人把我的位子挤掉,天天烦得要命啊!」
  大家又想:「船王一定最快乐,他不受人管,又有那么多船只,那么多财富,去找他要衬衣吧!」
  可是船王说:「我也不快乐啊!我的船一出海我就提心吊胆,又怕遇到海盗,又怕刮大风。这两天我觉也睡不着,你们看,这风不停地刮,万一我的船翻了,货没了,我怎么办呀?烦死了!」
  这样问了许多人,就是找不到真正快乐的人。忽然,他们走在半路上,听到了有一个人在唱歌。那歌声听起来绝对欢乐,大家的愁眉也给唱开了。循声找去,只见一个穷汉光着脊梁在唱。大家问他:「你快乐吗?」穷汉说:「我很快乐呀!」「你没有烦恼吗?」穷汉说「我不知道甚么是烦恼呀!」「怎么会这样呢?」穷汉说:「我高高兴兴地过日子,不去想昨天,也不去想明天,愁甚么呀!」大家马上向他要衬衣。穷汉说:「甚么衬衣?我没有呀!」我们不必在此深究这个传说里有多少漏洞,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白的,快乐是一种精神的感受,不能用权力、地位、金钱来衡量。皇上追求至高无上永无尽期的帝位,他无法摆脱生、老、病、死之苦,心情抑郁这是因果:宰相企图保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他除了不能摆脱生、老、病、死之苦外,还有怨憎会之苦,提心吊胆过日子这也是因果:船王希望永远拥有船队,永远风平浪静,害怕失去财富,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事,成天烦恼,这同样是因果。穷汉一无所有、一无所求、一无牵挂,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所以很快乐。这还是因果!
  别看那些心术不正、品质恶劣的人,一时挥金如土,吃喝玩乐,那可不是甚么善报。只要心术不正,他的心不可能清净,不可能快乐。不要让我们原本清净的心被这种现象污染了。羡慕这种人是一种意念,至少会带来烦恼的后果,如果再去效仿,就难说出现甚么情况了。我有一个朋友,为人正直,勤恳本份,曾经受过不公正的处理。等到一切磨难过去,巳是年近花甲!晚年生活到是很平静,但他总觉得对不住自己的女儿。由于自己的问题,孩子平平淡淡地生活着,全没有机会像他兄姐的子女那样有出国深造的机会。对此,我也很为他惋惜,觉得生活对他不公。
  一日,他十分高兴地给我看一封信,这是住在市郊的女儿写给他的,信上说:「我们生活得很平静,这里没有城市的喧闹,傍晚我们常常在江边漫步,看江上的落日晚霞……我们阳台上有一对麻雀、衔了草筑了一个小窝。前些日子孵出了一窝小麻雀,我们连窗也不敢开了,怕惊动了这些小鸟。」
  我看着他泛着红光的脸,想着他那纯静、善良的女儿,我觉得真是善有善报!
  生活舒适,物质上得到满足是善报。
  奋力拼搏,事业有成是善报。
  能做到对生活无所奢求,不讲究物质条件,随遇而安,有观看小麻雀筑巢的心情,欣赏白云、红霞的品位,同样也是善报。
  有人修福,有人修慧,果报全在自己。
  「修福不修慧,大象挂缨络,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有所得就可满足,大可不必攀比。
  当然,最好的是福慧双修!

TOP

随遇而安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每一次茶与水的邂逅都是冥冥中的注定

TOP

道可道非常道.

TOP

不是积累众多的知识,而是化识为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