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苏州博物馆印象

苏州博物馆印象


    冲动是魔鬼,一时想不起全国的图文博都在周一闭馆的惯例,吃了闭门羹。透过栏栅,管中窥豹,白色的经典建筑物伫立在院落里,自顾自美丽,却冷落着热切的观众。


    翌日前往,心底轻哼——早晨,苏博! 


    我依然喜欢极尽奢华的繁复,喜欢大气磅礴的架势,但我现在能理解素白,他是达到了大海胸襟的绝美境界。像一副丝绢,无怨无悔承载着各式写意,描画。 


    低调,是一种沉淀。雪落兄的赞赏固然让我有先入为主的遐思,但亲身步入其中,更能体会其详。光和人的移动。借着这两者,建筑的形体和空间才能获得生命。(贝聿铭)虽然拥有一个世界闻名的姓氏,继承由祖辈沉淀下来的荣耀,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在责任与自我之间,他始终站在自己的平衡点上。拙政园、园林博物馆、太平天国王爷府、吴地人家、苏博、狮子林等等原址,园林路过往之处几乎都是贝氏家族的。 


    记得,游玩狮子林时,蹭了旅行团职业导游几分钟讲解,她将书斋“立雪堂”来由娓娓道来:堂名取自程门立雪典故,推崇尊师重道。话说某日大雪,宋人杨时依约拜见程颐,程颐坐着睡了,于是杨时和游酐侍立门外,并没离去。程颐醒后,地上积雪已尺厚,杨时被冰雪覆盖成雪人了。自程朱成为宋代儒家宗师后,杨时亦成儒家大师,后人把此典奉为学术佳话,称为程门立雪。而狮子林作为苏州名门贵胄贝氏宗族之私家府邸,贝家将书塾取名“立雪堂”,其传递的教育为本、尊师为先的训示可见一斑。家族之志,不在家宅有多美,不在财富如何传递,而在对“家族之志”的理解有多深。此为何故?承钱者多出浮夸败家子,富不过三代;承业者难以顾及后代兴趣和专长;唯承志者,将家族之志和基因一同遗传给后代,无论当代是家族处于起承转合的哪个阶段,矢志不渝,成员都对其家族的文化、戒律、志趣与理想等恪守不变,方能让家族荣耀跨世代传承。


    苏博立体几何结构显示出硬朗素洁的作风,第一感觉好象是稚趣小孩地用长条魔方旋扭而成,随时变化和延展。大师返老还童乎?我认为,以最简明的表达形式恰恰凸显变化万端的高明。里面有哲学的解释吧?——“变易或变革是发展的恒久形式,是创新的有效途径,是达到和谐会通的必要手段,认识活动的完成不仅仅是终结于对普遍性和一成不变的规律的认识,在更高的意义上是对变化趋势的体验、引导乃至于驾驭。”


    进入大堂,自然光如天眼,从房顶天窗投下来,顿感明朗轻松。参观过程,方能体味他在设计上将苏州园林建筑“移步换景”发扬光大,特别是在细节中呈现大师的独具匠心。


    国际一级馆的苏博,很是慷慨,盛情展出了众多的镇馆之宝。据说,佛塔的发现是出于偶然,几个孩童在洞里掏鸟蛋,凑巧碰到了机关,于是就打开了宝库,才有叹为观止的佛塔重见天日。秘色瓷如翠玉水润,也让人难忘。其中,由神秘藏家借展的雕刻着关于张良韩信战斗现场的象牙雕塑,静静的等待中,寻找着失落的另一半吗?思绪的翅膀飞远了,又被突如其来的咖啡香气吸引回来,不愿再移动疲惫的双脚了。茶座里小憩片刻,随即奉上意式咖啡,我加了一勺糖。


    苏博,也像这糖,早已融入苏州园林的淡墨浓情里了。

TOP

十几年前去过苏州,那时较小,只知道列,走马观花,没认真游览过。。。。想来

TOP

苏州游很热门喔。

TOP

苏州博物馆,身未动,心已远~~~~~我想去苏州。

TOP

人还没去, 心已经飞入苏州园林的美景里去了。

还有那闻名天下的松鼠桂鱼,数不尽的姑苏美食。。。

TOP

苏州博物馆,我久仰的地方。

TOP

贝聿铭不愧是中国人的骄傲。
哇~~哇~~哇

TOP

引用:
原帖由 蕉窗 于 2010-8-23 15:08 发表 十几年前去过苏州,那时较小,只知道列,走马观花,没认真游览过。。。。想来


更原汁原味吧。我看老爸出差照片,园林景色比现在强多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清水散人 于 2010-8-23 18:55 发表 人还没去, 心已经飞入苏州园林的美景里去了。 还有那闻名天下的松鼠桂鱼,数不尽的姑苏美食。。。


 


实质叫做“松 子 (鱼厥) 鱼”,这种是什么鱼?

TOP

引用:
原帖由 灰太郎 于 2010-8-24 23:00 发表   实质叫做“松 子 (鱼厥) 鱼”,这种是什么鱼?


鳜(mandarin fish) 又名桂花鱼、桂鱼、鳌花。属鲈形目、鮨科。学名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松鼠鳜鱼,苏菜代表菜品之一。其口味平和,咸中带甜,浓中带淡,鲜香酥烂,原汁原汤浓而不腻。


“松鼠鳜鱼”是苏州地区的传统名菜,在江南各地一直将其列作宴席上的上品佳肴。用鳜鱼制菜各地早有,一般以清蒸或红烧为主,而制做形似松鼠的鳜鱼菜肴则首先是苏州地区。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微服至苏州松鹤楼菜馆用膳,厨师用鲤鱼出骨,在鱼肉上刻花纹,加调味稍腌后,拖上蛋黄糊,入热油锅嫩炸成熟后,浇上熬热的糖醋卤汁,形状似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吃后很满意。后来苏州官府传出乾隆在松鹤楼吃鱼的事,此菜便名扬苏州。其后,经营者又用鳜鱼制作,故称“松鼠鳜鱼”,不久此菜便流传江南各地。清代《调鼎集》记载:“松鼠鱼,取(鱼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炸成松鼠式,油、酱烧”。此菜从创制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现在它已闻名中外,成为中国最著名的菜肴之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