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对联规则浅说《四》

对联规则浅说《四》

对联规则浅说《四》



马蹄韵在对联句中的运用:



前面讲了,马蹄韵的运用,除了对联句脚规则而外,还包括句中规则。这是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不能割裂。



所谓句中规则,就是句中平仄交替的规则。同样是平仄交替,同句脚规则相比,句中规则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联句的字数和节奏是决定马蹄韵句中运用规则的主要因素



在上下联对仗工整、结构相应的前提下,决定马蹄韵在句中运用规则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每句的字数,二是句中的节奏。就是说,字数不同的联句,有不同的平仄运用规则;字数相同而节奏不同者,平仄运用规则也不相同。



不同字数的联句对马蹄韵的运用



马蹄韵在句中的平仄交替方式,呈如下规律:



一言句非“平”即“仄”,配套使用。如《声律启蒙》:



雨,






风。






二言句有“仄仄”和“平平”两种格式。



“仄仄”与“平平”配套使用。如张拭题长沙城南书院联:



岳峻,



▲▲



湘清。



 ̄ ̄



又《分类字锦·巧对》:



白凤,



▲▲



乌龙。



 ̄ ̄



三言句有“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四种格式。



“平平仄”与“仄仄平”配套使用。如《 阳杂俎》摘句联:



愚公谷,



 ̄ ̄▲



妒妇津。



▲▲ ̄



又《野获编》所录京都事物联:



珍珠酒,



 ̄ ̄▲



琥珀糖。



▲▲ ̄



“平仄仄”与“仄平平”配套使用。如某氏中药集名联:



龙胆草,



 ̄▲▲



马兰花。



▲ ̄ ̄



又排调集名联:



天下乐,



 ̄▲▲



殿前欢。



▲ ̄ ̄



四言句有“平平仄仄”与“仄仄平平”两种格式,配套使用。如陕西渭南钟鼓楼联:



三秦要道,



 ̄ ̄▲▲



八省通衢。



▲▲ ̄ ̄



又未详姓氏者联:



椒花献颂,



 ̄ ̄▲▲



柏酒迎春。



▲▲ ̄ ̄



五言句和七言句,与律诗五言和七言句平仄相同。



五言律句。有四种格式。两种为平仄收(末一字为仄声)句:



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



两种为平收(末一字为平声)句: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因为后两种与前两种正好相反,所以只要记住前两种,后两种便可以推出来了。



七言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增加 两个字,其平仄也只是在五言的基础上加上两平或两仄。其规律是:五言句首之字按格律为平声者,则于其前加两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句首之字按格律为仄声者,则于其前加两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这则平平仄



把四句的括号都去掉,就是七言律句了。鉴于后两种与前两种正好相反,也只须记住前两种,后两种就可以推出来。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中间有三平或者三仄相连,与“仄顶仄,平顶平”的规则不合,句脚原则上是不允许的。但律诗的句式本来有此两种,且与节奏有关。律诗五言句为二三节奏,五分作“二”和“三”,“平平平仄仄”就成了“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三平三仄就成了两平和一平、两仄和一仄,这又在马蹄韵范围。五言的问题解决了,七言的问题也解决了。下面就五言和七言分别举例。



在五言句的四种平仄格式中,“仄仄平平仄”和“平平仄仄平”配套使用。如陕西耀县五台山联:



峭石千重立,



▲▲ ̄ ̄▲



藤萝百道开。



 ̄ ̄▲▲ ̄



又陕西凤翔张(载)公祠联:



学贯天人际,



▲▲ ̄ ̄▲



名垂宇宙间。



 ̄ ̄▲▲ ̄



“平平平仄仄”和“仄仄仄平平”配套使用。如某地一春联:



黄莺鸣翠柳,



 ̄ ̄ ̄▲▲



紫燕剪春风。



▲▲▲ ̄ ̄



又江苏沈婉璋长城联:



山风惊虎啸,



 ̄ ̄ ̄▲▲



海浪喜龙吟。



▲▲▲ ̄ ̄



在七言句的四种平仄格式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仄仄平平仄仄平”配套使用。如徐文长撰枭矶孙夫人祠联:



思亲泪落吴江冷,



 ̄ ̄▲▲ ̄ ̄▲



望帝魂归蜀道难。



▲▲ ̄ ̄▲▲ ̄



又湖南临湘邓振球咏竹联:



千竿凤尾摇龙域,



 ̄ ̄▲▲ ̄ ̄▲



十万龙孙绕凤池。



▲▲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和“平平仄仄仄平平”配套使用。如魏源题居宅联:



置酒常邀佳客屐,



▲▲ ̄ ̄ ̄▲▲



焚香快读古人书,



 ̄ ̄▲▲▲ ̄ ̄



又福州古藤书屋联:



万菊充庭秋富贵,



▲▲ ̄ ̄ ̄▲▲



双藤蔓地古烟霞。



 ̄ ̄▲▲▲ ̄ ̄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五言句和七言句的这些平仄格式,而今尚经常使用。




对于律句中的平仄,古人有所谓“一三五(字)不论”(五言为“一三不论”)的说法,意思是说七律的第一、三、五字(五律为第一、三字),可平可仄。这种说法《切韵指南》后有载,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和《诗词格律》两书,均有专节评论。这种概括,对初学者可能有些帮助,但也引起一些误会。因为仄收的律句确实如此,平收的律句则不然:“仄仄平平仄仄平”的第三字(五律为第一字)必须是平声,否则就要犯孤平(除句脚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平平仄仄仄平平”的第五字(五律为第三字)必须是仄声,否则就会出现三平尾(亦称“三平调”,即句末三字为“平平平”)。“孤平”与“三平尾”,律诗不允许,对联也不允许。三平尾犯忌,三仄尾也应属犯忌。



说不许出现孤平与三平尾的现象,是因为这两种现象太缺乏平仄交替,读起来太单调,太没有声韵美。有人认为只要意思好就行,平仄可以不管,这至少对所谓 “金石之声”在听觉上有些麻木。如果这种理论可以成立,古人还要宫商角徵羽乃至七音十二律,惊人还要求七声音阶的巧妙组合与变化干什么呢?



诚然,有些规则打破一点,只要不是太过头,也是允许的。但可以允许并不等于说就是很好甚至最好。如果总是为缺陷去辩护,那就是不仅会降低别人,而且首先就降低了自己。



“一三五不论”的问题,尽管是就律句而言的,事实上从三言句起就存在了。



前面说过,三言联有四种平仄格式,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四种格式只有第一字才有“不论”的可能性。如第一字不论,这四种格式就变成了“仄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在不分节奏的情况下,“仄平仄”与“平仄平”尚有平仄交替,还可以允许,分为一二或二一节奏,变成一个一言句,一个二言句,平仄更无问题,后文还会专述。“仄仄仄”和“平平平”则不管其节奏如何,因全句完全是一个调子,联律上无论如何说不过去。除非全句都用同韵字,不过,这又属于技巧的范围了。



四言联的两种平仄格式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若第一字不论,可得“仄平仄仄”和“平仄平平”两式。如果说“仄平仄仄”与“平仄平平”平仄交替尚无大碍,那么,“平平平仄”与“仄仄仄平”,前者平声太集中,后者仄声太集中,听起来是有些单调的,除非第一字或第二字后有节奏性的停顿。



从三言句和四言句的分析可以看出,除五言的第一字和七言的第三字平仄有时不能不论而外,三言的第一字,在可能出现使全句变为三平 或三仄的情况下,其平仄也不能不论。四言的第三字在可能使联句仅在最后剩下一个单仄或者单平而第一字或者第二字后又无节奏性停顿的情况下,其平仄也最好论一论。



总之,只要联句一连出现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平声字或者仄声字,就要考虑一下了。如果并非全句一平或一仄到底,且属于不同的节奏,分解为每节三个以下后,即呈现平仄交替,一般没有大的问题。但若分解后相邻两个节奏仍全是平声字或者仄声字,即使其中一个属领字范围,也不好,那就是对其中一个节奏的平仄进行调整。



当然,如果作者根本不懂或者不愿遵守联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但这种对联,不管作者如何孤芳自赏,其水平到底如何,行家一见便知。









(半闲按:本文全文摘自余德泉先生著作《对联格律-对联谱》。今天先介绍到此,下一节将简介关于不同节奏的联句对马蹄韵的运用和领字的平仄问题。)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要学好久啊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7-1-7 20:01:00的发言:
要学好久啊


TOP

用心学习.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每一次茶与水的邂逅都是冥冥中的注定

TOP



太好了!

感谢楼主!

TOP

只要大家共同提高联艺,半闲亦知足矣!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以下是引用半闲在2007-1-7 23:36:00的发言:
只要大家共同提高联艺,半闲亦知足矣!



好!


如无量山茶,好心态!


TOP

对联规则浅说《四》

以下是引用云萱在2007-1-7 20:01:00的发言:
要学好久啊


949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