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09年冬天 宜兴之行

昨晚打了半夜的字,在发表时,竟然“找不到服务器”了。我还以为我的胡说又给雅茗居添乱了。现在看来,我多虑了。
不过少说题外话,尤其是少说病人不爱听的话,这也是每个健康的人该做的。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离开了博物馆的古董紫砂壶展厅,我们到了当今紫砂壶艺术的根据地——一座九层楼的紫砂壶艺术中心的建筑物。在这里,让我们得以一睹当今各级大师,技师的风采。也对现代的紫砂壶艺术水平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回顾历史,紫砂壶艺术经历了北宋的草创期,利用了宜兴陶土的特性,形成了“捏塑法”,“打身筒”和”镶身筒”的成型技法,甚至借用了大型陶器制作中的“模具辅助挡坯成型法”。出土文物也证明,此时,制作紫砂壶已经脱离了陶轮拉坯法,开始采用泥片镶接法(此法一直沿用至今)。到了明代,自供春而后,有董,赵,元,时四大家,以时大彬,徐友泉和李仲芳为代表的许多良工名匠,毕智穷工,将宜兴的紫砂陶器推上了空前繁盛的时代。尤以时大彬所造之壶,其敦雅古穆,波澜安闲,不务妍媚,朴实坚栗,望之则令人顿生闲远之思。时至今日,试问可有造壶者能做到吗?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引用:
原帖由 半闲 于 2010-7-6 15:08 发表
离开了博物馆的古董紫砂壶展厅,我们到了当今紫砂壶艺术的根据地——一座九层楼的紫砂壶艺术中心的建筑物。在这里,让我们得以一睹当今各级大师,技师的风采。也对现代的紫砂壶艺术水平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回顾历史 ...

变了味的岂止只有壶.
浮生有余闲把茶言欢!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4612

TOP

回复 58# 丛中笑 的帖子

TOP

回复 64# 半闲 的帖子

TOP

回复 58# 丛中笑 的帖子

小丛姐姐 后生可畏呀!

TOP

引用:
原帖由 半闲 于 2010-7-6 15:08 发表 离开了博物馆的古董紫砂壶展厅,我们到了当今紫砂壶艺术的根据地——一座九层楼的紫砂壶艺术中心的建筑物。在这里,让我们得以一睹当今各级大师,技师的风采。也对现代的紫砂壶艺术水平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回顾历史 ...


半闲兄:好!


历史是要人说的,特别是需要传承.发扬的优秀'东西',


我紧跟半闲兄的脚步...去重新认识紫砂壶......


'后生'不懂

TOP

哎呀,牧歌也来了。非常正确,从历史沿革再看紫砂壶艺术,既可温故而知新,又可陶冶性情。
其实,为何宜兴陶器可以做大型器皿,应该归功于其陶土的特性,能既坚实可立,又细腻而轻薄,故而可以无需很高的机械技术便可以最早摆脱“轮盘拉坯成型法”而改用“打身筒法”“镶身筒法”,这样便为后来做小型茶具奠定了物理基础。这在别 的 陶器产区是没有的或很晚期才出现的。
 看茶壶的造型的演变,可知也是一个由大壶变小壶的过程。这和宋以降喝茶的习俗密不可分。唐宋时尚煎煮,故多选则金属器皿,明代以来制茶已然取代了过去的圆饼,饮茶也不再需要碾茶成末,而是全叶冲泡。如果用大壶则茶叶浸泡时间过久则鲜味不存,且变得苦涩。所以,茶壶得形制由大变小。这至少说明,是饮茶者对茶壶的形制要求,主要是以饮茶而非摆设为首要。制壶人也随着饮品茶者的饮品茶的需要而制作茶壶。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下面引用赏壶名家韩其楼的话:
“时大彬早期也是专仿供春,多做大壶,自从他游娄东和诸名士交接之后,才改做小壶。以后的徐友泉诸家,更向这方面推进,从“盈尺兮丰隆”转向“径寸而平抵”一途。更有后来的陈子畦,惠孟臣等都是“小壶精妙”“各擅胜场”的名手。壶型由大而小,不能不承认决定于士大夫吃茶趣味和习惯的改变。”

吴梅鼎《阳羡茗壶赋》是这样总结的:“大彬典重;仲美琱琇;仲芳骨胜而秀;正春闵好而正;君用美研;用卿朴直----”

实际上,明末清初间,壶艺风格可谓百花竟秀,既有精工巧研,也有风格高古,更有浑朴与精致兼备的。尤其开始了在紫砂壶上进行书画雕刻的艺术装饰的创新尝试,其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便是清代的陈曼生。到了太平天国时期,釉彩绘画的技术也被紫砂壶艺术所吸取。此后,百余年间,紫砂壶艺术基本面貌大致因因相陈,造就了宜兴陶工独特的造壶技艺。自然,也在近年造就了一大批名家富翁。和大量的各种级别的大师,技师别号头衔。不过能名垂青史的估计也还是顾景舟,蒋蓉,朱可心,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等可数之人。真是造化弄人。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艺术家。如今想找到一位艺术素养全面的制壶名匠,恐怕是难于登天了。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不过,话又说回来,有生命力的物种,其实也有着一脉相承的复制能力。虽然眼前的这片枫叶每一片也许都有自己的特征,但没有特殊的观察方法,其实看上去都是一样的。不是吗?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