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从佛学看茶业经营哲学 ZT

从佛学看茶业经营哲学 ZT

 


(一)


  各位茶人,我想问大家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茶是什么?


  假如不是含有能够兴奋人的中枢神经的咖啡碱,并被古人发现,茶就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树叶子,除了很少几个植物学家能够叫上它的名字之外,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不会知道它;


  假如没有传承几千年的中国茶文化,茶也不过就是一种兴feng ji而已。


  我们再来看“茶”这个字。下面是“木”,说明它是根植大地的一种木本植物。上面是“艹”,说明它的功能在于它的叶子。而中间,却有一个“人”字,说明这“茶”是一个与人有关的事物,而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也不仅仅是因为茶的种植、采摘、烘焙、运输、交易、冲泡、品鉴与人相关,更在于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和载体,是文化的产物。


  很多人把茶当成保健品来卖,列出茶的各种化学成分,详述这些化学成分的保健功能,以为这就是茶的价值所在。说好听一点,这是焚琴煮鹤,在糟蹋茶;说难听一点,是把自己降格为一个卖兴feng ji的(就差不是贩毒的了)。试问,在中国被做滥了的保健品市场上,再多一种保健品,即便是如有些茶商宣称的最好的保健品,又会有多少影响力呢?!另外,宣称茶是“最好的饮料”,也与卖保健品的高明不到那里去。


  当然,我不是否定茶的保健功能,更不否定茶是最好的饮料。我是说,做为一个茶业经营者,不能只研究茶叶,不能只有物理化学的眼光,不能使自己沦落为卖树叶子的、沦落为卖兴feng  ji的,也不能把自己当成卖保健品的、卖饮料的。用佛家的话说,就是不能过分“执实”,不能眼里只有树叶子,尽管它确实也是一种树叶子。(^_^)


  我认为,佛家的核心哲学“万法皆空,因缘所生”,可以成为茶业经营的哲学指导思想。今天,贤志法师等大师都坐在这里,我不敢班门弄斧,辨析佛理,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了。


  大约在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印度一个世纪之后,统治西北印度的希腊系国王弥兰陀向佛教高僧那先法师问道。在国王问到名字时那先法师答道:“国王啊,我以‘那先’的名字为人所知,但这个‘那先’只不过是个称呼、假名而已,并没有真正的‘那先’”。这个用希腊文化土壤培植出来的国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果没有‘那先’,那么保护圣戒的是谁?勤于修行的是谁?悟道涅槃的又是谁?……这不就是说,即使有人杀了你,那个人也没有杀生之罪吗?”国王从头发开始,逐一询问皮肤、肉、骨、心脏、血、头脑等,这些东西是不是“那先”。那先一一回答“不是”。国王又问到你的感受、思想等是不是“那先”,那先还是回答说“不是”。国王又问,在身体、感受、思想之外存在一个“那先”吗?那先回答“没有”’。国王彻底糊涂了,“那先”不是身体的任何部分,也不是其感受和思想,不是可以举出的诸要素、诸能力的东西,还不能说“那先”存在于这些之外,用形式逻辑训练出来的国王的大脑无法理解,因此认定是那先法师故弄玄虚,于是勃然大怒。


  那先法师见无法给国王讲明白,就指着国王来访时乘坐的车反问国王“什么是车”。“国王啊,这辕是车吗?”“不是!”国王回答。“那请把辕拿掉!”“这轴、轮子是车吗?”“不是!”“请把轴、轮子拿掉!”“现在还有车吗?车存在于辕、轴、轮子之外吗?”国王说,“我明白了,你没有故弄玄虚,通过辕、通过轴、通过轮子……产生了‘车’这一称呼、假名、统称、名字。”


  这就是西方的“实体主义”与东方的“关系主义”世界观的差别。


  任何实体都不能离开关系而存在。在佛陀宣讲这个道理的2000多年之后,欧洲的马克思重新发现了“万法皆空,因缘所生”的道理,他的哲学本体就是“关系”,他把人们通常看做实体的东西重新彰显为关系,他认为资本不是物的实体存在,而是为颠倒的物象所掩盖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哲学认识论的本质不是物质实体,而是基于实践关系的实践哲学。马克思对佛家哲学的这种“再发现”,是日本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广松涉在冲破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后从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发掘出来的,这一从“实体本体论”向“关系存在论”的转变,正是马克思哲学的真谛,也是西方哲学的最高成就。(可惜马克思在世时没有读过佛经!)


  为了再说得通俗一点,请大家看这张图。


  从“实体”的角度来看,它就是4个3/4圆。分别摆开来,它的确除了4个3/4圆,再也没有什么了。但是,现在它们之间有一种“关系”,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距离关联在一起,就产生了比4个3/4圆更多的东西——我们能够看到,中间的空白处,显示出来一个白色的正方形。这个白色的正方形不是“实体”,如果把4个3/4圆拿掉,它也就不存在了。但是现在它确实存在,这就是一种“关系存在”,用当代复杂性科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涌现性质”。


  我们做企业的、当老板的,一定要重视这个“关系存在”、重视这个“涌现性质”,因为只有它才是你的利润源泉。你购买机器、购买原材料、购买劳动力,是要按照市场价格付钱的,也许你谈判能力超强,但也不可能长期用不合理的价格做交易,你的利润就是来自你利用这些资源建立起来的某种关系模式,形成了对原材料(广义的)的一定的转化能力,从而获得各要素原来所不具备的价值,也就是这个“关系存在”、就是这个“涌现性质”。“万法皆空,因缘所生”,那些花钱买来的“要素”都不是你的,再卖出去你就什么都没有了,你创造价值是因为你特定的“缘”把这些要素结合为某种结构,产生了“关系存在”,“涌现”出了原来所没有的东西,这就是你能够有盈利的根本原因。


  这个道理释迦牟尼佛早就告诉我们了,只是我们没有认真去听。在读《金刚经》的时候,我们会反复遇到诸如“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这类句子,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甚至还有人觉得这老先生讲话怎么这么啰嗦。其实,佛陀一再重复,无非是告诫我们不要过于“执实”,要看到“关系存在”。如果我们套用一下佛陀的说法,那就是“我们说茶,即不是茶,不过是名为茶的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一种文化的载体”,如果用佛陀的道理来问答“什么是茶”,那就是“茶不是茶”。其实是说,我们不能眼里只有树叶子,从那里面挖掘不出利润的源泉。

TOP

 


(二)


  我们不能只是关注树叶子,那我们又该关注什么呢?


  我们需要关注“茶”这个字中间的那个“人”,也就是那些拿这种树叶子泡茶喝的那些人。要知道,无“人”不成“茶”呀!要弄明白这些喝茶的人都是一些什么样的人?这些人的生活中有什么困惑和问题?这些人对生活的追求是什么?这些人的理想生活方式又该是怎样的?……


  显而易见,茶不能充饥,甚至越喝越饿。那么,喝茶的人一定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的人,这些人一定不是扶贫对象。他们大多数还是所谓“成功人士”。但是,这些人生活的怎样?他们幸福吗?他们安详吗?或者说“和谐”吗?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需要问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人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人是高级动物”。那么,人什么地方高级?是爬树能力比猴子强吗?是游泳能力比鲸鱼强吗?是力气比大象大吗?似乎都不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还有不同于动物之处,而不在于与其他动物比高低。我们说一个孩子要长大“成人”,我们就从来不说一个猪仔、狗仔要“成猪”、“成狗”,因为它们生来就是猪、就是狗,而人却不能说生来就是人,需要经过一个社会化过程,有了超越动物的东西之后,才能成为人。一个婴儿被狼抚养长大,就成了狼孩,几乎再也成不了人了。


  人可以说是一种“超动物”,它超越其他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是地球上唯一一种追求意义的动物。


  人又是怎样通过追求意义而超越其他动物的呢?作为单个的人,他能够拥有的仅仅是自身当下的直接经验,他必须通过对这些经验进行解释,才能形成意义。而解释就需要利用某些抽象的概念范畴或者范式把经验进行分类整理,并借助概念体系来理解不同种类的经验之间的关系。这就是人用来创造“意义”的活动。


  就一个个体的人在世界上生存的时间长度来看,他很难完全通过自身的经验积累和总结,自行构造一个完整的概念体系或意义架构,即便能够建立起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概念体系,他也无法与其他人沟通交流。事实上,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只能生活在社会预制的解释范式或者称为“文化”之中,每个人都必须加入至多不过是参与丰富、改进、发展一个社会预制的以语言为基础的对外部世界加以解释的整体意义体系。这个社会性的整体意义体系也就自然比任何个体的意义体系都丰富的多,其进化的速度也比借助于基因载体的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动物性自然进化快的多。这正是人所以能够超越其他动物的关键。


  进一步说,个体的人只能理解被意义体系所解释的世界,在它之外不再有任何实在,如果还有其他的经验,也只能是感觉不可理解的、混杂的、没有意义的。人们在按照自己的世界观解释世界的同时,也决定了自身的行为方式,并预期着其他人的行为,从而使这一意义体系不断的再生、传承和发展。


  当前,我们中国人的意义体系又处于什么状态呢?


  首先,随着西风东渐,传统的儒教体系已经分崩离析;

  其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红色”信念体系逐渐退色;

  再次,随着乡村社会的解体,民间的道德体系也烟消云散……


  尤其在走向网络社会的转型期,在进取、躁动、斗争的主旋律下,财富得到了增值,科技得到了发展,但与此同时,道德失范,认同艰难,意义体系混乱也在所难免。


  我们大家都生活在一个失范的社会中,就像黑夜里漂泊在茫茫大海之上,没有指南针、没有海图、也没有航标灯,不知道下一阵风浪将把我们推向何方?我们已经丧失了精神的家园,找不到精神的依归,于是我们紧张、我们不安、我们焦虑,于是抑郁症成为流行病,有报道说中国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抑郁症已经成为最大的杀手之一。就在几天前,我隔壁办公室一位20来岁的年轻的小伙子就因不堪抑郁症的折磨而服下了整整一瓶安眠药。


  那些在这个社会中最成功的人士的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呢?


  左边两幅图片是我从互联网截下来的网页截图。从上面可以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1980年以来,中国约有1200位企业家自杀。这还是浮在水面上的数字,也许只是冰山一角。“生存还是死亡?”竟然成为在我们这个社会上被普遍推崇与羡慕的企业家阶层中很多人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大群解决了温饱问题,甚至是率先富起来了的人,急需一个心灵的栖息地。这个人群的规模虽然无法统计,但我们可以推断,其数量与自杀者、抑郁症患者相比,才是真正的海平面之下的冰山。为失去精神家园的人提供一片心灵的栖息地、去安慰那些痛苦的心灵、帮助人们寄托人生终极关怀的重任很可能历史的落在在座的茶人身上了,大家感受到肩上担子的份量了吗?我们不能总是把机会留给那些邪教分子吧!


  很显然,要承担起这个重任,为那些痛苦无助的心灵构建一个意义体系,仅靠一片茶树叶做成的扁舟很难承载,我们需要到几千年积淀下来的茶道、茶艺等茶文化宝库中去挖掘我们的武器。也许,到了这个武库中,你会有很多很多的选择,但今天我只想说其中的一件,那就是“禅”。还是处于前面说过的理由,今天是在禅师面前,我没有资格谈禅,当然也是用这个借口来掩饰一下自己学问的浅陋。(^_^)


  作为一个俗家人,我说禅可以成为我们的最佳选择之一,是有很多“世俗”理由的。大家看:


  第一,禅是古邦印度、中国先民的独特发明,并为多种宗教信徒所实践张扬,流传于中印文化圈的广大地域,它西流中亚,东传日本,北入蒙古,南行印尼,深深参与型塑了这里的传统文化。


  第二,自六祖慧能以来,佛教禅定之学在中国盛行,通过内向性调心的锻炼,如实认识自己,开发真我潜能,进而迸发出超越性的般若智慧,解脱以生死为中心的一切系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的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因为禅宗修行对场所、条件要求较低,在中国佛教史上虽然历经教难,禅宗总是能够延续。


  第三,虽然近代随着佛教影响的缩小,禅在国内逐渐被人们淡忘,但由于它已经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在民间一直形断神续、绵延不绝。在人们精神家园失落的今天,许多人又在寻找它。我们只需要到书店里看看各种禅学著作的畅销情况,就可以看到禅的复兴、禅在当代社会的适应性变化以及禅为人们所广泛接受的生命力之所在。特别是生活禅的倡导,已经呈现出广阔的前景。从“教会式”宗教到个人式“无形宗教”转变的是当今精神生活方式演变的大趋势,在这一演变中,禅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和天然禀赋,因为禅的发明本来自民间,禅定修习的个人化程度本来就很高。


  对于我们茶人来说,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禅茶一味”的悠久传统,禅和茶的内在契合,甚至可以说茶道即禅道,这一点在日、韩体现的尤其充分。尽管专家们会有不同的意见,但禅茶联姻的历史却是基本的史实。这又是一个专门的学问,也是我不够资格深入谈论的话题。


  我只是想让各位茶人注意到,自觉的使禅-茶结合,主动的承担起构建意义体系,为人们提供心灵栖息地的责任,是茶业的一条开阔通途。这份需求,这个市场,都是明摆着的,这个资源又是如此丰富,正等待我们去发掘。


  当然,我不是号召各位茶人都去当禅师,各位禅师本来就坐在我们面前,无需我们去“重新造轮子”,更不需要我们去“重新发明轮子”。我们只需要明白一点,我们不用再去当一个买树叶子的了,我们可以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位,那就是“禅意生活支持产业”。各位茶人从此有了一个新的使命,那就是为中国人提供心灵的栖息地。当然,我们还不敢说是在重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但至少是在为这个家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TOP

 


(三)


  在谈完树叶子、谈完人之后,索性把这个“茶”字一拆到底,再来谈谈下面的这个“木”。不然,我们的生意会缺少根。这个根,就是一个系统的经营体系。


  当我们发心去安慰那些痛苦心灵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就是怎样才能让这些心灵归依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佛家有几千年的经验可供借鉴(如“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等等),现代市场营销学也做了充分探索。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关乎到心灵的问题,不像出售生活必须品那么简单,也不能象卖保健品那样“忽悠”,这不是如广告这种浅层次的接触能够解决的问题,尽管可能也离不开广告。我们在让“众生”知道有这样的“心灵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上,要通过深层次的接触加强“信众”的信心。禅茶讲座、禅修活动、茶会活动等等可能是深度接触的较好方式,出版、网站、网络社区等也是应该充分利用的形式。


  当人们接受了你的“心灵问题解决方案”之后,打算按照这种生活方式去生活的时候,他需要改变一些自己的日常活动模式,而这些日常活动模式是他过去所不熟悉、没有掌握的,这就需要有方便的渠道让他能够学会这些基本的活动模式。


  当人们按照这种活动模式尝试一种“禅意生活”的时候,会有一些新的体验,他需要把这种体验与一个合适的朋友圈子交流,并通过交流碰撞得以肯定、明晰、升华,最终学会基于这种意义体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真正爱上这样的生活,并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习惯。


  当他习惯于这种生活方式之后,他会发现他的日常活动变了,支持日常活动的必需品也跟着改变了,过去每日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在变得可有可无了,甚至是完全不需要了,过去用不着的东西现在成了必需品,例如茶叶、茶具(这还有说吗?^_^)。


  安排一种禅意生活方式,发展出其中的细节生活模式,配置相应的支持这种生活活动模式的物品,是一项专门的工作,需要研究历史,研究人们的现实生活,在继承的基础上做出适应性设计,这需要有更合适的人专门去做,这里仅仅做一些提示。类似的某个主题的生活指导书实际上已经有很多,如在美国流行的简单生活主题,就有《简单生活指南》,我国前些年流行过《啤酒主义》、布波生活方式等等也是这类指导书,可以作为我们的“标杆学习”模式来参考。


  “茶”中的“木”要落地,需要扎下三条根,我这里称之为禅茶经营的“三个一工程”。那就是“明确一个主题,建立一个圈子,形成一个供需网络”。


  先说“明确一个主题”。


  大家都知道,旗帜是很古老的东西,它产生于战场。在混战的战场上,高高飘扬的旗帜可以召唤己方的士兵,如果旗帜被砍到了,士兵就会成为没头苍蝇。旗帜就是一个标识,标识是一个动态适应系统得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共产主义、三民主义等也是一个标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多少实力雄厚的军阀,他们现在又在那里呢?从军事实力来讲,共产党、国民党都不能最强的,为什么现在我们只能看到他们,而看不到那些实力更强的军阀了呢?就是因为这些军阀没有“主义”,没有标识,打不出有号召力的旗帜。当年国民党元老们在谈论共产党在陕北那么苦的地方为什么能够扎下根的时候,一致的结论是“人家是真有思想和主义的”。佛也是一面旗帜,所以佛教能够达到《易经》乾卦讲的最高境界,可以“群龙无首”的状态存在将近3000年。我们的企业也将会于此,打不出自己的旗帜的,尽管目前看上去很强大,很有资金实力,也不见得能够活的长久。而那些能够提出有号召力的“主义”,打出有号召力的旗帜的企业,也许目前还很弱小,但在网络社会的“认同”竞争中,必将占有一席之地。有人开玩笑说,“资本主义”的这个词的另一个意项就是“光有资本还不行,还要有主义”。


  我们在谈禅茶,“禅”当然就是我们的基本的主题,基本的旗帜,基本的“主义”。但是如同佛家分宗分派一样,任何人也不可能垄断禅的话语权,因此需要在禅这面大旗之下,举起有所区别的特色旗帜,找到能够吸引特定人群的合适的主题,形成你自己的特定的品牌内涵。这也是禅茶能够兴旺发达,能够普及到不同分众人群的必要条件,只有这样百花齐放又相互呼应的不同旗帜迎风招展的时候,禅茶事业才算站稳了脚跟。


  再说“建立一个圈子”。


  大家都说我们开始进入一个信息时代,而信息时代的特征正在于网络社会。它动摇了以固定的空间领域为基础的社会根基,并会重塑所有组织的既有形式。因此我们不能再延用昨天的范畴来看待今天的世界。信息化首先会改造社会的基础,催生新的生产方式(我和王甲佳将其命名为“和谐生产方式”),而新生产方式已经开始显示出网络组织的重要性和劳动的个人化的趋势。


  网络社会的分布式、网络化生产与个人分散劳动,导致地域性社会关系的消解,带来了一个开放的多边网络,开创了一种多重面向的虚拟文化,随之形成了一个又一个认同不同主题的圈子。


  认同,特别是宗教认同与种族认同,在人类社会的开端就已经是意义的根源,然而在一个组织崩溃、制度丧失、文化表现朝生暮死的新的历史时期,认同就变成了主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意义来源。人群越来越不是按照他们做什么,而是按照他们认同什么,相信什么来组织意义,认同日益变得特殊,变得难以普遍分享,“圈子”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新时代最基本的社会“组织”细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高举我们的主题旗帜,识别圈子,创建圈子,进入圈子,领导圈子,拓展圈子,凝聚圈子……围绕圈子去改进我们的品牌建设模式,改变营销模式。这里面也将会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在此也仅仅是点个题。


  最后要说的就是“形成一个供需网络”。


  我们举起主题的旗帜,建立认同的圈子,就是为一个人群去服务,就是用我们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门物料去支持这个圈子中人基于共同意义体系和活动模式的“同态”生活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禅意生活方式,摆脱心灵的痛苦,开发无尽的潜能,创造和谐的人生。


  对于圈子中人的日常生活的相应活动,我们就要建立起一个能够感知-响应的供需网络支持体系,能够提供方便的支持请求渠道甚至“现场采集”需求信息并进行响应,达到“即时顾客化定制”的服务水准。由于是以圈子中个人的“禅意生活”为中心提供支持,所需要的“物料”也必将远远超出茶叶的范围,很可能会涉及到目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东西,需要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与支持对象的交互中发展这个“BOM(BillOfMaterial)清单”。


  这需要对我们现有的业务系统进行深层次的改造,其基本方法是通过信息技术建立对客户活动和物料消耗信息的快速获取、处理能力,信息采集与物流进程同时发生,消除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冗余时间和冗余处理环节,快速反馈并由此控制和调节物流。监控反馈信息实时传达变化及调整支持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对于茶业经营者来说,这也许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也是我们这个习惯于大众市场、细分市场的头脑所不容易接受的,但在互联网条件下,直接服务与个体却是完全可能的。具体细节设计可以参阅张西振、王甲佳等人的和谐生产方式相关文献。


  ***

  当我们把“茶”掰开来揉碎了说过一遍之后,我们能够回答一开始提出的“茶是什么”这个问题了吗?我们知道如何依据佛家的核心哲学“万法皆空,因缘所生”去联结禅茶资源,整合茶业及其相关产业,建立一个“禅意生活支持产业”了吗?也许仍然不能回答,但至少你在思考。


  你开悟了没有?!

TOP

这位作者语气咄咄逼人啊


这佛学?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