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影响制茶质量的因子

影响制茶质量的因子

 


影响制茶质量的因子


 


        制茶原料是指茶的鲜叶而言,制茶质量之好壤受鲜叶质量的支配最大。如果鲜叶质量本身不良,任凭你有何等巧妙技术,亦难成佳品。不过如鲜叶质量良好,而制造技术不良,自然亦是无济于事。是以二者确须良好配合。



         影响茶之鲜叶质量好坏的基本因子甚多,举凡茶树生长地带、土质、气象、季节、茶树品种、以及栽培方法如培肥、台刈、病虫害、以及采摘等等,都有直接的影响。



                                      
       地土与茶叶质量


 



   不论在福建或台湾,生产良好乌龙茶与包种茶之地区,多属高山或通常之山地。优美高贵之武夷岩茶,系生产于海拔六百五十公尺高,称为八闽屋脊之武夷山。著名之安溪铁观音,茶以产自晓阳最佳。晓阳亦属安溪之高山。台湾乌龙茶包种茶着名产区,在台北县文山区,新竹县竹东、竹南、苗栗县之老田寮等处,茶树均栽培于山地,山之海拔都在四百公尺以上。足见适当高度的山地,可产优良茶叶。事实生于高山地带之茶叶,制成茶叶香气往往较高。产于山间倾斜地之茶叶,由于气候环境及地理所促成,其质柔软,制成乌龙茶或包种茶色、香、味、形均属优良。生于平地之茶树,制成茶叶,形状稍粗,香气不佳,滋味较薄,质量普通。故地势之影响茶叶质量甚属显然之事。


 



  土质与茶鲜叶之质量大有关系,粘土所生产之茶芽带黄色,叶柄较短,叶肉薄,而制成茶叶质量香味良好。瘠地生产茶叶叶小而质硬,制成茶叶质量有苦涩味过强倾向。肥沃地生产之茶叶,叶大而质软,制品滋味浓厚,但如氮质肥分过多之时,难免会影响制成品之色泽暗黑和香气不扬。大体说,土质属第三纪层,土壤属细红壤砂质粘土,生产茶树,其制成乌龙茶与包种茶品质均较佳。以台湾出产良好之乌龙茶区及包种茶区,如台北县之文山、南港、海山一带,以及接连中央山脉之地方,在新竹县由关西溪对岸经竹东、宝山、峨眉、苗栗、头屋、三义一带山地,皆属第三系第三纪层之土地,皆出产良好乌龙茶包种茶。火山岩系次之,如台湾淡水区基隆区之一部份土地属此,所产乌龙茶及包种茶,品质均较逊。属洪积层赭土,产茶品质尤逊之,台湾台北县新庄区林口、坪顶高台地土地属之,在这一带地方,难以生产质量良好乌龙茶。


 


 


       光线与制茶品质


 



     日光照射之强弱影响茶树生长颇大,与制茶质量有密切关系。制绿茶之鲜叶需要温和之光线,制包种茶者稍次之,制造乌龙茶及红茶之鲜叶,要在稍强的日光下生育之,其制成茶叶方为良好。大概日光强的地区,生育之茶鲜叶,节短而叶小。反之,日光照射弱的地区,生育之鲜叶,叶大而节长。是故台湾在夏季制茶质量能比较良好,是受光线影响也。良好之武夷乌龙茶与安溪铁观音亦多在夏初制成之。在浓荫地生育之鲜叶,虽燃茶片稍大,叶肉薄而软,制成茶叶,干茶色泽必带青黑色,香气淡薄,质量不良。又连续雨天,制造茶叶,其质量比较不佳,推其原因,亦由于光线之关系。又采摘时间之早晚,其影响制茶质量之原因亦同。是以制造优良之乌龙茶或包种茶,通常在晨间露水未干不采摘,因在这段时间中采摘制成之茶叶,色泽必带青色,香味均淡。而于晴大上午十时起至下午三时止,所采摘之鲜叶,制成茶叶,一般质量都比较优良。干茶色泽均呈宝色而富有油光,香气滋味均佳,其原因虽由于鲜叶含水量及其它种种之关系,然由于日光之影响亦为原因之一也。


 


 


         季节与茶叶质量



     春天生长之鲜叶,叶多呈浓绿,肥大而柔软,水分之含量多,在台湾以春季鲜叶制造红茶及乌笼茶时,除茶身条索美观外,质量均难得理想。但却适宜制造包种茶或绿茶。此因制造红茶及乌龙茶鲜叶进行萎凋时,其消水程度须较多故也。而用于制成包种茶与绿茶时其鲜叶消水量比之制造乌龙茶与红茶可较少,故较宜制造之。品质亦较佳。


 



    夏天生长之茶叶,叶小而质稍硬,最适合制造乌龙茶及红茶,其制咸质量,水色浓厚,香气极高,滋味强烈,色泽鲜丽。但制造包种茶或绿茶,却又滋味比较苦涩,难获佳品。


 



    至秋天制成之茶叶,其质量介于春夏季之间,以制包种茶绿茶较好,但制成红茶或乌龙茶如技术处理得当,仍然可以制成相当良好之成品。至晚秋及冬初所产之茶叶,叶片较小且易硬化,制成茶水色及香味,均属淡薄,外形亦粗大,难以制成佳品。


 


 


        鲜叶水分与制茶品质


 



     鲜叶中含水分的多少,也是直接影响制茶质量的良劣。而茶叶中含水分之多少系由于茶树品种、生育地土、天候、以及当日早晚采摘等几种不同原因而来的。品种叶大而肥嫩的,通常含水量多。生育在阴湿山坑,鲜叶含水量亦大。雨天采摘,其鲜叶含水分多,自不待言。又早晨露水未干采摘者,其含水量亦多。这在制造乌龙茶与包种茶影响其质量颇大,因此二种茶都属部份酦酵茶,在处理萎凋与酦酵工作进行时,对鲜叶能否控制适宜,甚关重要。通常水分多叶片肥大而柔软,制成品质其外形尚佳,惟香味见差。水分少而干物量中纤维含量亦少者,可制成外形美观之高级乌龙。而含水分适当者,制成质量,各项均可平均良好。


 


 


         施肥管理与制茶质量



        茶树施肥,影响茶树生长与制成茶叶质量颇大,例如施用适当氮肥,不但能增加收获量,且增进制茶之色泽及甘味,故在日本之玉露茶以色翠味甘为贵者,系施氮肥。惟对制造乌龙茶及包种茶,如单纯多量施用氮肥,则制成茶叶,色泽深黑,香味反而不佳。是故必须与磷钾肥适当配合施用之。因磷钾肥能使香气浓厚。磷为细胞核重要成分,其功效为促进茶树各部份之发育,并坚实其枝干。据印度茶业协会之研究报告,认为茶叶中芳香油之含量,须有磷质肥分之刺激,故施用适量磷肥,增进茶叶香气。多施磷肥,可提高红茶及乌龙茶之品质。但包种茶之施用量不宜太多,以免香气降低;施予钾肥,对于枝干之强健组织,恢复树势,抵抗病虫害等都有功效。如施用肥料配合不适当,或不施肥,茶叶生长短小,质硬,心芽易于展开,制成茶叶外形不佳,滋味亦欠浓厚甘润。是以欲提高制茶质量,必须依栽培土质施予适宜肥料。乌龙茶与包种茶,素以特殊之香气与滋味见称于世,而直接影响于香气与滋味的构成,是肥培与管理。是以对于肥料种类之选释,配合方法之讲究,施肥分量与时期,以及管理作业之合理与适期等,均须逐项注意及之,藉以提高质量,并增进其产量。



  
         台刈茶芽与制茶品质



     茶树台刈后在一、二年间生长之鲜叶,大都叶片叶柄肥大,茶色浓绿,水分含量较多,采之制茶,成茶色泽必带暗黑色,香气滋味皆难良好,故用之制造乌龙茶或包种茶时,在萎凋与搅拌之处理过程中,对水分之蒸发以及茶叶之变化状态,应格外注意操作。否则,难获佳品。台刈后三、四年以上生长之鲜叶,则情形又复正常。鲜叶如属新台刈后生长者,叶身肥大幼嫩,且叶柄肥壮而长,色浓绿,芽尖常带微紫色,于鲜叶处理时,应先予鉴别,以利萎凋与搅拌之操作,以制成理想之质量。


 


       品种与制茶质量



     茶树之品种与制茶质量之关系,实非浅显,例如不适于制造乌龙茶之品种,有如臭青仔、枝兰、莳茶几个品种,任凭你有多少好的技术,也难以制造良好乌龙茶。不适于制造包种茶之黄柑,白毛猴、山茶等几种,也难制成良好包种茶。这都是品种特性限制制茶质量之实例。所以品种之良劣,影响制茶质量极大,兹将台湾茶树品种中,对于适否制造乌龙茶与包种茶者,分别引述于后:



        制造乌龙茶适否之品种



        青心大冇如采摘细嫩,则制成茶形状紧结,白毫肥大,色呈铜黑色,表面有油光,水色鲜艳,香味浓烈,此系自来最能代表乌龙茶特有香气之品种。大叶乌龙茶叶肥大,制造时堪于日光萎凋和釜炒,成茶形状稍粗大,外观呈铜羯黑,水色浓厚而稍红,夏茶制成之茶叶,其质量凌驾于青心乌龙之上,春秋二季制成茶则色泽暗黑,香味较逊。青心乌龙制成茶形状稍细,但有白毫,色泽如于夏茶第一回制成者,甚为鲜丽,滋味虽稍淡簿,惟具清香,特别是被浮尘子啮害之嫩叶制成茶,香气特别强烈。



      
       制造包种茶适否之品种



      青心乌龙是制造包种茶最好的品种。此一品种,制成包种茶,形状紧结齐一,色泽最具有包种茶特有之深绿色且富有光泽,水色蜜黄色,具有包种茶强烈芬芳之香气,其滋味亦甘润可口。系制成良好包种茶之代表品种。大叶乌龙叶较大,如采摘较迟,外形必较粗大,采之过早,则又色泽有暗黑倾向;水色金黄色,相当良好,共香较之青心乌龙为温和,滋味亦几分见弱,稍具绿茶味。青心大冇,制成茶形状稍粗大,色泽相当良好,惟较深绿,比青心乌龙稍逊。如采摘期提早,则多白毫,水色良好,特别是具有特殊香气。惟秋茶制作容易陷于乌龙茶格式。



  
          病虫害与制茶品质



     大凡受病虫害之鲜叶,制成茶品质概为不良。但茶树被轻微浮尘子食害之鲜叶,采收以制乌龙茶则香强味烈,品质特佳。此种虫类在茶幼叶食吸中,使鲜叶水分减少,直接增加叶液浓度,促进香气之生成。另一说法,此虫食吸茶叶,可能分泌一种特殊物质促进茶叶芳香之发生,故而质量反为优美。前一原因较为明显,后者尚乏试验证实,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过一般人称乌龙茶中一种具有特殊香气之「膨风茶」(即高级乌龙茶或高级红茶),确有许多利用这种被浮尘子食害之鲜叶(俗称着烟茶)所制成的。但如茶园被害广大,则产量大减,收获量往往十不及一、二,而且受害较深时反而影响成茶质量,原不足取。


 


        损伤鲜叶与制茶品质



     鲜叶之采摘、搬运、或制造中诸种操作,往往会使鲜叶受到若干损伤。这种损伤是折伤或破碎或受压发生闷热,通常会在制造中途,自起不合理之发酵作用,使鲜叶枯干或红变,即通称为「死叶」,影响制茶质量甚大,这在制造乌龙茶及包种茶,成为大忌之事。所以武夷乌龙茶之制作,对鲜叶之处理十分小心,竭尽所能,避免损伤,此为武夷岩茶之驰名天下之一理也。制造乌龙茶与包种茶因须搅拌操作,欲使鲜叶自叶缘渐次进行轻微酦酵作用,如果鲜叶受损伤,这一步的处理就十分的困难。是故欲得质量良好之成品,应极力避免鲜叶之受伤。



  
         采摘后经过时间与制茶质量



     不论制造何种茶叶,原料鲜叶采摘后,立即制造最佳。惟清晨或雨天之露菁,则宜静置摊凉再行制造。因鲜叶一离开茶树,随即发生变化故也。但这在大量生产是属不可能之事。普通采摘后经过五小时至六小时之时间,如处理得当尚无大害。然经十小时以上的时间,香气必受影响,同时会使其后制造过程发生处理上的困难。例如鲜叶采摘后经过十四至十五小时以上的时间,如未适宜摊开,则由于积压发热,必发生异臭,影响制成茶的质量甚大。是以鲜叶采摘后放置时间与放置方法,必须注意处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