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吴锡端:中国茶业未来将更具活力

吴锡端:中国茶业未来将更具活力

作者:王琨


  来源:大食品


从去年年底开始,普洱茶火爆的市场行情搅乱了中国茶行业的一池春水,其价格表现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引发了人们对中国茶产业发展的热议。带着对茶行业发展的疑问,大食品记者日前专访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请他从行业的高度阐述的对茶叶市场的理解。   与许多人对天价普洱茶的忧心忡忡相比,吴锡端明显乐观得多:“这次市场变化,企业和市场都没有做足准备,但我认为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能从中反思到一些东西。整个行业不能都是死气沉沉的,适当的炒作、资本介入等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行业才会有活力,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泡上一杯清茶,采访在缕缕茶香中进行,茶行业发展的脉络随着吴锡端的讲述清晰起来。


  “适当的炒作是必要的”


记者:目前茶叶的生产模式是怎样的?


  吴锡端:茶叶的生产模式是多样的,但是也带有一定的区域特征。西部地区如云南,多以公司加基地的模式生产;而东部地区的分散农户比较多,他们直接通过批发市场进行销售,现在那里出现了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以销售大户为核心,统一生产统一管理,这种模式在浙江地区比较多,发展前景很看好。总的来说,茶叶大部分仍以农户生产为主,但各种形式的联合在不断发展,这些联合能更加规范市场,而且茶农的利益也有很大保证。


  记者:今年前半年茶产业的增长和销售情况如何?其原因何在?


  吴锡端:今年四川、重庆地区遭遇旱灾,可能对当地的茶叶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从全国来说春茶产量仍然呈增长态势,春茶占整个茶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左右,因此,全年茶叶生产总体上会增加,预计会超过110万吨,(2006年全国茶叶产量102万吨,比上年增长9万吨)。


  目前茶叶的产销是基本平衡的,内销幅度增长较快,每年增长的8、9万吨茶叶基本都靠内销市场消化掉了。此外,今年茶叶的价格增长幅度比以前快得多,这主要是因为普洱茶市场的快速发展打乱了原有的平衡体系,我估今年整个行业产值将达到230到240亿左右(去年产值为200亿)。


茶叶产量实现增长的主要原因:今年各地陆续投产了大面积的新茶园,增加了一定产量;另外这几年茶叶的经济效益比较好,茶农加强了对茶叶生产的管理,也会使茶叶产量提高;同时今年普洱茶市场的火爆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它带动了整个茶产业产量的上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普洱茶市场异军突起,市场变得非常热闹,云南原先生产绿茶、红茶的企业很多改为生产普洱茶,这给其它地区的茶叶生产腾出了市场空间,今年茉莉花茶原料价格涨得比较大,就是这个原因。


  记者:谈到普洱茶,它的市场现在被炒得很热,而最近又出现了价格缩水的现象。您对此有何看法?这对茶业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吴锡端:普洱茶价格上升的因素主要是:1、普洱茶本身的历史价格是很低的,所以它的市场上升空间也就比较大;2、普洱茶通过陈放,品质会提高,这与其他茶类不同,它具有贮藏价值,也就具有了投资价值;3、此外它确实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顺应了现在的消费潮流,它在全国的市场消费区域扩大了很多,因此引起了整个市场消费的热潮。


  普洱茶整个产业这两年发展太快了,企业对市场的准备不足,大家都还没来得及准备好,这对行业和企业都是一个考验。经过这次波动,各个企业都会从中吸取一些教训。虽然目前出现价格下跌,但普洱茶市场总体向前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


  现在普洱茶存在过度的炒作行为,这样做无疑会对行业有很大的杀伤力。但是我认为适当的炒作还是必要的,茶叶行业不能都是死气沉沉的,当然暴涨暴跌肯定是不对的,就要看怎么去引导他健康地往前发展,让所有人都受益。因此,这就是对市场炒作度的控制问题。


  记者:那么这个度的控制该如何把握呢?


  吴锡端:还是要靠企业。我们现在已经在倡议企业“三个体系”的建设:建议企业从茶叶的栽培、生产到产品建立标准化质量体系,提供质量稳定的产品;建立比较科学的价格体系来抑制价格的波动,现在企业对价格的控制还比较弱;最关键是市场销售体系,一定要健全企业的销售网络,这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树立和对市场控制。如果这三个体系得到确立,过度的投机和炒作就能得到有效的抑制。


  我们行业也正在制定一些标准,如加强对原产地保护、发布指导性价格信息、建立科学的市场认证制度等。另外,普洱茶的质量标准也随市场变化在逐步完善。


只有健全市场体系,才能让企业、消费者、茶农都要受益。

TOP


  健康消费品前景看好


  记者:现在一些茶叶企业已经走上多元化道路,涉足茶餐饮、茶食品等多个领域,您对此有何评价?


  吴锡端:茶餐饮、茶食品是茶业应用领域的延伸,其实茶叶最早就是用来做菜的。上海天天旺茶楼、北京老舍茶馆等都是成功的查餐饮典范。但总的来说茶餐饮行业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规模。


  茶食品符合了健康消费的潮流,在国际上都很受欢迎,它的前景十分广阔的。其实包括茶枕头、茶多酚片等茶延伸产品都将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已经形成一定规模。这些产业的发展对茶叶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尤其是中低档茶叶可以作为原料提取有效成分的原料,这对扩大中低端茶叶产品的销售、建立多层次茶叶产品的市场很有好处。


  我认为,产业多元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的要求,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做得起来,要发展多元化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比如茶叶企业最好还是围绕与茶的相关行业进行延伸。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多走元化路子都不是很成功,规模扩张后企业的制度和管理往往跟不上。从我接触到的情况看,企业多元化的成功不多,失败却很多,所以还是小心谨慎为好。


  记者:您如何看待今年崛起的茶饮料市场?它会是茶叶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吗?


  吴锡端:茶饮料作为一种现代健康饮品,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在日本茶饮料的消费量已超过碳酸饮料。但是茶饮料与传统的茶叶行业还是有一定差别的,它的投入、运作方式、销售网络等都与传统茶叶不一样的。但还是相辅相成,可以相互合作。传统茶叶企业也可以借助饮料企业强大的销售网络和经营方式扩大自己的销售网络,提高自身市场运作水平。

TOP

  品牌弱势状况正在改善


  记者:立顿作为一个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不俗,比较起来国内企业似乎稍嫌不足?


  吴锡端:品牌树立是国内茶叶企业的弱项,这一点我们承
认,我们也已经认识到,并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打造品牌。立顿产品以红茶为主,标准化比较高,更适合做产品品牌。而我国茶叶品类丰富,更适合以专卖店形式销售。传统茶叶企业的扩张规模没有那么快与这有关。其实每个企业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比如立顿在做产品品牌,吴裕泰、张一元等企业以连锁形式出现,做服务品牌。我认为两种方式是各有长处的。


  记者:中国茶业历史悠久,产量和消费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一直欠缺有影响力的品牌。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吴锡端:总的来说茶业的全国性品牌不多,其他大部分都是区域性品牌。这是因为因为茶叶的区域性消费差异特别明显:如北方人喜欢喝花茶,华东人喜欢喝绿茶,华南人喜欢喝普洱、乌龙等,这些多年的历史习惯,对茶叶品牌的全国性运作造成一定的制约。这几年,每个茶类也都发展了全国性品牌,如普洱茶有“大益”,绿茶有“竹叶青”、乌龙茶的“巴马”等。当然也一些区域性品牌在所在的区域市场都有很好的表现,如湖南猴王的茉莉花袋茶在东北、西北市场都卖得很好。


  但我们评价这个行业不能只看现状,而是要看整个发展过程,我国品牌建设发展是很快的,潜力很大。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茶叶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品牌建设所确的成绩有目共睹。当然与国际品牌相比,我国茶叶企业在市场运作、品牌树立上相对弱一点。但这几年通过产业整合、外来资本注入、管理人才的引入,整个状况已经在改善,我们协会也在用各种方式帮助企业培育好的品牌,包括行业排名、重点推荐等,促进茶叶品牌的发展。


  由于我国是茶叶传统贸易国家,2000年之前,我国茶叶出口一直实行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制约了茶叶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开拓。去年茶叶出口量28万吨,价值5亿多美金,创下历史最好水平。目前世界市场上占主要地位的红茶发展也已趋于饱和,我国特有的产品绿茶、白茶、乌龙茶等其他茶类发展空间还很大,这对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非常有利的条件。


  我可以肯定地说,中国茶叶的未来一定会更具活力。

TOP

普洱生茶至少需存放一定年限后才适合投放市场,才能被广大喝茶人所接受。

在产品品质与口感不稳定期盲目宣传与炒作必然适得其反。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中国茶叶的未来一定会更具活力。

未来是有希望的!


TOP

未来是有希望的.

TOP

中国茶叶的未来一定会更具活力。

为中国茶叶加油,喝彩!!!

TOP

吴锡端:品牌树立是国内茶叶企业的弱项,这一点我们承
认,我们也已经认识到,并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在打造品牌。立顿产品以红茶为主,标准化比较高,更适合做产品品牌。而我国茶叶品类丰富,更适合以专卖店形式销售。传统茶叶企业的扩张规模没有那么快与这有关。其实每个企业的定位是不一样的,比如立顿在做产品品牌,吴裕泰、张一元等企业以连锁形式出现,做服务品牌。我认为两种方式是各有长处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