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半闲答茶友关于茶性苦寒的问题

半闲答茶友关于茶性苦寒的问题


 


茶友老班长问:


    中医典藉《本草纲目》关于茶叶功效的记载 ∶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又兼解酒食之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若虚寒及血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损,土不制水,精血潜虚;成痰饮,成痞胀,成痿痹,成黄瘦,成呕逆,成洞泻,成腹痛,成疝瘕,种种内伤,此茶之害也。民生日用,蹈其弊者,往往皆是,而妇妪受害更多,习俗移人,自不觉尔。况真茶既少,杂茶更多,其为患也,又可胜言哉?人有嗜茶成癖者,时时咀啜不止,久而伤营伤精,血不华色,黄瘁痿弱,抱病不悔,尤可叹惋。


    根据以上论述,茶苦而寒,那么脾胃恶寒之人是否不宜饮茶?


 


   半闲答:



    这个问题,应先了解李时珍先生的说法产生的时代背景,弄清此说的源流。


    我们知道,明代之前的饮茶习俗主要是采用煎煮研末调水为浆等法品饮茶。所以,苦寒之性,每每因品饮习俗之精致而改变。一如我等近年玩的“七夕罐”煎煮。


    可是到了明代(时珍所处的时代)品饮茶事移风易俗,冲泡为主要品茶手段,而制茶工艺可能还沿用古法,是故茶之苦寒之性显得比较突出,故有李家此说,应当十分中肯。


    不过,正是前人看到茶的苦寒之性的利和弊,是以后世便发明了异常丰富的制茶工艺。可以说,明代以前(包括陆羽《茶经》)的有关茶的制作工艺,大约都谈得很少。重点往往放在产地、季节等比较大的时空里。


    明代以后,冲泡饮茶的习俗,可能是引发制茶观念的改变直接原因。所以后世茶人或医家似乎对茶的苦寒之性的危害注意得不多。因为明清以来历代茶人,其采制茶品的工艺,一直沿袭着以除去茶的苦寒之性为要务(也有刻意保全苦寒之性者)的传统。


    只是到了近年,因栽培技术的“先进”和制作工艺的“科学”,反而忽略了对茶品的气色性味对人体的影响,一味追求表浅的感官快感,忘却了人因何而喝茶。这种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做法,令市面上的确泛滥着大量的苦寒之性突出的杂茶。


    老李家的观点产生于明代,指出了当时的茶品不太注意工艺技术的应变改良,粗制滥做的茶品充斥市场的现象,的确很有合理性,并对后世也是一种警示,其意义是深远的。


     当把茶品做成“苦寒之物”,那么,时珍的分析是正确的。脾胃虚寒之人,再加之血气虚弱者,是不适宜饮食苦寒之物的,不独苦寒之茶。


    一般脾胃虚寒者,多表现在脾虚胃寒。脾虚者运化失司,胃寒者纳谷不利。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纳谷。正常生理是:脾气上举,胃气下行。此间虚寒,则脾阳不举,胃气上逆。不举则不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荣养脏腑形骸;上逆则不能纳入水谷之饮食,自绝给养。


    脾胃乃人的生命的后天之本,水谷绝而精微竭,势必精神不振。形肉消瘦,面色无华,甚至出现苍白、萎黄、黯青、晦黑等色。故《内经》曰:形肉已脱而精不立者,亦神不使耳---五色精微像露,其寿不久也。


     所以,凡脾胃虚寒之人,自当远离苦寒之饮食为要。



     不过,自从明代品饮茶事移风易俗之后,制茶的观念和工艺技术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是栽培技术,历代茶人精心筛选优质的品种。


     其次是精研采集之时机,寻常的只根据季节,高明的还要根据茶树叶片芽头的气色,更高明的还有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去演绎茶之性味的流年特性,并以此来判断其苦寒之性及升降之机。


    再其次便是制法技艺之选择,因材质而施治,因成品服务之目标而施治,是制以火水之未济,抑或制以水火之既济,总之以平抑苦寒之性为要务。也随之淘汰了许多当时认为不适宜的苦寒之品种(其中,也可能包括现在还能在茶区见到的所谓“野生茶树”)。


    所以,时珍之后,制茶的趋势总以不太苦寒为基本要求。



    问:脾胃虚寒的人都不能饮用苦寒之物了?有没有味虽苦,但性不寒的茶呢? 


 


    答:问得好。


    苦与寒,一是味,一是性。味苦不等于性寒,例如陈皮也味苦,但是性温,所以合称“温苦”或“苦温”之物。


    于是有人因不懂得如何把普洱茶做的远离苦寒,便将陈皮与普洱茶合成。此举虽然可笑,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只可惜,此物去茶远矣!



    说到寒性的食品或药物,中医大致上分为:酸寒、苦寒、甘寒、辛凉(凉者寒之渐,寒者凉之甚是也)、咸寒。


    对于脾胃虚寒者而言,饮食上要注意的重点在于寒。只是苦寒与咸寒、酸寒等其味属阴,而寒性也属阴。故有“阴中之阴”一说。故《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苦寒是对脾胃虚寒者最不利的。因为苦寒压心,苦味引寒气入心。而心火宜养不宜灭,心火遇寒邪之迫,故以子来救母。心属火,脾胃属土,火生土,故曰:火为土之母。所以,大凡饮食,多有所谓“苦尽甘来”的反应。在中医学理而言,此乃人身之“应激反应”,正是“以子救母”之征,迫于无奈而已,绝非可以常用之计。试想,若脾胃虚寒,自顾不暇,还迫其竭真元之精气,去救母,岂不进一步竭其真元了吗?


    眼下确有不少所谓名山之茶,因其不得法而粗制滥做,令其苦寒之气凛冽,却胡说什么回甘之妙,如是遇上阳常有余者,或可帮其清热,倘若遇上脾胃虚弱者,则属杀人于无形了。


    所以,半闲以为苦食而回甘,并非妙境,实属困境。淡食而回甘,方是真妙境。前者竭脾藏之精,后者益藏脾之精。饮食如此,饮茶亦不能外也。



   清代以来,成品茶的品类繁多。品茶有益的正面评价,远多于饮茶有害的负面批评。可见,这时的大多数茶品都做到了远苦寒而近甘平。当然,也有刻意保留苦寒特性的。


    究其原因,一是当时的自然生态保持良好,二是人们品饮茶的习俗与制茶人的技艺相得,三是没有设立什么制茶标准,茶人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即便是相对最苦寒的普洱茶也可为贡品。可见当时的普洱茶也解决了苦寒偏胜的问题。试想,宫中多有脾胃虚寒之人,若贡茶苦寒伤脾胃,如何过太医这一关?


    如果这会儿,老李(时珍)先生还魂,大约对茶品之性味作用于人体的利弊,也会有新的评论吧。


    虽说味苦性寒是茶的秉性,但在《本草纲目》里也有提到茶具有多变之性。例如:茶为淫媒。可升可降,可泄可敛。所以,苦寒之秉性是可以因栽培、采集、制作的种种不同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的。比较容易让现代人理解的,就是冲泡技艺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同一款茶品的气色性味,升降沉浮的变化,更不用说到生长环境、五运六气等较大时空出现的变化对茶的内质(性味)的影响了。


    所以,根本的问题在于出品人对茶品的要求或者说出品人对茶品的用心。


    茶家寨的出品,一开始便以恢复茶品有益养生的本来面目为目的,自然对克服苦寒偏性最为用心。例如茶家寨系列中就有。5181、6181、07正春、云岭翠琪、云岭凤冠、锦绣丹霞等等就是味甘性平的。其余的茶家寨藏品如:手工无量山、雪山大叶、云雾、明前春芽等等,则是味微苦性平凉。


    所谓养生,最基本的无非就是解决呼吸与饮食等事宜。对脾胃有益便自然而然地成为茶家寨出品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脾胃乃至整个消化系统健康,养生才能成为可能。脾胃属土,肺属金。又是一对母与子的相生关系。母土强健则可以生子金。几年来的品饮实践(或可说是“临床实验”)证明了这一设想的方向是正确的。当然,还有很多挑战在前面,因为个体的差异性对茶家寨提出了更多更为苛刻的要求。这也是茶家寨特别珍视每一位茶友的体验体会的理由。


    最后,籍此机会,谨代表陈老师向各位茶友致谢。并诚挚地欢迎各位的批评意见。



     原文地址: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161619-6-1.html

TOP

近来翻看帖子,收获颇多,半闲兄的妙论多散落在各帖子中,于是做了整理,供大家参考学习。

TOP

哈哈,真是细心之人。有劳了。
能得未曾有 知无从始来

TOP

收藏了

TOP

是啊 心香真是有心,俺也收藏了!

TOP

好,谢谢。

TOP

感谢心香姐

TOP

TOP

谢谢 分享
我们要有最__遥远的梦想       和最___朴素的生活

http://www.368tea.com/article.php?uid=6410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