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转帖]工夫红茶——小种红茶

[转帖]工夫红茶——小种红茶

 


  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特産。有正山小種和外山不種之分。正山小種産于崇安縣星村鄉桐木關一帶,也稱“桐木關小種”或“星村小種”。政和、坦洋、北嶺、屏南、古田、沙縣及江西鉛山等地所産的仿照正山品質的小種紅茶,質地較差,統稱“外山小種”或“人工小種”。有的将低級工夫紅茶熏煙制成小種工夫,稱“煙小種”亦叫“假小種”。


 


“小種”一名,見于1717年崇安縣令陸廷燦的《續茶經》:“武夷茶在山上者爲岩茶,水邊者爲洲茶,……其最佳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種,則以樹名爲名,每株不過數兩。”1751年,董天工撰的《武夷山志》中亦有小種之名:“茶之産不一,崇建延泉,随地皆有,分岩茶、洲茶,附山爲岩,沿溪爲洲,岩爲上品,洲次之,采摘烘焙,須得其宜,然後香味兩絕,第岩茶反不甚細,有小種、花香、工夫、松蘿諸名,烹之有天然真味,其色不紅……”。以上兩史料所提及之小種均不是指小種紅茶。1732年崇安縣令劉靖在《片刻餘閑集》中寫有:“凡岩茶皆各岩采摘焙制,遠近買客于九曲内各寺廟購覓,市中無售者。本省邵武,江西廣信等處所産之茶,黑色紅湯,土名江西烏,皆私售于星村各行。”這裏指的是江西烏,雖集散于星村,亦難說是紅茶,更難講是小種。小種紅茶出現的時期,難見史料。自五口通商之後,外商來華搶購茶葉,閩紅的坦洋、政和、白琳工夫應運而生,小種紅休亦出現在這個時候。當地有這樣一段故事:清道光末年,因時局動亂不安,有一次一支軍隊從崇安星村過境,占駐茶廠,進廠的青茶,無法及時烘幹,所存青茶因爲積壓發酵,變成了黑色,并産生了特殊的氣味。廠主心急如焚,趕緊用鍋炒和松柴烘幹,稍加篩分揀剔,便裝箱運往福州,托洋行試銷。不料這種特殊香味的小種茶,竟引起外商的興趣,生意大好,獲利不少,赢得了許多人的喜愛。于是外商年年訂購,從此小種紅茶風靡一時。


 


“人工小種”計有坦洋小種、政和小種、古田小種、東北嶺小種等。現人工小種市場已被淘汰,唯正山小種百年不衰。此外,威廉·烏克斯的《茶葉全書》所稱“白毫小種”、“小種”,乃是當年錫蘭(今斯裏蘭卡)紅茶的品級花色名稱,與閩茶之小種紅茶乃風馬牛不相及。


 


正山小種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産”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産的茶,均稱作正山,集中赤石加工,而武夷山附近所産的茶稱外山,集中星村加工,但星村外山茶制成小種紅茶之後,在市場獨樹一幟,故正山小種又稱“星村小種”。

TOP

正山小种好喝的说

TOP

正山小種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地區所産”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産的茶,均稱作正山,集中赤石加工,而武夷山附近所産的茶稱外山,集中星村加工,但星村外山茶制成小種紅茶之後,在市場獨樹一幟,故正山小種又稱“星村小種”。

TOP

TOP

正山小種産于崇安縣星村鄉桐木關一帶,也稱“桐木關小種”或“星村小種”。政和、坦洋、北嶺、屏南、古田、沙縣及江西鉛山等地所産的仿照正山品質的小種紅茶,質地較差,統稱“外山小種”或“人工小種”。有的将低級工夫紅茶熏煙制成小種工夫,稱“煙小種”亦叫“假小種”。
知福福常在,随缘缘自来

TOP

没喝过,谗人

TOP

以下是引用胡来胡去在2007-9-26 22:57:00的发言:
没喝过,谗人


胡来胡去好


TOP

只爱正山小种)

TOP

[转帖]工夫红茶——小种红茶

以下是引用阿来在2007-9-28 13:14:00的发言:

只爱正山小种)



新朋友好


红茶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