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周易参同契》的生命科学节律养生观

《周易参同契》的生命科学节律养生观

 


 


摘自田合禄著《医易生命科学》


 


       养神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何谓神?乃自然界万物变化神秘难测的现象。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



       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阴阳不测谓之神(《系辞传》有此语),神用无方谓之圣。夫变化之为用也,在天为玄……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神就是自然界的变化,黄老称之为“玄”。神在天化为五气,在地化为五行,所以养神要在练气,顺应天道的变化。《素问·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练气即“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之意。这一具体操作方法,《内经》没有记载,记载于《周易参同契》之中,所以我们要重点研究它。练功的要领是“观象授时”,如《尚书·尧典》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时指年、月、日、时。


 


 


一  晦朔结胎时


 


       妇女正常月经来潮时间在满月前后,而经后的15、16天为排卵时间,正是晦朔月,所以妇女受孕时间以朔及上弦月期间为多。养生要顺天时,因此《周易参同契》提出,养生炼丹的最佳时间是晦朔期间。晦是上个月的结束,三十日;朔是下个月的开始,初一。晦朔之交,是两个月之交,是两个朔望月周期之交,更重要地是日月之交即阴阳之交,是“阴阳之合配日月”(帛书《系辞传》。按:乾为阳为日,坤为阴为月。)之时。


        故《系辞传》提出了“生生之谓易”和“天地之大德曰生”两个命题,并曰乾为“大生”、坤为“广生”。德是什么?德就是生。《庄子·天地》说:“物得以生,谓之德。”《管子·心术》说:“化育万物谓之德。”故又曰“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化”。说明德就是乾坤大生、广生之德。乾日坤月合,化生出万物就是德,就是最大的德,《系辞传》称为“至德”。这就是《道德经》的真谛所在,道指天道,德指生,所谓天地合气化生万物是也。对此,《周易参同契》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撢持,阳雄播玄施,阴雌化黄包。混沌相交接,权輿树根基。经营养鄞鄂,凝神以成躯。众夫蹈以出,蠕动莫不由。


       每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幽潜沦匿,升化于中,包裹万物,为道纪纲。……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溷闷濛鸿,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灵,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五相类》)


        晦朔之时,日月合璧,天施地受,也是男女交媾受孕之时。所谓“凝神以成躯”,即《灵枢·决气》所说“两神相抟,合而成形”之意。这个形,就是根蒂、种子、胚胎。阴阳交媾是生化之源,万物都是如此,连蠕动的微小生物也不例外。为什么说“震来受符”呢?因为“震”为长子,在这里喻为第一个胚胎。故曰“易统天心,复卦建始初,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父体为乾卦(

), 母体为坤卦( ),乾初爻交坤初爻得复卦( ),复卦下体为震卦,长子震卦初爻为乾之阳爻,故曰“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


     《周易参同契》论述晦朔时日月合璧交媾产胎之文甚多,如曰“日月相薄蚀,常在晦朔间。水盛坎侵阳,火衰离昼昏。阴阳相饮食,交感道自然”,“气索命将绝,休死亡魄魂。色转更为紫,赫然还成丹”,“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蒙,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明,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芒,潜潭见象,发散精光”,“晦朔薄蚀,奄冒相包,阳消其形,阴凌灾生”,“四者合三十,易象索灭藏”,“自开辟以来,日月不亏明,金不失其重,日月形如常,金本从月生,朔旦受日符,金返归其母,月晦日相包,藏隐其匡郭,沉沦于洞虚”,“情合乾坤,乾动而直,气布精流,坤静而翕,为道舍庐,刚施而退,柔化以滋”。总之,“日以施德,月以舒光”,“阳禀阴受,雄雌相胥”,都是假借乾坤日月的交媾隐喻身内成丹。


       以上讲的是结胎之时,是最佳的结胎时刻。重在于呼吸,故曰“呼吸相含育,伫息为夫妇”。通过呼吸进行内外换气,吸收大自然的生命素,达到顺应天地自然目的。


 



  


TOP

二  运用日节律养生


 


   


    《周易参同契》反复陈述了日节律对炼丹养生的重要性,并讲述了按日节律炼丹的具体方法,目的是补阳益阴,与《内经》一样是突出阳气在养生中的根本作用。《周易参同契》说:


 


    月节有五六,经纬奉日使,兼并为六十,刚柔有表里。朔旦屯直事,至暮蒙当受,昼夜各一卦,用之依次序,既未至晦爽,终则复更始。


    日含五行精,月受六律纪,五六三十度,度竟复更始。


    寅申阴阳祖兮,出入终复始。


 


    月节,就是一个月。五日一候,六候三十日。经纬,指纵横运动,太阳视运动既有南北运动,也有东西升落运动。奉,奉行。使,使命。一日分昼夜,一月三十日则有六十个昼夜。刚指阳爻—,柔指阴爻--。也可解作昼夜。如《系辞传》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表为昼,里为夜。朔,初一。旦,日升黎明。暮,日落黄昏。屯蒙是一对覆卦,表示阴阳相对。用屯卦表示白昼,用蒙卦表示黑夜。一日用两卦,三十日用六十卦。屯蒙既未,是六十卦的首尾四卦(除去乾坤坎离四卦)。晦,指月末之夜。爽,指月初之旦。更始,重新开始。寅时日升月降,申时月升日落。一月用六十卦说明图如下。


 





图下2-1  一月三十日昼夜纳卦图(《周易参同契通析》)


 


    日节律,《周易参同契》强调与晦朔对应的亥时(应晦)和子时(应朔)交接时是练功的最佳时间。此时阴气已极,一阳复生,顺天时以养生,阳生阴长,可以增强健康。《性命圭旨》对此有精辟阐述:


 


    唯此时乃坤复之间,天地开辟于此时,日月合璧于此时,草木明孽于此时,人身之阴阳交会于此时。神仙于此时采药则内真外应,若合符节,乃天人合发之机。至妙!至妙者也。


        ……


    盖此时,天地一阳来复,而吾身之天地亦然,内以采吾身之阳,外以盗天地之阳,有不悉归于我之身中而为我之药物乎![1]


 


    所谓“坤复之间”,即一日之亥子时,一月之晦朔时,一年之十月、十一月时,就是《参同契》所说的“复卦建始初,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之时。


 


    《内经》已记载了日节律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此不赘述。


     关于一日十二时辰的子午流注情况,可见前文。






[1]尹真人弟子:《性命圭旨》第227-2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TOP

三  运用月节律养生


 


 


    关于月节律对人体的影响,前文已有论述,就不多言了。自然界里还有很多月节律现象,如《本草纲目》记载蟹在繁殖期间“腹中黄(即生殖腺)应月盈亏”,《尔雅翼》亦说蟹“腹中虚实,亦应月”,《归安县志》亦说“相传,月河有大蚌,形如覆舟,腹怀宝珠,常月夜浮水面”,《左思赋》说:蚌蛤珠胎与月盈亏有关,其孕珠如怀胎,故称“珠胎”。这可能说明在满月时,大蚌气血充盈,生殖腺分泌旺盛,寻求配偶的原因。还有兔与月亮的关系,尹荣方说:“兔子交配后,大约一个月后(29天左右),即产小兔,产兔后马上能进行交配,再经过一个月左右又能生产,而且,兔子生产时总在晚上。兔的这些特点,与月亮晦盈的周期正好一致,而月亮之活动大致亦在晚上。可见,兔之与月,原本有不解之缘。古人把兔与月联系在一起,主要基于兔的怀孕生子同于月的周期这一层关系。因月与兔有此种关系,所以古人常把月与兔相提并论,如称兔为月兔等,进一步,就产生了月中有兔的传说。”[1]乌龟、老鼠的新陈代谢,也受朔望月周期影响。植物中的胡萝卜也受月相盈亏的影响。


 


    《周易参同契》作者观察到了月亮周期变化对生物的影响,就提出了按月周期变化的练功方法。谓:


 


    三日出为爽,震受庚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绳;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蟾蜍与兔魄,日月无双明。蟾蜍视卦节,兔魄吐生光。七八道已讫,屈折低下降。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方丧其朋。节尽相禅与,继体复生龙。


 


   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四者合三十,易象索灭藏。八卦布列曜,运移不失中。


 


        这就是有名的月体纳甲说,绘如下图。


 





图下2-2  月体纳甲图


 


    晦朔月时,日月相会合,阴阳交媾,阴极生阳,是生发的大好时机,有生生不穷之妙。


 


    初三,阳生阴长;初八,阴阳各半;十五满月,阳极生阴,转入阳退阴进之势。十六,阳退阴进;二十三,阴阳各半;三十晦月,阴盛阳藏。


 


    在月节律中,有晦朔、上弦、望、下弦四象点,其中有两个特殊的日子,即晦朔月之日和望月之日。即《周易参同契》所说“晦至朔旦,震来受符”、“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日月相薄蚀,常在晦朔间”及“十五乾体就,盛满甲东方”、“十六转受统,巽辛见平明”之时。在朔月和望月时,日月地三体一线,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引力,发生潮汐现象,有液体海潮、固体地震火山及气体潮;还有日食、月食现象。


 


    朔望月的盈亏周期对地球生态万物的生长发育影响巨大,特别是在朔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四特征位相时候,生物体往往与之有共振现象发生。如《内经》说: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腠理郄(闭),烟垢著。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不深。至其月廓空则海水东盛,人气血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内减,皮肤纵,腠理开,毛发残,礁理薄,烟垢落。当是之时,遇贼风则入深,其病入也卒暴(《灵枢·岁露论》)。


 


    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廓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廓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素问·八正神明论》)。


 


    人与月相应也,月满血气过实,则血气扬溢,络有留血而成“血气积”之病。月空血气虚,容易受邪得急暴之病。这说明在朔月和望月之时,易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如海水的潮汐现象和妇女月经变化就是典型的实例,行经期多在朔月前后。


 


    朔月发生于月亮运行到日地连线上,望月发生于月亮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所谓月亮在日地连线上,只有在朔望点与升降交点重合时才是正确的。通常说月亮在日地连线上(朔点),是指月亮与太阳处于同一黄经。交点月与朔望月调谐(346.6天),就可能出现日、月食。


 


    白道与黄道的交点在黄道面上是西退的(与黄道方向相反),每—交点月退行1.4420,约250交点月退行一周天,时间为18.67天象年。发生于朔月和望月的特殊日子是日食月食。


 


    日食只发生在朔,月食只发生在望。日食月食发生时,日月地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这时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影响最大,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日食月食这种天象反应最大。两者相比,发生在朔月时的日食,因月亮离地球近,且日月地在一直线上,对地球的引力是最大的日子,故古人最怕日食。日食既然是容易发生灾害的凶险不祥的征兆,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对日食提前作出预报。《尚书·胤征》就记载古代天文学家羲和因酗酒误事,没有及时预报一次日食,而遭杀身之祸。


 


   日全食平均每18个月就会发生一次,但不是每个地区的人都能看到。只有看到日全食的地区,日月地才在一直线上,那个地区才会发生灾害。


 


   “海水东盛”“海水西盛”之说,使我想起了钱塘江一带的观潮之事。太平洋的“海水东盛”和“海水西盛”,当与带有破坏性天气现象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有关。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使太平洋西部发生严重旱灾和太平洋东海岸发生水灾。拉尼娜现象则与之相反,使太平洋西海岸发生水灾和太平洋东海岸发生旱灾。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高级研究所的环境历史学家理查德·格罗夫博士研究厄尔尼诺时发现,厄尔尼诺与重大历史事件息息相关,通过造成旱灾粮食欠收的饥荒,引发社会暴乱,促成了法国大革命;引发了14世纪40年代末期的黑死病(腺鼠疫)。还有爱尔兰的马铃薯饥荒。[2]由此可知,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日食的原因了。说明日食有“亡国”之灾的记载,也是有一定历史根据的,这比格罗夫的发现要早得多。


 


    还与风雨有关系,《汉书·天文志》载“月有九行”,谓:


 


    月有九行者:黑道二,出黄道北;赤道二,出黄道南;白道二,出黄道西;青道二,出黄道东。立春、春分,月东从青道;立秋、秋分,西从白道;立冬、冬至,北从黑道;立夏、夏至,南从赤道。然用之,一决房中道。青赤出阳道,白黑出阴道。若月失节度而妄行,出阳道则旱风,出阴道则阴雨:…—月为风雨……月出房北为雨为阴……出房南为旱……


 


    古人认为,朔望月黑道是凶险不吉利的日子,对地球生物有巨大影响。月行九道用纳甲图中天干所在方位记之,则青道二用甲乙记之,赤道二用丙丁记之,·白道二用庚辛记之,黑道二用壬癸记之,中道用戊己记之。而十五望月纳甲壬,三十朔月纳乙癸,于是知月亮在朔、望之际为黑道。尤其是日食月食时。


 


    有此可知月节律的重要性。朔日和望日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朔日,不好的一面是日食、黑道日,好的一面是孕育的最佳时辰。望日,好的一面是人体气血旺盛,阳气盛而卫外,不宜受邪;不好的一面是盈则亏,《周易》乾卦九三爻辞说:“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参同契》说:“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


 


    就太阳的四象来说,为二至二分,也有相同的情况,所以《周易参同契》说:“二至改度,乖错委曲,隆冬大暑,盛夏霜雪。二分纵横,不应漏刻,风雨不节,水旱相伐,蝗虫涌沸,山崩地裂,天见其怪,群异旁出。”


 


    《周易参同契》将朔望月周期的练功时间作为一个“周天火候”,一月之内,从初一到十五为进火时间,十六到三十为退火时间,根据不同的时间进阳火、退阴符,有利于调整人体内阴阳的盛衰平衡关系,安定人体内环境,使机体保持健康状态。


 


    练功所谓的“火候”,是指人体的阳气,即乾阳之气,即三焦相火。所以《周易参同契》晦朔合符章详细论述了乾卦在月节律中的变化。谓;


 


    晦朔之间,合符行中。混沌鸿蒙,牝牡相从。滋液润泽,施化流通。天地神灵,不可度量。利用安身,隐形而藏。始于东北,箕斗之乡。旋而右转,呕轮吐芒。潜潭见象,发散精光。


 


    昴毕之上,震出为徵。阳气造端,初九潜龙。阳以三立,阴从八通。三日震动,八日兑行。九二见龙,和平有明。三五德就。乾体乃成。九三夕惕,亏折神符。盛衰渐革,终还其初。巽继其统,固济操持。九四或跃,进退道危。艮主进止,不得逾时。二十三日,典守弦期。九五飞龙,天位加喜。六五坤承,结括终始。韫养众子,世为类母。上九亢龙,战德于野。用九翩翩,为道规矩。阳数已讫,讫则复起。推情合性,转而相与。


 


    这是用乾卦下体三爻表示初一到十五的进火,用乾卦上体三爻表示十六到三十的退火,见下图。


 





图下2-3  月节律进退火候乾卦示意图(潘启明图)








[1]尹荣方:《神话求原》第11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2]引自1998年4月21日《参考消息》第7版。

TOP

四  运用年节律养生


 


 


    《周易参同契》于年节律用的是北斗星和回归年,如曰“辰极处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辰指北辰,即北极星,“辰极处正”即指北极星处天中。北斗七星绕极星旋转以定季节,如《史记·天官书》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鹖冠子·环流》说:“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周易参同契》说:“覆冒阴阳之道,犹工御者,准绳墨,执衔辔,正规矩,随轨辙,处中以制外,数在律历纪。”北斗七星,第一星叫天枢,第二星叫璇,第三星叫玑,第四星叫权,第五星叫衡,第六星叫开阳,第七星叫摇光,故曰“循据璇玑,升降上下”“消息应钟律,升降据斗枢”“关键有低昂兮,周天遂奔走”“循斗而招摇兮,执衡定元纪”。第一至第四称作天魁,第五至第七称作杓或柄,且统称天魁或天罡,故曰“要道魁杓,统化纲纽”“二月榆落,魁临于卯,八月麦生,天罡据酉”。《周易参同契》用十二消息卦表示十二月,用乾坤两卦阴阳爻表示阴阳之消长。谓:


 


         循据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爻,难以察睹,故无常位,为易宗祖。


        朔旦为复。阳气始通,出入无疾,立表微刚。黄钟建子,兆乃滋彰,播施柔暖,黎蒸得常。


        临炉施条,开路生光,光耀渐进,日以益长,丑之大吕,结正低昂。


        卯以成泰,刚柔并隆,阴阳交接,小往大来,辐辏于寅,运而趋时。 


        渐历大壮,侠列卯门,榆荚堕落,还归本根,刑德相负,昼夜始分。


        夬阴以退,阳升而前,洗濯羽翮,振索宿尘。


        乾健盛明,广被四邻,阳终于巳,中而相干。


        姤始纪绪,履霜最先,井底寒泉,午为蕤宾,宾服于阴,阴为主人。


        遁世去位,收敛其精,怀德俟时,栖迟昧冥。


        否塞不通,萌者不生。阴伸阳屈,没阳姓名。


        观其权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复荣,荠麦芽蘖,因冒以生。


        剥烂肢体,消灭其形,化气既竭,亡失至神。


        道穷则反,归乎坤元,恒顺地理,承天布宣。


        玄幽远妙,隔阂相连,应度育种,阴阳之原,寥廓恍惚莫知其端,先迷失轨,后为主君,无平不陂,道之自然,交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始复,如循连     环,帝王乘御,千秋常存。


 


    一年十二月的阴阳消长,如下图所示。从子月到巳月用乾卦六阳爻表示阳气渐进阴气渐退,从午月到亥月用坤卦六阴爻表示阴气渐进阳气渐退。如《周易参同契》说:“日辰为期度,动静有早晚。春夏据内体,从子到辰巳。秋冬当外用,自午讫戌亥。赏罚应春秋,昏明顺寒暑。爻辞有仁义,随时发喜怒。如是应四时,五行得其理。”又说:“子南午北,互为纲纪,一九之数,终而复始。”





图下2-4  北斗定季节示意图(潘启明)


 


    不过请注意的是,《周易参同契》太阳历用的是“徘徊子与午”之间,即南北回归线之间;而阴历则“始于东北,箕斗之乡”,“寅申阴阳祖兮,出入终复始”。即阴历的正月岁首。在一日,寅为日升月落时,申为月升日落时。


 



 


TOP

顺天时以养生,阳生阴长,可以增强健康。

TOP

TOP

养神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神就是自然界的变化。。。


慢慢学习!


新年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