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中国禅茶大事记

中国禅茶大事记

中国禅茶大事记


 


西汉时,甘露禅师吴理真结庐于四川蒙山,亲植茶树,是佛教僧徒种茶的最早记载。


东晋高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说: “跣定清谈,袒胸谐谑,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使唤童仆,要水要茶。”


据《晋书·艺术传》记述,东晋敦煌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今河南临漳)昭德寺修行时,室内坐禅,昼夜不眠,“不畏寒暑”,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用饮茶来提神防睡。


茶与禅的结合,可以从达摩祖师来中国起。相传达摩祖师面壁打坐九年期间,时常因打瞌睡而苦恼,于是将自已的眼皮撕下,丢在地上,对久之后,地上就长出一株绿叶植物。有一天,达摩祖师的弟子在旁煮水以备饮用,正好一阵风吹来,绿叶子掉落在锅里,达摩祖师喝了这过掉落绿叶子所煮的水之后,精神非常的好,打坐时也不再打瞌睡,从此以后,达摩坐禅时都喝以这种叶子煮的开水;


《续名僧录》:“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荼。”法瑶是东晋名僧慧远的再传弟子,著名的涅槃师。法瑶性喜饮茶,每饭必饮茶。


《宋录》:“新安王子鸾,鸾弟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荼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荼茗。’”昙济十三岁出家,拜鸠摩罗什弟子僧导为师。他从关中来到寿春(今安徽寿县)创立了成实师说的南系——寿春系。昙济擅长《成唯实论》,对“三论”也颇有研究,曾著《六家七宗论》。他在八公山东山寺住了很长时间,后移居京城的中兴寺和庄严寺。两位王子拜访昙济,昙济设茶待客。


被唐太宗赐名“国一禅师”的僧人法钦,就在寺院亲植茶树,茶林遍野而茶风亦极盛。


公元696年,武则天向禅宗六祖惠能赐茶;


唐代荆州玉泉寺附近山洞水边罗生一种野茶,经玉泉寺真公和尚加以曝制,使之“拳然重叠,其状如手,号为仙人掌茶”。

TOP

约八世纪中叶,马祖道一率先在江西倡行“农禅结合”的习禅生活方式,鼓励门徒自给自足。其弟子百丈怀海在江西泰新百丈山创《百丈清规》,并把世俗的生产方式移入佛门。约九世纪中叶,由于新型的禅林经济普遍得到发展,寺院栽茶、制茶就在这种自立求生、经济独立的背景下大规模兴起。加之如火如荼的寺院饮茶之风无疑也刺激了这种生产活动的持续展开;


 


公元768年,陆羽进宫为祖公师父煮茶;


 


唐代名僧释皎然,人称“诗僧”,是陆羽的至交好友,他爱茶、恋茶、崇茶、平生与茶结伴,一生作有许多茶诗。“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是他的名句;


 


一行﹑惠果创立曼荼罗仪轨﹐茶为供养品


 


公元797年德宗向天竺高僧释智能赐茶;


 


《封氏见闻记》中记述泰山灵岩寺降魔大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煎煮,以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据《青阳县志》和《九华山志》记载,金乔觉在九华山化缘建佰时将带来的茶籽播于九华山闵园峡谷,然后发展到肉身殿西南方(神光岭)沿小天台之南和凤形山一带。据考证,现在九华山寺庙附近茶园、茶树品种仍较优异,尤以神光岭下一片茶园内的茶树较为突出。寺庙内一直以此片茶园采制的茶叶作为化缘结友的专用茶;


 


唐代高僧从谂禅师,常住赵州观音寺,人称“赵州古佛”。由于嗜茶成癖,因此每说话之前总要说声: “吃茶去”。


 


(公元805年)日本僧人最澄大师自中国携茶种返,为日本有茶之始。


 


元和二年(807年),宪宗皇帝内释慧琳赐茶


 


815年,日本僧永忠煎茶奉嵯峨天皇﹐同年弘法大师写《空海奉献表》介绍中国茶文化


 


唐懿宗咸通15年(公元874年),在赐法门寺茶具系列中有鎏金银的茶笼子、茶碾子、茶盘子等,现存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地下宫珍宝馆,为我国古代早期专用茶具,属珍贵文物。


 


五代十国时,吴僧文了,精于煮水烹茶之道,被后人称为“汤神”,授予华定水大师上人称号。宋代的南屏谦师,深通茶事,自称对点茶“得之于心,应之于手,非可以言传学到


者”。


据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时,东郡进一僧,年一百二十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 “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


 


茶禅一味”是由宋朝临济宗大师圆悟克勤提出的,他在湖南夹山寺编著的《碧岩集》在禅门影甚大,被韩国称为“天下第一奇书”。他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由日本留学生辗转传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纯手中,成为日本代代相传的国宝。


 


南宋时,日本高僧荣西禅师到天台山万年寺学佛,曾被宋皇朝诏至京师临安(今浙江杭州),作“除灾和求雨的祈褥,显验”,并在浙江余杭径山寺举行盛大茶礼,以示嘉奖。(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荣西再教授种茶法与其国人,并著书问世,为日本茶书之祖。


 


宋理宗开庆元年,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曾来径山寺学取经,拜虚堂禅师为师。学成辞师归国,将径山茶宴仪式一并带回日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以茶论道的日本“茶道”。

TOP

浙江湖州石屋清珙( 1272-1352 )禅师。他2万多字的语录和禅诗,不仅承继着赵州和尚的家风语态,也都体现了在饮水吃饭睡眠中最早的生活禅意。

在明降庆年间,僧大方制茶技法精妙,因而名扬四海,人称“大方茶”此茶流传至今,改名为“碧螺春茶”。

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法师祖珍和尚为僧徒开讲说:“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云恁么说了,你若不会,则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这里更有什么用处,各各归寮吃茶去。”(《石堂揭语》)。

清代杨悼《游牟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热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

前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揭,不如吃茶去;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禅茶茶艺是由陈晓潘先生深入江西以及河北(赵州寺)等外省的寺院进行考察,虚心向各寺院的方丈们请教,并在江西舞蹈家郑湘纯女士的帮助下,将江西佛寺禅堂中的饮茶方式加以整理,加工编创而成的。

TOP

始终不明白何谓禅茶

TOP

以下是引用月华仙子在2007-6-5 15:45:00的发言:

始终不明白何谓禅茶



不明白看吧


TOP

多谢分享!


无情未必僧家意,借此清茶一展眉!

TOP

吃茶去!

TOP

看晕了,我史地最差,这里、、、、、、
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TOP

以下是引用树儿在2007-7-4 21:09:00的发言:
看晕了,我史地最差,这里、、、、、、

晕了,喝杯茶,理下下

TOP

禅茶一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