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魔壶·谜
当专家们观赏了魔壶的美之后,发现了一些“谜”。这些谜曾让当今的专家们一度百思不得其解。
谜1:这个精美的器物,如果是一个壶,无论是用来盛水还是用来盛酒,它总应该有一个入口吧。可此壶虽然有“盖”,但壶盖与壶身设计制作为一体,根本无法打开。古人总不可能将酒或水从壶嘴注入再倒出来吧。
谜2: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壶的底座有一个除壶嘴外惟一能进入壶的内部的通道。于是专家试着将水顺着梅花孔注入壶内,这时水并没有从壶嘴流出来。可是令专家没有想到的是:将壶身正过来以后,水也并没有从壶底的梅花孔泄露出来,如果此时将壶身轻轻倾斜,水反而能从壶嘴正常的流出。
这是一只什么壶?在这只神秘的壶中到底藏有什么样“暗道机关”呢?
魔壶·智慧
为了解开魔壶的秘密,专家们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魔壶进行了X光“透视”。于是,他们领略了古人的智慧,感知了先人的伟大。
通过魔壶的剖面图,专家看到壶里面有两个导管,以此可以判断出,魔壶实际上是一只倒流壶。倒流壶是一种可以把液体从壶底注入,并从壶嘴正常倒出的壶。是根据物理学中的“连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做成的。这个原理是: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因此,魔壶之所以没有可以掀开的壶盖,却在壶底留有一个神秘梅花形孔洞的谜就迎刃而解了。
据史料记载,这种壶在我国的唐宋时期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倒流壶的制作水平越来越高,后来还可以被做成具有多个内胆的,可以从一只壶内倒出不同液体的形式。由此看来,很多年前,我们的老祖先们就已经了解和会运用这个液面等高的原理了。
可是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古人又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出倒流壶的呢?经过专家们的研究和现场示范,原来倒流壶在制作过程中也是要“倒”着作。需要先用陶泥拉出壶形;再将准备好的导管放进壶胎内部,然后再将成型壶口封上,进炉烧制。
就是这个烧制陶瓷的窑炉,当时的陶瓷工匠也掌握了先进技术。根据考古分析,在唐代,耀州窑的烧窑温度就已经达到了1310℃。能达到这样一种高温主要归功于一种窑顶完全封闭的马蹄窑。这种窑的先进之处在于,当火从火塘升起后先到窑顶,因为窑顶是封闭的,火只能沿着窑床往下运动。这样在火焰从窑底到窑顶的运动过程中,就可以对窑内的产品进行均匀烧制。最后的火从底部烟道排除。
由于倒流壶没有可掀开的盖,因此比起现在生活中我们常用的壶,密封的更严实,灰尘不能落入壶内,也就更卫生。好多外国人在参观了倒流壶后钦佩地说:一千多年前,你们老祖先就知道密封和讲卫生,真了不起。
其实倒流壶的“玄机”并不完全在这里,它的出现,展示了古人在陶瓷作品的设计、制造、烧制等各个环节上具有的先进工艺和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