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传统晒青毛茶是怎么做的?请看陈红伟关于晒青的论述

传统晒青毛茶是怎么做的?请看陈红伟关于晒青的论述


传统晒青毛茶是怎么做的?

请看陈红伟关于晒青的论述:


      晒青是普洱茶原料,对普洱茶的品质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普洱茶的根本。所以我们认为要搞清楚普洱茶,一定要从“根本”入手。

      但为许多普洱茶爱好者所不知道的是,晒青其实是有多种加工方法的,而且这个方法还不是最近才“发明”的,而是古已有之。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有“一个热头的晒青”和“两个热头的晒青”的说法。

      为正本清源,特地摘录陈红伟先生论文中关于晒青论述的部分如下:

      这种将茶叶鲜叶直接晒干(即生晒)而得的干茶可算是云南最早的普洱茶。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茶叶生晒方式也逐渐演变成了较为复杂的晒青毛茶的多种加工方法。正如李拂一先生在民国时期的《十二版纳志》中所言:“茶叶采摘回家之后,先置于釜中,炒使凋萎,倾竹席之上,用手往复揉捻成条,然后摊放竹席,就阳光曝干,干后即可担入市区货卖”。这正是对普遍存在于滇南茶区的茶农加工晒青毛茶的真实记录。

      1953年至1954年,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对附近的傣族群众茶叶生产经验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傣族群众生产晒青毛茶的三种工序:

      (1)杀青——揉捻——晒干。这种制法与《十二版纳志》中记载相符。

      (2)杀青——揉捻——后发酵(渥堆)——晒干。这种制法比第一种增加一个后发酵工序,即把揉捻好的茶叶装入箩筐中,留在家里过一夜,进行后发酵,使茶条变成红褐色后,第二天拿出来日晒至干。这种后发酵晒青毛茶为黑色,似红茶,而未经后发酵的晒青为青绿色,二者汤色、香气、滋味均不同。

    (3)杀青——初揉——后发酵(渥堆)——初晒——复揉——晒干。这种制法即将鲜叶在铁锅内手炒杀青后,进行第一次揉捻,待80%以上的杀青叶都揉成条形后即装入竹箩中进行后发酵,第二天取出薄摊在竹席上,晒至半干以后再在竹席上进行第二次揉捻。第二次揉捻用力要适度,并侧重原本成条的部分较老茶叶。待所有茶叶都揉成条形后,晒干即成。

      这些加工晒青毛茶的方法至今依然被滇南茶区的傣、哈尼、布朗等名族所采用。

      晒青毛茶作为历史上的一种普洱茶已存在了千百年的时间,除了南诏银生贡茶之外,在清代的八色普洱贡茶中,用锡瓶盛装的芽茶、蕊茶也应当是精心制作的晒青茶。

      现在,普洱茶已有了特定的含义,而以“杀青——揉捻——晒干”制成的晒青毛茶可算是绿茶的初级产品,也可以作为普洱茶的原料,经渥堆等工序后制成现代意义上的普洱茶。

      摘自:陈红伟,普洱茶的起源及其历史沿革,2002年发表于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

TOP

好帖,学习

TOP

2)杀青——揉捻——后发酵(渥堆)——晒干。这种制法比第一种增加一个后发酵工序,即把揉捻好的茶叶装入箩筐中,留在家里过一夜,进行后发酵,使茶条变成红褐色后,第二天拿出来日晒至干。这种后发酵晒青毛茶为黑色,似红茶,而未经后发酵的晒青为青绿色,二者汤色、香气、滋味均不同。


 


这点不赞同。特别是“留在家里过一夜,进行后发酵,使茶条变成红褐色后”,各位亲自实践一下就知道答案了。

观自在普洱茶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gzzhl
淘宝网商城:http://gzz.mall.taobao.com/

TOP

引用:
原帖由 养心涤尘 于 2009-7-12 07:25 发表 2)杀青——揉捻——后发酵(渥堆)——晒干。这种制法比第一种增加一个后发酵工序,即把揉捻好的茶叶装入箩筐中,留在家里过一夜,进行后发酵,使茶条变成红褐色后,第二天拿出来日晒至干。这种后发酵晒青毛茶为黑色 ...


问好涤尘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TOP

引用:
原帖由 夏寂 于 2009-7-14 10:35 发表 问好涤尘兄。


 


好!到昆明请你喝茶。


 


 

观自在普洱茶行博客http://blog.sina.com.cn/gzzhl
淘宝网商城:http://gzz.mall.taobao.com/

TOP

(1)杀青——揉捻——晒干。这种制法与《十二版纳志》中记载相符
支持这个
云南才者普洱茶庄驻入雅茗居论坛[淘茶一条街]欢迎茶友们一起时进入交流,联系QQ39637788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