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成佛》——净空老法师主讲 (6)
己、念佛
一、诸佛如来,祖师大德教我们一句「阿弥陀佛」,所有经论、法门消不了的业障,念佛能消。果然相信,我们的精神意志集中在一句佛号上,这句佛号念念相续,既没有烦恼,也没有知见,确实一句佛号把妄想、执着都打掉。这是消业障不可思议的法门。
集一切经咒、忏悔的力量,都不如这一句佛号。这是前清乾隆时,慈云灌顶法师所说的。他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告诉我们:罪业深重的众生,深重的罪业,是任何经忏的力量都消不了的;唯独这一句「阿弥陀佛」能彻底消除。灌顶大师能说出这一句话,很不简单。他要不是真正过来人,彻底了解名号功德,这一句话说不出来。所以,我们有业障,有罪业,甚至常常有魔来扰乱,用什么方法克服?老实念佛。
佛在《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句话就是把「业障」的根源找出来了。「业」是造作,「障」是障碍;障碍自己心性本具的德能。「妄想」发展就变成「所知障」,变成知见;就是错误的意思,错误的见解。「执着」发展就变成「烦恼障」,贪、嗔、痴、慢、疑,就变成这些毒素。业障消除的现象,就是心清净。烦恼没有了,妄想没有了,业障就消除。
我在讲席中常常告诉诸位,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业障「。业障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还能消得掉吗?好像我们要抓贼,先要认识贼,才不会抓错,才会把他抓到。贼是谁,贼在那里,不认识、不晓得,你到那里去抓?你怎么把他抓到?这是不可能的事。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妄想、执着就是业障。妄想、执着一天比一天少,业障就逐渐消除了。智慧增长,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快乐无比,这是业障消除的现象。
业是什么?业是造作。起心动念就是造业。起心动念是意业,口里言语是口业,身体动作是身业。身、口、意三业都在造恶,造恶就障碍了清净心。若以本经的经题来讲,即是障碍了「无量寿」,障碍了「庄严」,障碍了「清净、平等、觉」。一天到晚胡思乱想,满口废话,业障如何能消除?
口最容易造业,一天到晚都在造业。造了业,自己不晓得,这是迷惑颠倒。所谓言多必失,所以古来的祖师大德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句话很有道理。若不念佛,离心闲话已经是造业;再讲一些人我是非,这个业太可怕。人我是非果报在哪里?假如事实不是那个样子,你在听闻下传言,妄语、两舌的过失必堕三途。
二六时中,一天到晚起心动念,心里想阿弥陀佛,口里念阿弥陀佛,身体礼阿弥陀佛,这叫三业修行。这样才能消业障。
念佛法门第一殊胜,即是心里只想阿弥陀佛,口念阿弥陀佛,身礼阿弥陀佛,三业都在阿弥陀佛,业障自然就不现前,罪障也消除。
善中之善,至善莫过于这一句六字洪名。......我们的心止于此,口也止于此,身也止于此;身语意三业都能止于「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是真正至善,所得的果报也是至善。
须知妄想、执着就是业障。你拜了山之后,妄想是不是都没有了?如果妄想真的没有了,那是真的消业障。如果妄念还在,业障就没有消掉。拜七天《梁皇忏》,还会不会打妄想?若还是胡思乱想,你的业障也没有消除。诸位要知道:真信切愿,净念相继,业障真的就消除了。心里「阿弥陀佛」一句接一句,妄想就生不起来了。
业障怎么消掉?妄念少了,佛号多了;不念,佛号也现前,就是业障消掉了。心里常常有佛号,就是善根福德现前。所以,要晓得业障是什么,怎么个消法。『从有念巧入无念』,方法的确巧妙。
大乘佛法决定不主张后悔,后悔一次就又造一次,再悔一次又造一次,这怎么得了!你何必再去造,你造阿弥陀佛多好。念念想阿弥陀佛,念念作阿弥陀佛,这样好。所有一切业障都消除掉,这个法门妙不可言。这就是念佛灭罪,念佛消灾,念佛是真忏悔。
二、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不拘形式。在家里、在工作都可以念佛。心里念,不出声音。无论做什么工作,佛号都可以不间断。如果工作需要思考时,就暂时把佛号放下。工作做完之后,放下工作,又提起佛号来。这个法门确实殊胜方便,无论在什么环境,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能令功夫不间断。这是其他法门做不到的。
除了用脑的工作要思考,我们把念佛放下,专心办事;事情办完,马上念佛。工作若是用体力,可以一面念佛,一面工作,不相妨碍。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可以念佛。真正把烦恼念掉,把无明念掉,这就是宝。我们自己得到法藏,得到功德宝,要随时随机转施给别人。
其他的法门阻碍的缘很多,念佛法门障缘少,它的障缘不在外面,外面没有力量能障碍;障碍在自己。自己若不障碍自己,别人障碍不了。譬如念佛,有人讨厌我念佛,我就在心里念,不出声,功夫还是不间断。这就是外人障碍不了。
别人讨厌我念佛,他在的时候我不念,不在的时候我念;或者他在的时候我用「心」念,口里不出声。有一个人学佛,家人不学佛,听到念佛就讨厌,他来问我怎么办。家人在的时候,我「心」念,口不念;家人不在的时候,我大声念、小声念都没有关系。总而言之,学佛第一件事,是不要惹人生烦恼,要保持一家和睦。若想家和,想家人也来学佛,要懂这个道理。
冤家对头来整我,来陷害我,来障碍我,只能障碍形体,不能障碍内心。你打我也好,骂我也好,我心里念「阿弥陀佛」,我心里的佛号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我的功夫没有间断。所以「怨憎会苦」也障碍不了我。
念佛人遇到谤佛人,合掌含笑,不要去争执。他不晓得,我们清楚。他将来恶报受完之后,还是会跟我们一样念佛往生。这就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
三、像禅宗,不开悟就没有用。因为纵然得禅定,生到四禅天、四空天,还是免不了轮回,来生果报好一点而已。但人天福报出不了三界,不能了生死,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净宗的殊胜。纵然没有见性,甚至于禅定都没有得到,但能带业往生,横出三界。这是别宗里没有的。它能「横生」,不像其他宗是「竖出」。竖出一定是先在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这样超越的。
我们今天采取「执持名号」的方法,比其他的方法来的方便。行、住、坐、卧,随时随处,都用得上功夫。不像其他法门,有许多限制。参禅的人一定要在禅堂打坐,离开禅堂功夫就断了。......密宗里有许多仪轨,若做不到就不相应。所以要有时间,要有修学的环境。总之,都没有这一句佛号方便。何况其他法门全靠「自力」,念佛法门称「二力法门」,有弥陀弘愿誓力的加持,这与修学其他法门不一样。念佛用的功夫少,收获则不可思议。
我们常说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二力」:一是自己信愿持名之力,一是佛力加持。佛法除这法门之外,任何一法门都要靠自己断惑见真,没有办法靠他力的;唯独念佛法门有他力帮助,就是在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见到佛就得佛力加持。
四、念佛的秘诀是「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夹杂任何妄念。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告诉我们,连我们诵经、持咒、拜忏、作法会都是夹杂。这些尚且不许,何况其他。这样念佛才称一心。
净土法门正如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所说:最忌讳的就是夹杂。夹杂世法不能往生,夹杂佛法也不能往生。秘诀就在「专修」。其实哪一个法门都要专,不可以杂修,不可以学得很多。愈简单、愈专愈好,因为「专」才能得到「慈心清净」。清净心、平等心为什么得不到?不专,这也想,那也想。不是大乘佛法不好,一切经法都好,都想学,就是夹杂。这一生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怎么能成功?无量的经典、无量的法门,你只能学一门。这点很重要,因为一门才能成就「三昧」,才能得定,才能把妄想、杂念、烦恼消除。以清净心回向求生净土,没有不得生的。
真正想成就,就得死心塌地老实念佛。老实是从此以后不再修别的法门。若又去拜山,还要去拜《梁皇忏》,这就不老实。再去念《金刚经》,念《法华经》,也不老实。《西方确指》觉明妙行菩萨讲的,念佛人最忌夹杂。什么是夹杂?读《阿弥陀经》、《无量寿经》以外的经,都是夹杂。持咒也是夹杂,杂心闲话就更不必说了。还想一些神通感应,都是夹杂。连做法会都是夹杂。为什么?心不专,佛号间断了。
五、消除业障最妙的方法。本经用一心念佛。「一心」是我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什么都不要想。用清净心来念这句佛号,愈念愈清净。清净心里没有业障。.....真正念到清净心现前,你念佛有功德;如果念佛清净心不能现前,你念得再多也没有功德。「功」是念佛的功夫,「德」是得到清净心。
观世音菩萨教我们「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用这个方法念佛,得「一心」就快,功夫就得力。什么是「返闻」?就是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我们眼往外看,现在要我们往里看;耳朵往外听,现在要听里面的。回头闻自性,回头见自性,六根都回头。这是「明心见性」。
六、『故慧行为先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慧就是能信、能愿。把信愿比作眼睛,把持名比作行进。我看得清楚,我走得没错。没有信愿,对于瞎了眼睛,虽然走路,走到岔路上也不知道。有信、有愿、没有行,这个人有眼睛,没有腿;看到了,没有办法走到。由此可知,信、愿、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一定要具足。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具备三个条件:信、愿、行。信西方极乐世界真有,不是假想;真有阿弥陀佛,我一定要见他,一定会见到他;相信娑婆世界轮回是苦,下定决心一定要脱离。要真信,要有真实的愿心。怎么修行法?我在讲席中常常提到:正行就是「执持名号」,助行就是「读经、断恶修善」。
你看那些往生预知时至,站着走的,坐着走的,自在潇洒走的。他们没有别的,就是信、愿、行三个条件圆满具足,真正做到「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凡是不能成就的,绝对这三个条件不具足,所以他不能成功。
念佛因缘不可思议,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如果念佛因缘、名号功德,普遍在此世间宣扬,世界即使有再大的灾难,也能化解。.....此处讲的因缘就是具足「信、愿、行」,真正深信,恳切发愿,认真念佛,这句佛号绝不离口。古人讲的「珠(念珠)不离手,佛不离口」,心口相应,这才是真实念佛。
像黄念祖居士,一天念十六万声佛号,即是表演「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教我们「佛不离口,珠不离手。」
行、住、坐、卧,心里都要有佛,决定不能离开佛。晚上睡觉作梦,还是梦跟佛在一起,这样才相应。.....要把阿弥陀佛喜欢到极处,你天天晚上梦到他,这样才行。
七、养成一个习惯,早晨一起来念佛,晚上睡觉之前一定念佛。当然佛号念的愈多愈好。念佛的时候就不胡思乱想,所以念佛的时候就是修戒、定、慧。戒律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心里忆佛、念佛,他就不会想坏事情,诸恶就不作了。佛号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所赞叹的,善中之善,没有比这个更善的,所以念佛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是小乘戒,众善奉行是菩萨戒,持戒都具足了。念佛时心地清净,没有一个杂念,是修定。这句佛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字分明,是修慧。这是修根本智。戒、定、慧三学,在一句佛号中都修圆满了。
八、有人问我:「六根怎么都摄?」你的心里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外,什么都没有,即六根都摄。......老实念佛,一个妄念都没有,六根就都摄。大势至菩萨讲「净念相继」,整个修行的功夫,就这一句「净念相继」。「净」,怀疑就不净,夹杂也不净;「相继」是不中断,一句接一句,就成功了。这个法门的确简单容易,人人都能修,人人都应当修。就怕自己不肯干,那就没法子。
有一个方法确实能把一切业习都障住——「净念相继」。这一句佛号一句接一句,绝对不让一个妄念夹杂进来,你的身、语、意三业就清净。.....现在的念佛机,是我们念佛是最上增上缘,是真善知识。
念佛机是真正的善友,真正的善知识。有它帮助我们,太好了。为什么?它不会打闲岔,不会讲是非,它只教我们念佛。......一句一句跟着念,也是依众靠众,这真正靠得着。
念念不要忘了阿弥陀佛。心里什么都不要牵挂,就牵挂一个阿弥陀佛,这就都了。.....念「阿弥陀佛」时,又想别的事情,临命终时,如果把阿弥陀佛忘了,去想别的,去想家亲眷属,这一次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又耽误了。所以,功夫要在平时不断,才能得力,到临终时才用得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