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的冬天不见一丝萧瑟,树梢总带着春意,最冷也就是一两天。
收秋茶时错过了台湾琴人袁中平老师来昆和朋友的雅集,友间提起
当日,都说是老师的琴歌吟唱【长亭怨慢】最为雅致。后来收到袁
老师亲赠的当年在台北阳明山录制的【沉吟】,才一扫遗憾。
记得那天下山时晓月初升,四下里虫鸣鸟啼。车随着山路缓缓滑行,
月光照着路面光洁如水,车就在这样的河水中流淌,琴歌吟起时虫
鸣亦大声起来,只听得那:
渐吹尽、枝头香絮
是处人家,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
不会得
青青如此
那自然的声音早已录进唱片,车窗外的芳野之声与琴声情景交融,
正是:林风天籁,与金奏合。
原来人世间的情致早在树若有情时。
此时的茶山雾霭清流依旧,茶树本应修剪入冬眠,只因了那雾气
的缭绕和一丝丝阳光的暖意,吐一些嫩芽出来,茶农们舍不得就
这样在寒气里冻着,还是采来手制成晒青,数量不多,却粒粒珍
贵。
寒木春早为历年冬茶斯名。
晒制的冬茶细瘦枯槁,热水轻淋后便渐渐苏醒,淡淡的水木清香
优柔弥漫,甜蜜、甘香、回甘次第回应,苦意初显时口中便温润
缠绵起来。。。如水墨氤染后的一点花青朱砂,沁入些许水气,
便得春色如许。
清清白白地素心度日,如手中的一盏清暖,青青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