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原创]望儿山上望儿归,望穿秋水

[原创]望儿山上望儿归,望穿秋水

【出句】望儿山上望儿归,望穿秋水【林泉】
营口开发区望儿山
   望儿山传说
  催人泪下的望儿山传说和熊岳人民敬爱母亲的古风,
如今已散播到全国各地,营口日报社副总编辑杨贵之撰
写的散文《望儿山》,1998年被中央科学教育研究所选
中,收入“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实验研究”试用教材的第
六册,供小学三年级使用。这篇文章和著名的赵洲桥一
并成为全国小学生的语文课文,是熊岳人的骄傲,也是
营口人的骄傲。作者饱含深情,用洗练而精美的语言为
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人的传说,这里摘录部分以飨读者——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
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这年,朝廷举行
大考,儿子乘海船赴京 赶考去了,母亲昼耕夜织,等待
儿子归来,但是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
天天到海边眺望,一次又一次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
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原来,他的
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
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
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
的泪珠,化做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
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高
独秀峰叫做“望儿山”。
将望儿山的传说收入教材,目的就是让子孙后代永
远缅怀母亲平凡而伟大的恩情。为了让更多人通过望儿
山了解营口,如今有关望儿山的一切最新资料都已上了
互联网。世界各地的思乡游子只要登陆“网上营口”,
便可看到望儿山母亲节的最新报道。


   望儿山简介
  望儿山是中国辽南名山,载入《中国名胜辞典》。
望儿山位于古城熊岳2公里处,在碧绿如海的苹果园中
拔地而起,孤峰陡立,高82米,海拔高106米,南坡陡
峭,由北坡石阶可达峰顶。山顶有一藏式青砖塔,建于
明末清初,远看如一位老妇屹立山头,日夜眺 望大海,
盼望远行的儿子归来。望儿山就以这催人泪下美丽动人
的慈母盼儿归的传说而得名,是以母爱为主题而命名的
天下独有之山,并被誉为天下慈母山,以“望儿山高”
名列熊岳八景中。中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母亲节即诞
生于此。
  望儿山风景旅游区开发建设于1992年7月,1993年
5月向游人开放,现在已经成为国家AAA级旅游区,辽宁
省省级风景名胜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园
区占地面积1.08平方公里。景区内有慈母像、步母石、
哺乳轩、望儿塔、报母泉、母恩池、念母寺、仙人桥、
望儿山庄、母子桥、母爱世界、风范园、礼园等10余处
以母爱为主题的人文景观。它们与望儿山古老的自然景
观融于一体。近 年修建的慈母馆是我国唯一的母亲纪念
馆,每年来自海内外的拜母者络绎不绝,贤达人士多以
文孝母,为母立传铭刻其中永久纪念。
母爱世界亦为我国目前唯一展现古今中外伟大母爱
的庞大雕塑群,雕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慈心浩海通天
地。母爱绵绵贯古今。望儿山,正以好那美丽传奇的传
说和绚丽壮观的英姿迎接海内外游客回到母亲的怀抱。
  自1995年开始,营口市政府决定于每年5月份第二
个双休日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望儿山母亲节纪念活动。
每年5月,正当果花盛 开时节,以爱母亲,爱家乡、
爱祖国为主旋律的中国第一个母亲节-- 营口望儿山
母亲节都在这里如期举办。母亲节倡导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吸引众多炎黄子孙来此表达思母、忆母、爱母及
报效祖国之情。母亲节为改革开放创造一个亲善,和谐
和的社会氛围,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原国家领
导人陈慕华、张爱萍、黄华以及现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李贵鲜、白立忱曾亲临参加并题词,对营口望儿山母
亲节给予充分肯定。每届都有国家、省、市领导和国际
友人亲临参加,并举行各种仪式,有敬母、拜母纪念活
动和大型文艺活动。每年都有上万人前去观光。望儿山
母亲节,是我国第一个有载体、有内容、有规模、有影
响的母亲节,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已被省政府
列为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望儿山风景区交通便利,中长铁路、哈大公路、沈
大高速公路,都从这里经过,1998年又开通了熊岳至大
连的旅游专列。鲅鱼圈港举目可望,景区周围果园环抱。
西部有渤海湾上的金沙滩海滨浴场,中部有熊岳植物标
本园和国家熊岳李杏质原圃,南部是熊岳温泉和仙人岛
森林公园。山水林泉风光秀丽,果乡古城相映成趣,是
旅游疗养度假理想的好地方。





養性修身,作對吟詩新學子; 清心寡欲,安貧樂道老頑童。

TOP

营口熊岳望儿山与台湾望母崖传说(催人泪下)

在辽宁省营口市熊岳城东北1.5公里处,有一座平
地拔起,孤峰独秀,高达82米(海拔100.9米),山体
西,南,东三民陡峭如刀削、几乎呈90度直角的名山。
她就是中国慈母胜地--望儿山。
在望儿山顶,有一座建于清代初年的藏式青砖古塔,塔
高8.2米,塔内供奉着一位慈母像。这位白发苍苍、因
盼儿归流干了眼泪的老母亲,就是台湾望母崖上因盼早
日回到母亲怀抱、而不幸坠崖身亡的海木一(新科状元)
的生母。
望儿山的传说,在辽东半岛乃至东北地区,都有广
泛的流传。在明代,京都一位复姓轩辕的殿阁大学士,
参与朝廷决策,敢于为民请命,为当朝天子所赏识,因
此对其言听计从。不幸在人生晚年却遭受到宦奸魏忠贤
的嫉妒,而被陷害(涉嫌东林党“书院事件”)花甲之
年,被满门抄斩。其妻周氏,身怀六甲,在朝廷忠良武
将袁崇焕(今兴城人)的帮助下,夜逃京城,乘船远渡,
在海上飘荡数日,水尽粮绝,终被海浪推至距今望儿山
八华里的熊岳峰下,登岸后落脚谋生。
翌年正月,周氏喜得一子。为避歹人追杀,有因周
氏自海中乘一木舟飘荡而来,以其夫在及第之年曾受到
海瑞的推荐提拔,遂为其子改姓海,取名木一,乳名
“小舟”。“妇发誓曰:愿碎骨谋灯,示儿知书成人!
遂日耕夜绩(织),伴儿青灯黄卷《望儿山传说》)”。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极为清贫的日子。母亲除耕织外
还为渔人补网,日夜穿梭,饱经风霜。心里却时刻不忘丈
夫临刑前的遗言;“教子成材,子继父志,报国救民。”
周氏本为江南才女,女中豪杰,琴、棋、书、画样样娴熟
,“四书五经‘无所不通,能文能武,雄才大略,诚实守
信,大仁大义,乡邻故里有口皆碑。“儿孝切勤,学如凿
避囊萤。十年寒窗,经纶满腹。越海应试,与母别情依依”
(《望儿山》传说)。赴京赶考,不负母望,一举夺魁。
皇帝的姐姐见他年少英俊,才华出众,欲招为夫。海木一
欲回乡接老母返京后再携皇姐去杭州赴任成亲(皇帝已经
任命木一为杭州知府),归心似箭。怎未料木船途径渤海
时,却遭到变故--“狂风骤起,浊浪滔天。儿仰天遥呼母
亲曰:报效无日矣!船毁俱沉没海底。母登山望儿,日复
一日,年复一年,终化石于山颠。人云望儿山也”
(《望儿山》传说)。
值得庆幸的是,儿船翻落海后抓住了一条船浆,在大
海上漂流了七天七夜,巧遇郑成功的官船,被救起幸免于
难(1646年,清军收复福建。郑森(成功)之父郑芝龙时
任南明福建总兵。清军大兵压境,郑芝龙决意降清。郑成
功和其叔父郑芝豹坚决反对。成功苦劝其父,父不允。无
奈,郑成功及其叔父率部分将士去了金门岛。官兵在海上
演练时,发现并救起了顺潮而来的海木一)。从此海木一
一直伴随在郑成功的身边,为郑成功出谋划策,配合默契
,成为郑成功统率大军最得力的助手,深得郑成功的赏识
和夸奖,与郑成功相处如同父子。十五年后(1661年)海
木一正直年富力强之际,随着郑成功率战舰数百艘,从金
门出发,浩浩荡荡,直取台湾岛。一路上,海木一和郑成
功同心同德,果断指挥,出奇制胜,用胆略和智慧战胜了
难以抗拒的各种困难(例如澎湖列岛的飓风骤雨以及鹿耳
门受阻),终于化险为夷,更加激发和增添了全军将士的
斗志。将士们满怀信心,满腔怒火,誓为中华民族雪耻,
决心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郑成功舰队所向披靡,
势如破竹,紧紧的包围了赤嵌楼和台湾城两座要塞,荷兰
殖民军被迫投降。郑成功成功收复台湾岛,结束了荷兰人
对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台湾高山等各族同胞从水深
火热中被解救出来!
1662年,郑成功因积劳成疾,在台湾病逝。之后海木
一和郑成功之子郑经想方设法治理台湾--发展生产,安抚
和造福百姓。是台湾岛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全
岛富庶平安。不久由郑经主婚,海木一与台湾民族英雄郭
怀一之女郭仙洲成婚,不惑之年,喜得贵子,夫贵妻荣。
但是海木一思母心切,一心想回到渤海熊岳慈母的身边。
然而,却苦于台湾百姓的苦苦挽留(跪地不起),不能脱
身。只好在执政之余,抱着渤海遭遇海难时老船工递给自
己的那条船浆,登上临海的山崖,遥望祖国慈母。一天,
不慎被自己怀抱着的船浆拌倒,落崖身亡。台湾同胞得知
清官不幸后,悲痛欲绝,许多人放声大哭。为了纪念着为
对待黎民百姓如同父母的清官,将清官落海身亡的山崖,
命名为“望母崖”。遗憾的是,其母已于顺治四年,因想
儿盼儿儿未归,在熊岳的山顶与世长辞--后世把这山命名
为“望儿山”!
望儿山以悲壮动人的慈母盼儿的传说,早以载入《中
国名胜辞典》。她同台湾的望母崖一衣带水,隔海相望,
血脉相连,骨肉相连,共同展现母盼儿归,赤子盼母的重
大主题,其意义极其深远。她是我们连接大陆和台湾感情
的纽带,是推动海峡两岸同胞早日走向团圆的桥梁.
营口熊岳望儿山在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国家AAA级旅
游风景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5年,中国
第一个有组织的以“爱民族,爱中华,爱祖国,爱母亲”
为主旋律的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在这里诞生。之
后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根据西方传统),正当辽南大
地春机勃发,万顷果园催芽吐绿的时候,这里都将如期的
举办中国母亲节(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海外频道
都予以多次转播!
近年来,母亲节所推崇的母子,母女亲情已经明显地
超越了国界,大量的外国友人,也都不远万里,飘洋过海,
飞跃千山万水,如期参加中国56个民族统一举行的拜母仪
式中去!



養性修身,作對吟詩新學子; 清心寡欲,安貧樂道老頑童。

TOP

谢谢林先生好句!

shenjue ziji da hunzhang! tonglei wuyan fensheng suigu ruoneng

baoxiao famu rang tam jiankang kuile changshou wei wo suoyuan!

请勿点击引用!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做如是观

TOP

【出句】望儿山上望儿归,望穿秋水 林泉
【对句】报母泉边报母愿,报本返初 花开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应做如是观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