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看叶底领悟制茶的真谛?

看叶底领悟制茶的真谛?


今晚接待北京来的两位茶友,泡了几道茶。
席间又聊起了茶,促使我想写点文字。

过几天,又要去安溪了。趁这几天有空,再接着写点。也许没什么用,也许对一些有心习茶的朋友有所帮助。

TOP

茶从一个普通的树叶,演变成红、白、黄、绿、青、黑六大茶类。

制茶的目的是使原本生、涩、苦、寒的鲜叶,制成更适合人类健康地饮用的茶品。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175463-8-1.html

这里先提个问题: 不用防腐剂,不用冰柜低温冷藏。 一棵白罗卜,怎么加工,不仅好吃而且经长年存放,依然可供人类健康食用而不腐坏?谁有兴趣思考并弄明白这个简单的问题,就解开了茶叶为什么可越陈越香的奥妙 ... 

第二个问题: 为什么制作黑茶的毛茶时,茶叶采摘后,经摊凉、杀青、揉捻后,要再堆起来闷一阵,才进行干燥?

第三个问题: 古人制作岩茶时,为什么要把武夷岩茶要用木炭文火慢焙后再喝?

第四个问题: 古人制作铁观音等乌龙茶时,鲜叶杀青前为什么要反复摇青与凉青?

第五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教科书说:红茶是全发酵茶,鲜味采摘后,经摊凉、揉捻、发酵后再烘干就完成了。 那为什么古人制作正山小种红茶时,要用松木把茶叶薰烤出松烟味?

第六个问题: 同样是茶叶,为什么古人制作乌龙茶时,要晒青、反复数遍地摇青、凉青,然后再杀青、揉捻、烘焙,进行这么复杂的工序后,才能把茶做好喝了。 同样是茶叶,为什么古人制作白茶时,只进行萎凋与干燥这么简易的工序,也一样可以把茶做好喝了?

TOP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175463-1-1.html

上次讲茶时,提了六个问题。

这六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对大多数茶人而言,要都回答出来,却也不易。 

如弄明白以上几个问题,也就领悟了制茶的真谛。

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茶可长期存放,竟然放了几十年后,依然陈韵迷人。

就明白了为什么有的茶常温放几个月之后就变质?而放久后更成垃圾,不堪入口。

TOP

现代人学茶与研究茶,最大的障碍就是:学习的方式不同,总是在知识的末端学习。
简单打个比方:这正如山区农民很不懂”科学”,一句生化理论也讲不清楚,但却会应用看似很简单的方法,腌制出一缸美味的酸茶。
然后,很”科学”的生化物理砖家们见了酸茶,用显示镜、分析仪开始研究,最终从酸茶中找出了微生物、厌氧发酵、酶促作用。。。如此等等的数据来论证:原来是因为酸茶中含某某、某某物质的比例为多少所以很好吃。
最后,总结出制作酸菜的科学原理是:"因为某某微生物、发酵菌。。。在厌氧发酵、酶促作用、在某某温度、某某水份、某某含盐量下产生某某作用!" 于是,就产生了一门酸菜科学,开始很科学地制作添加防腐剂的酸菜。
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四个字:难吃死掉!
如果有人问农民:腌制酸菜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他们一定很难讲清楚。
现代科学名词一大堆,对茶却仍然一知半解。仍然解释不清茶的许多为什么。
其实,农民朴素的制茶原理与他们腌制酸菜、晾晒罗卜干原理简直大同小异。
这是人类几千年来顺应自然,不断总结经验得出的宝贵的饮食文化遗产。
如不受教科书影响,复本归真。就明白,古人制茶的原理是朴素自然的,又充满智慧。

TOP

我们教条主义的教科书,总是教条地把制茶工艺简单地分为:

不发酵茶(如绿茶);

轻发酵茶(如白茶、黄茶);

半发酵茶(如乌龙茶);

全发酵茶(如红茶);

后发酵茶(如黑茶)

并各自形成了一套关于制茶工艺的生化理论。

看似很科学,其实误人不浅。

TOP

在茶乡时,多次与老茶农交流。

常提到一句话:茶叶从树上摘下来后,鲜叶究竟是死了,还是再生?

如果鲜叶是死的,那么茶叶做好后,滋味就定型了,不可能再继续良性转化。

如果鲜叶是活的,那么在制作过程中,怎么保留茶叶的活性,使成品继续良性转化?

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TOP

新摘的鲜叶与发酵转化后的茶叶 对比


上图为:新摘的鲜叶

下图为:发酵后的茶叶

TOP

新摘的鲜叶与发酵转化后的茶叶 对比


上图为:新摘的鲜叶

下图为:发酵后的茶叶


TOP

发酵后返青的茶叶与鲜叶之比较


上图为:新摘的鲜叶

下图为:发酵后返青的茶叶

TOP